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慈母情深》优秀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慈母情深》优秀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慈母情深》优秀教案1[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外貌、语言等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深沉的母爱,唤起热爱母亲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体会深沉的母爱,学习通过人物外貌、语言等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方法。
[课前准备]
让学生搜集有关母爱的文章。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我们刚学了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感受到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父爱逬发出的巨大力量;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感受到的母爱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将使你感受到母爱的深沉。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展示资料,交流预习
1、交流预习感受:.学生先介绍各自搜集的资料,然后教师可作适当的补充,课文主要讲什么?预习了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
2、质疑:课文是怎样表现母亲的深情的呢?
三、品读课文。感受母爱
(一)、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画出描写母亲外貌和语言的语句,在自己感受特别深刻的地方作简单的批注。
(二)、小组内交流。
(三)、全班交流。
1.你感受最深的地方是哪些?依据学生发言,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其主要为:
(1)“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反映出妈妈工作的辛劳,劳动环境极差。)
(2)“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这段话突出了母亲工作的劳累,还看出母亲为“我”的到来感到惊讶;通过省略号还可以体会到“我”为母亲这样的劳动而感动,为自己贸然要钱而内疚。)
(3)“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说明母亲的钱来之不易,是一点一点劳动得来的通过“龟裂”一词看出母亲的艰辛。)
(4)“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对那个女人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从中可以看出母亲支持儿子读书,反映出她内心的喜悦。)
(5)“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这段话运用排比句讲母亲为了整个家而不知疲倦地劳动,珍惜一点一滴的劳动时间。)
(6)“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个大人了。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从这两段话中可以看出“我”当时为母亲辛勤劳作的场面所感动,为自己不能体贴母亲而内疚。)
2.你画出了哪些描写母亲外貌和语言的语句?
(1)指名读句子,体会从这些描写中知道了什么。
(2)小组分角色朗读对话。 《慈母情深》优秀教案设计推荐
(3)全班分角色朗读,评议。
四、升华情感,拓展延伸
1、总结:说说课文是怎样表现母亲的深情的?.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2、拓展:读一读“阅读链接”《纸船——寄母亲》,说说你读懂了什么?(《纸船一一寄母亲》是冰心早年写的一首诗,写的是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日夜思念的母亲的深情呼唤,是献给亲爱的母亲的一曲深情的颂歌。运用借物抒情的写法,作者借纸船抒发了对母亲、对祖国的深深的思念。)
3、延伸:课外读一读歌颂母亲的文章。
《慈母情深》优秀教案2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细节描写体会慈母情深。
2、品读反复出现的部分体会作者的情感。
3、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在这个世界上有这样一个人,她的爱绵绵如溪,淳淳如水。她的爱博大无私,庄严神圣。它使我魂牵梦萦,它使我幸福一生。这个人就是(伟大的母亲),这种爱就是(伟大的母爱)。这节课我们再次走进文本,用心去体会(生齐读课题:慈母情深)。
二、出示学习目标:
1.品读课文,通过细节描写体会慈母情深。
2、品读反复出现的地方体会作者的情感。
三、教学流程
学习任务一:品读初到厂房的场景,体会“慈母情深”。
(一)自学互学(4分钟)
学习要求:
快速默读6--9自然段,批注你感受深的句子并结合自己的感受与同桌交流,再补批。
导学:
1、全班交流
2、理清思路,做好补批。
学习任务二:品读其他场景和细节,体会“慈母情深”。
自学互学(7分钟)
学习要求:
快速默读16--34自然段,至少找出3处让你感动的句子,结合关键词批注并与同桌交流。
导学:
要求:
1、以小组为单位发言。
2、认真倾听,积极参与。
3、梳理语言,整理批注再交流。
四、延学
主题阅读《地震中的母亲》(节选)
板书设计:
18慈母情深
辛苦(挣钱)果断(给钱)
《慈母情深》优秀教案3【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理解词语失魂落魄、龟裂、竟然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教学重点】
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设计理念】
《慈母情深》是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中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讲述的是贫穷辛劳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青年近卫军》的事。从这件日常生活小事中表现出深沉的母爱。文章描写细腻,情感真挚,语言浅显易懂。根据本文的特点,结合新的课程理念。本设计注重以人为本,以读为本,尊重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大胆放手,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自主感悟,想象写话,合作交流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升华情感,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播放歌曲,听出来了吗,这是什么歌?怎么听出来的。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母爱的文章。
二、检查预习 ……此处隐藏19921个字……也让我们读懂了作者的内心,我们要好好学学!把心疼、难受、惊讶放进去读一读。(齐读)
( 加入资料:母亲片段) (指名读
师:母亲这样劳累这样辛苦,这样贫苦,而对与我,向她要钱买书时,母亲又是怎么做,怎么说的呢?(指名读)
4、通情达理的母亲
出示句子
“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对那个女人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抓住“塞”,感悟母亲的通情达理。
四、解决质疑,进行练笔
这就是母亲啊,这就是——慈母情深啊!怪不得,当母亲把毛票塞在我手里的时候,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路上,我想了些什么呢?
* 出示句子: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
* 小练笔:路上,我心潮起伏:————————,于是,我用一元五角钱给母亲买了一听水果罐头。提示:路上,我想到了什么?为什么给我母亲买一听水果罐头,最好用上刚才学过的方法、句式。
指名反馈书写内容。
五、总结
师总结:同学们,这篇课文的作者只是截取了生活中的一件小事,语言平实朴素,却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无私、伟大的慈母情怀“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对母亲的恩情,我们惟有以爱和孝敬来回报。
《慈母情深》优秀教案11【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用联系上下文及词素分析法理解词语“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指导学生抓住母亲外貌、动作、语言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和儿子之间的深情。
【教学重、难点】
抓住母亲外貌、动作、语言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和儿子之间的深情。
【教学过程】
学案
教案
一、学习提纲
1、自学生字、新词,用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及词素分析法理解下列词语: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
2、读通读顺课文。
3、跳读课文,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把课文分成三段,写段意。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4、默读课文第二段,勾画母亲外貌、动作、语言的重点句段,想一想,文中的母亲是一个( )的母亲。
5、默读课文第二段,勾画我行动、心理活动的句子,我对母亲给钱让我买书有一种( )的深情。
二、练习提纲
1、抄写、背诵母亲外貌、语言、动作的精美句子。
2、以“母亲的爱”为题,仿照课文的'写法,写写母亲关心你的一件事。
一、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初理作者思路
1、(1~4)想买《青年近卫军》
2、(5~33)妈妈给钱买书
3、(34~35)终于有了第一本长篇小说
二、细读探究,体会母亲对“我”的深情
1、母亲的爱:
⑴ 外貌描写──瘦弱的母亲。
⑵ 行动描写──贫苦、辛劳的母亲。
⑶ 语言描写──通情达理的母亲。
(勤劳、善良、慈祥、深爱儿子)
2、我的爱(反衬):
⑴ 行动描写。
⑵ 心理描写。
(感动、心疼、崇敬、感激、热爱)
三、自主评价学习收获
四、转换迁移,训练运用
《慈母情深》优秀教案12[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外貌、语言等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深沉的母爱,唤起热爱母亲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体会深沉的母爱,学习通过人物外貌、语言等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方法。
[课前准备]
让学生搜集有关母爱的文章。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 同学们,我们刚学了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感受到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父爱逬发出的巨大力量;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感受到的母爱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将使你感受到母爱的深沉。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展示资料,交流预习
1、交流预习感受:.学生先介绍各自搜集的资料,然后教师可作适当的补充,课文主要讲什么?预习了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
2、质疑:课文是怎样表现母亲的深情的呢?
三、 品读课文.感受母爱
(一)、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画出描写母亲外貌和语言的语句,在自己感受特别深刻的地方作简单的批注.
(二)、小组内交流.
(三)、全班交流.
1.你感受最深的地方是哪些?依据学生发言,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其主要为:
(1)“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反映出妈妈工作的辛劳,劳动环境极差.)
(2)“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这段话突出了母亲工作的劳累,还看出母亲为“我”的到来感到惊讶;通过省略号还可以体会到“我”为母亲这样的劳动而感动,为自己贸然要钱而内疚.)
(3)“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说明母亲的钱来之不易,是一点一点劳动得来的.通过“龟裂”一词看出母亲的艰辛.)
(4)“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对那个女人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从中可以看出母亲支持儿子读书,反映出她内心的喜悦.)
(5)“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这段话运用排比句讲母亲为了整个家而不知疲倦地劳动,珍惜一点一滴的劳动时间.)
(6)“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个大人了.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从这两段话中可以看出“我”当时为母亲辛勤劳作的场面所感动,为自己不能体贴母亲而内疚.)
2.你画出了哪些描写母亲外貌和语言的语句?
(1)指名读句子,体会从这些描写中知道了什么.
(2)小组分角色朗读对话. 《慈母情深》优秀教案设计推荐
(3)全班分角色朗读,评议.
四、升华情感,拓展延伸
1、总结:说说课文是怎样表现母亲的深情的?.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2、拓展:读一读“阅读链接”《纸船——寄母亲》,说说你读懂了什么?(《纸船一一寄母亲》是冰心早年写的一首诗,写的是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日夜思念的母亲的深情呼唤,是献给亲爱的母亲的一曲深情的颂歌.运用借物抒情的写法,作者借纸船抒发了对母亲、对祖国的深深的思念.)
3、延伸:课外读一读歌颂母亲的文章.



![[实用]7的乘法口诀教案15篇](https://img.jihtu.com/upload/734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