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时间:2025-07-23 16:52:15
有关小学一年级的教案集合7篇

有关小学一年级的教案集合7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一年级的教案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1

教学要求:使学生从不同的两种思考行式逐步记住5、6、7各数的分与合。

教学重点:在分与合中从不同角度学习5、6、7各数的分与合

教学难点:能在学习中发现规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师生手指游戏1—10,边说边动。

2、出示:5个胡萝卜,两只白兔的.图片

生边看图边数出是多少。

二、新知:

创设情景一、看了图片,你有什么想法?(分萝卜)

1、要把5个胡萝卜,分给2个小白兔,可以怎样分?

2、生动手分一分,边分边说。师引导:5可以分成3和2,2和3合起来是5

3、把自己分的说给同桌听听。

4、汇报

创设情景二、7个气球分给2个小朋友,可以怎样分?

生边说边动手分,汇报发现规律

师板书:123456

654321

三、练习

1、六本书放在两个书架上,应该怎样摆?

生先摆一摆,再说一说

2、里填几。

2441327312

3、猜一猜。

(1)有5个围棋,左手拿2个,右手拿( )个

(2)有6个围棋子,左手拿( )个,右手拿( );7个哪?

4、小结:

今天,同学们表现的都很好,希望你们能把物体一次按不同的方法分好,再检查两份合起来是不是原来的整体。

四、作业

书23页第2、3题

五、板书

分与合 1 2 34

5 7

2 3 6 5 4 3

3 2

4 1

教学反思:在教学中,创设情景,让学生动手分小棒,学生边分边说,对数的分与合掌握的较好。在训练中,启发学生可以按顺序分,以免漏掉。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2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0页的例题、试一试,第41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材简析]

教材将减法的初步认识和5以内的减法安排在一起进行教学,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从一个数里去掉一些用减法计算,并计算出结果。例题和试一试是与加法相对应的减法计算。想想做做让学生说一说,摆一摆,再计算。学生之间通过交流自己的想法,体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真正体会减法算式的含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材在想想做做中还安排了学生之间的合作练习,通过学生喜爱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巩固了5以内的加、减法。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理解减法的含义,理解和学会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初步认识减法,理解减法的含义

2在观察、操作实践活动中,体验问题情境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掌握5以内减法的计算

3发展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初步学习用减法计算解决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演示:出示3个彩色气球,让一名学生上来,演示放走1个,手中还剩2个

2、小朋友,你能把刚才演示的过程说一说吗

3、提问:放走的1个是从几个里面放走的现在他手中还剩几个你想知道用什么方法计算吗

4、引出课题

[评:通过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导入新课,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情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二、体会情境,学习新知

1、教学例题,初步认识减法和计算方法

出示情境图。护花小组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能把两幅图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吗

学生说出图意:有5个同学在浇花,走掉2个后,还剩几个

根据图意,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5-2=3

指导学生认识减号及算式的读法,并让学生说说算式各部分在图中表示的意思分小组讨论:为什么用减法计算5-2=3是怎样算出来的

交流汇报各组的想法

小结:刚才各组的想法棒极了。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5个同学浇花,走掉2个,就是要从几个里面去掉几呢从一个数里去掉一些,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算出得数呢

2、试一试

出示情境图,让学生独立观察图意,提出问题,在书上填写算式。(学生可能列出3-2=1或3-1=2)

学生填完算式后,分小组交流自己的'想法

汇报:你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这样列式

[评:新课部分设计了同桌交流、小组讨论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每个学生都有主动参与学习的机会,体现了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让学生在交流中分发挥想像力,培养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意识。]

三、巩固深化,应用新知

1、想想做做第1题

指导学生看图,让学生说一说每幅图的意思后填写算式

同桌之间交流自己的想法

2、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看算式,先用小棒摆一摆,再计算

学生独立操作后,指名演示,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3、想想做做第4题

先分小组说说图意,

根据图意提出问题,填好算式,计算出得数

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接力赛游戏。从第一组开始每组派一名代表,前面一组同学根据图意,提出问题,后一组同学马上解答。看哪组小朋友对今天学的知识掌握得好,合作得好

4、想想做做第5题。(巩固5以内的加、减法)

游戏小猫钓鱼:教师把每张卡片上算式得数贴在黑板上(鱼),下面小朋友手持卡片上的算式当钓竿,到黑板上找得数。看哪个小朋友能钓中,钓中了的小朋友,这条鱼就属于他。

(游戏在欢快的乐曲中进行)

5、拓展练习:□-□=1,□-□=2

[评:练习部分设计了学生动手摆一摆、游戏等形式,让学生有动手、动口和人人参与学习的机会。在形式和内容上从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角度去创造性使用教材,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开发学生的思维。]

四、总结

提问:今天我们上了一节愉快的数学课,你能说说学会了什么吗先跟同学说说,再跟老师说说

[评:让学生自己说出学会了什么,是怎样学会的,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也使学生真正体验到参与数学活 ……此处隐藏3033个字……六)--小小故事会

1、说谎的坏习惯尽管很讨厌,但也不是不能远离,古往今来,有关诚实的故事太多了!老师知道同学们收集了好多故事,谁来讲故事?

2、是呀,诚实的人是会得到人们的赞许。书上的故事也很有意思,大家读一读,前后座位也可以演一演。

3、出示投影,指导学生读《儿歌》

活动(七)--我看“成长的烦恼”

1、虽然,同学们都知道说谎话,害处大,诚实的.孩子人人夸。但实际上,大家遇到事情的时候,有时还会犹豫,比如---吃药。

2、最怕吃药的盼盼就遇到难题了。同学们,看看书上的两幅图,要是你,你会怎样做?

活动(八)--为假“长鼻子”平反。

1、过渡:改掉说谎的坏习惯确实不易。所幸**同学已经改掉了。

不过,有一点要宣布,要为***同学恢复名誉!**同学为了让大家上好这一刻,特意扮演了一个说谎的角色,让我们向他表示感谢!让我们每个同学远离“长鼻子”!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在观察人民币以及换币、取币等活动中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知道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进率。

2.初步认识商品的价格,学会简单的购物,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3.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勤俭节约的教育。

教学重点

知道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

各种面值人民币之间的简单换算。

教学准备

每个学习小组(2人一组)准备一个纸盒,纸盒里至少有l角、2角的纸币各5张,硬币各5枚;5角的纸币各2张,硬币各2枚;1元的纸币1张,硬币1枚。最好能准备一些1分、2分、5分的纸币或硬币。

教学过程

一、情境激趣

1. 出示例题第一幅图,让学生仔细观察。

2. 提问:你们从图中看到些什么?你们买过东西吗?买东西要用什么?各个国家的钱都有不同的名称,谁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

3. 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评析:从购物情景引入,使学生产生亲切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二、自主探究

1. 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1)提问:你们认识人民币吗?请你从盒子里找出认识的人民币,介绍给本组的小朋友听。

(2)分组活动。

(3)小组汇报:让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上逐一介绍面值不同的人民币,教师随机补充,并把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分别展示出来。

[评析: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都接触过人民币,对人民币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认识,通过找出认识的人民币,向其他同学介绍,让学生在交流中互补,在讨论中学习。这个教学过程,给学生创造了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主动构建知识体系。]

2. 认识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

(1)让学生辨认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节约用钱的思想教育。

(2)提问:小朋友,你们能把这些人民币分分类吗?请学生拿出盒子里的人民币,小组合作分类。

学生汇报分类情况,并说说分类的依据。总结学生的回答,引出人民币的种类有:硬币、纸币;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

[评析:教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积极参与、主动学习的环境,引导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多方位提出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不知不觉地认识了人民币的单位,实现了由不知到知,由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真正把学生推到了活动主体的地位。]

(3)出示例题第二幅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

提问:图中的小朋友想买什么?(手表)

买手表该付多少钱?(1元)

请学生从盒子里拿出1元钱,比一比谁的拿法多。

学生汇报拿1元钱的'不同方法。当出现拿一个1元的和10个1角的时候,引导学生建立元与角之间的进率关系:1元=10角。

(4)提问:我们已经知道1元=10角,那么1角等于几分呢?(1角=10分)

完成填空:

1元=( )角 1角=( )分

[评析:学生在生活中经常看到人民币,也使用过人民币,因此,要相信学生有能力应用已有的经验主动构建新知。通过从盒子里取出1元钱,使学生看到取钱方案的多样,并从中总结出1元=10角,再推想出l角=10分。学生自然地掌握了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

(5)试一试:一张1元的人民币可以换几张5角的?几张2角的可以换1张1元的?同桌互换。

请学生说说互换的结果,以及为什么要这样换。

[评析:通过换币,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1元=10角的认识。]

三、应用拓展

1. 连一连。(想想做做第1题)观察并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每种物品的价钱是多少?有几种面值的人民币?分别是多少?

请学生把要买的物品和对应的人民币连起来。

2. 填一填。(想想做做第2题)

先让学生说说每个题目的意思,再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说说是怎样想的。

3. 拿一拿。

(1)想想做做第3题。

要求学生从1张5角、2张2角、5枚1角中拿出5角,鼓励小朋友想出不同的拿法,对每种拿法都要组织学生评价。

(2)想想做做第4题

想一想:寄往外地的信要买8角钱的邮票。怎样付8角钱?

先让小朋友自己想办法拿8角钱,并在小组内交流。

思考:用一种人民币怎么拿?两种呢?三种呢?

4. 游戏:购物。(想想做做第5题)

出示货架:橡皮(每块4角),美工刀(每把9角5分),铅笔(每枝4角),自动铅笔(每枝7角),尺(每把3角)。

请小朋友用1元钱购物,想一想,说一说,可以买哪几样东西?应找回多少钱?

[评析:练习设计层次分明,形式多样。既巩固了基础知识,又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体会到今天所学的知识能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有用的数学,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意识。]

四、总结延伸

请学生说说学到了哪些本领?有哪些收获?放学以后,到商店去看一看,哪些东西的价钱大约是1元。

[评析: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知识,鼓励学生用所掌握的本领到周围更广阔的领域去探索,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价值。]

  总评

本课尊重并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为学生创设了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自主、自由的探索空间里,在各自原有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建构知识体系。整个学习过程,学生都是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中进行认币、换币、取币和付币,在活动中理解和掌握知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也得到发展。同时,教师还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节约用钱的教育,塑造了学生美好的心灵。

《有关小学一年级的教案集合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