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情深》优秀教案

时间:2025-11-18 21:18:08
《慈母情深》优秀教案

《慈母情深》优秀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慈母情深》优秀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慈母情深》优秀教案1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外貌、语言等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深沉的母爱,唤起热爱母亲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体会深沉的母爱,学习通过人物外貌、语言等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方法。

[课前准备]

让学生搜集有关母爱的文章。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我们刚学了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感受到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父爱逬发出的巨大力量;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感受到的母爱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将使你感受到母爱的深沉。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展示资料,交流预习

1、交流预习感受:.学生先介绍各自搜集的资料,然后教师可作适当的补充,课文主要讲什么?预习了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

2、质疑:课文是怎样表现母亲的深情的呢?

三、品读课文。感受母爱

(一)、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画出描写母亲外貌和语言的语句,在自己感受特别深刻的地方作简单的批注。

(二)、小组内交流。

(三)、全班交流。

1.你感受最深的地方是哪些?依据学生发言,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其主要为:

(1)“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反映出妈妈工作的辛劳,劳动环境极差。)

(2)“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这段话突出了母亲工作的劳累,还看出母亲为“我”的到来感到惊讶;通过省略号还可以体会到“我”为母亲这样的劳动而感动,为自己贸然要钱而内疚。)

(3)“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说明母亲的钱来之不易,是一点一点劳动得来的通过“龟裂”一词看出母亲的艰辛。)

(4)“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对那个女人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从中可以看出母亲支持儿子读书,反映出她内心的喜悦。)

(5)“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这段话运用排比句讲母亲为了整个家而不知疲倦地劳动,珍惜一点一滴的劳动时间。)

(6)“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个大人了。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从这两段话中可以看出“我”当时为母亲辛勤劳作的场面所感动,为自己不能体贴母亲而内疚。)

2.你画出了哪些描写母亲外貌和语言的语句?

(1)指名读句子,体会从这些描写中知道了什么。

(2)小组分角色朗读对话。 《慈母情深》优秀教案设计推荐

(3)全班分角色朗读,评议。

四、升华情感,拓展延伸

1、总结:说说课文是怎样表现母亲的深情的?.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2、拓展:读一读“阅读链接”《纸船——寄母亲》,说说你读懂了什么?(《纸船一一寄母亲》是冰心早年写的一首诗,写的是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日夜思念的母亲的深情呼唤,是献给亲爱的母亲的一曲深情的颂歌。运用借物抒情的写法,作者借纸船抒发了对母亲、对祖国的深深的思念。)

3、延伸:课外读一读歌颂母亲的文章。

《慈母情深》优秀教案2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细节描写体会慈母情深。

2、品读反复出现的部分体会作者的情感。

3、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在这个世界上有这样一个人,她的爱绵绵如溪,淳淳如水。她的爱博大无私,庄严神圣。它使我魂牵梦萦,它使我幸福一生。这个人就是(伟大的母亲),这种爱就是(伟大的母爱)。这节课我们再次走进文本,用心去体会(生齐读课题:慈母情深)。

二、出示学习目标:

1.品读课文,通过细节描写体会慈母情深。

2、品读反复出现的地方体会作者的情感。

三、教学流程

学习任务一:品读初到厂房的场景,体会“慈母情深”。

(一)自学互学(4分钟)

学习要求:

快速默读6--9自然段,批注你感受深的句子并结合自己的感受与同桌交流,再补批。

导学:

1、全班交流

2、理清思路,做好补批。

学习任务二:品读其他场景和细节,体会“慈母情深”。

自学互学(7分钟)

学习要求:

快速默读16--34自然段,至少找出3处让你感动的句子,结合关键词批注并与同桌交流。

导学:

要求:

1、以小组为单位发言。

2、认真倾听,积极参与。

3、梳理语言,整理批注再交流。

四、延学

主题阅读《地震中的母亲》(节选)

板书设计:

18慈母情深

辛苦(挣钱)果断(给钱)

《慈母情深》优秀教案3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理解词语失魂落魄、龟裂、竟然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教学重点】

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设计理念】

《慈母情深》是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中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讲述的是贫穷辛劳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青年近卫军》的事。从这件日常生活小事中表现出深沉的母爱。文章描写细腻,情感真挚,语言浅显易懂。根据本文的特点,结合新的课程理念。本设计注重以人为本,以读为本,尊重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大胆放手,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自主感悟,想象写话,合作交流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升华情感,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播放歌曲,听出来了吗,这是什么歌?怎么听出来的。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母爱的文章。

二、检查预习 ……此处隐藏19921个字……也让我们读懂了作者的内心,我们要好好学学!把心疼、难受、惊讶放进去读一读。(齐读)

( 加入资料:母亲片段) (指名读

师:母亲这样劳累这样辛苦,这样贫苦,而对与我,向她要钱买书时,母亲又是怎么做,怎么说的呢?(指名读)

4、通情达理的母亲

出示句子

“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对那个女人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抓住“塞”,感悟母亲的通情达理。

四、解决质疑,进行练笔

这就是母亲啊,这就是——慈母情深啊!怪不得,当母亲把毛票塞在我手里的时候,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路上,我想了些什么呢?

* 出示句子: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

* 小练笔:路上,我心潮起伏:————————,于是,我用一元五角钱给母亲买了一听水果罐头。提示:路上,我想到了什么?为什么给我母亲买一听水果罐头,最好用上刚才学过的方法、句式。

指名反馈书写内容。

五、总结

师总结:同学们,这篇课文的作者只是截取了生活中的一件小事,语言平实朴素,却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无私、伟大的慈母情怀“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对母亲的恩情,我们惟有以爱和孝敬来回报。

《慈母情深》优秀教案11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用联系上下文及词素分析法理解词语“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指导学生抓住母亲外貌、动作、语言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和儿子之间的深情。

【教学重、难点】

抓住母亲外貌、动作、语言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和儿子之间的深情。

【教学过程】

学案

教案

一、学习提纲

1、自学生字、新词,用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及词素分析法理解下列词语: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

2、读通读顺课文。

3、跳读课文,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把课文分成三段,写段意。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4、默读课文第二段,勾画母亲外貌、动作、语言的重点句段,想一想,文中的母亲是一个( )的母亲。

5、默读课文第二段,勾画我行动、心理活动的句子,我对母亲给钱让我买书有一种( )的深情。

二、练习提纲

1、抄写、背诵母亲外貌、语言、动作的精美句子。

2、以“母亲的爱”为题,仿照课文的'写法,写写母亲关心你的一件事。

一、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初理作者思路

1、(1~4)想买《青年近卫军》

2、(5~33)妈妈给钱买书

3、(34~35)终于有了第一本长篇小说

二、细读探究,体会母亲对“我”的深情

1、母亲的爱:

⑴ 外貌描写──瘦弱的母亲。

⑵ 行动描写──贫苦、辛劳的母亲。

⑶ 语言描写──通情达理的母亲。

(勤劳、善良、慈祥、深爱儿子)

2、我的爱(反衬):

⑴ 行动描写。

⑵ 心理描写。

(感动、心疼、崇敬、感激、热爱)

三、自主评价学习收获

四、转换迁移,训练运用

《慈母情深》优秀教案12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外貌、语言等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深沉的母爱,唤起热爱母亲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体会深沉的母爱,学习通过人物外貌、语言等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方法。

[课前准备]

让学生搜集有关母爱的文章。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 同学们,我们刚学了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感受到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父爱逬发出的巨大力量;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感受到的母爱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将使你感受到母爱的深沉。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展示资料,交流预习

1、交流预习感受:.学生先介绍各自搜集的资料,然后教师可作适当的补充,课文主要讲什么?预习了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

2、质疑:课文是怎样表现母亲的深情的呢?

三、 品读课文.感受母爱

(一)、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画出描写母亲外貌和语言的语句,在自己感受特别深刻的地方作简单的批注.

(二)、小组内交流.

(三)、全班交流.

1.你感受最深的地方是哪些?依据学生发言,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其主要为:

(1)“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反映出妈妈工作的辛劳,劳动环境极差.)

(2)“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这段话突出了母亲工作的劳累,还看出母亲为“我”的到来感到惊讶;通过省略号还可以体会到“我”为母亲这样的劳动而感动,为自己贸然要钱而内疚.)

(3)“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说明母亲的钱来之不易,是一点一点劳动得来的.通过“龟裂”一词看出母亲的艰辛.)

(4)“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对那个女人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从中可以看出母亲支持儿子读书,反映出她内心的喜悦.)

(5)“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这段话运用排比句讲母亲为了整个家而不知疲倦地劳动,珍惜一点一滴的劳动时间.)

(6)“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个大人了.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从这两段话中可以看出“我”当时为母亲辛勤劳作的场面所感动,为自己不能体贴母亲而内疚.)

2.你画出了哪些描写母亲外貌和语言的语句?

(1)指名读句子,体会从这些描写中知道了什么.

(2)小组分角色朗读对话. 《慈母情深》优秀教案设计推荐

(3)全班分角色朗读,评议.

四、升华情感,拓展延伸

1、总结:说说课文是怎样表现母亲的深情的?.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2、拓展:读一读“阅读链接”《纸船——寄母亲》,说说你读懂了什么?(《纸船一一寄母亲》是冰心早年写的一首诗,写的是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日夜思念的母亲的深情呼唤,是献给亲爱的母亲的一曲深情的颂歌.运用借物抒情的写法,作者借纸船抒发了对母亲、对祖国的深深的思念.)

3、延伸:课外读一读歌颂母亲的文章.

《《慈母情深》优秀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