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上她的眼睛》教案

时间:2025-11-26 14:39:10
《带上她的眼睛》教案

《带上她的眼睛》教案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带上她的眼睛》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带上她的眼睛》教案1

教学目标

1.浏览课文,把握故事内容。

2.感受文本中善用悬念,巧设伏笔的巧妙构思。

3.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激发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三体》系列长篇科幻小说大家读过吗?

回眸20××年,中国科幻小说界最吸引眼球的作品就是这部《三体》。作品讲述了地球人类文明和三体文明的信息交流、生死搏杀及两个文明在宇宙中的兴衰历程。

说到《三体》,就一定要提到作者——谁啊?

对,它的作者是刘慈欣。今天就让我们一道走进他的另一篇科幻小说《带上她的眼睛》,来感受科幻小说中科学与幻想交相辉映的无穷魅力……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浏览课文,把握故事内容

1、刘慈欣简介。

刘慈欣是著名的科幻作家,他创作的主要作品有《地球往事三部曲》《球状闪电》《超新星纪元》。20××年8月23日,《三体》获得第73届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这是亚洲人首次获得有“科幻界诺贝尔文学奖”之称的雨果奖。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严锋评论称,刘慈欣凭一己之力将中国科幻文学提升至世界级水平。

2、科幻小说。

全称科学幻想小说,其定义是,在尊重科学结论的基础上进行合理设想(而非妄想)而创作出的文艺作品。它用幻想的形式,表现人类在未来世界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学技术远景。其内容交织着科学事实和预见、想象。一般认为,优秀的科幻小说须具备“逻辑自洽”“科学元素”“人文思考”三要素。

3、《带上她的眼睛》发表于《科幻世界》杂志1999年10月刊,并荣获该年度中国科幻小说银河奖。小说的视角独特,把充满创意的科学幻想以唯美的文学形式表现出来,用清新而充满诗意的语言,讲述了一个震撼心灵的故事,请同学们浏览课文,把握故事内容,然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1)小说中有哪些人物?主要人物是谁?主人公是谁?

明确:小说中的人物:“我”、她(小姑娘)、主任。

主要人物:“我”、她(小姑娘)。

主人公:她(小姑娘)——“落日六号”的领航员。

(2)这篇小说的线索是什么?

明确:“我”是小说的叙事者,起着串联情节的作用。小说以“我”的经历见闻(所见所闻所感)为线索。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

明确:“我”带着一副“传感眼镜”去度假,感到小姑娘对这个世界的情感已丰富到不正常的程度。后来才明白她是“落日六号”的领航员。“我”带着她的眼睛让她最后一次见到、感受到地面上的美好事物,她被永远留在了地底下。

(4)小说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明确: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中间插叙了“落日六号”失事的情况。

(5)理清这篇小说的结构层次。

明确:第一部分(开端):主任让“我”带上她的眼睛去度假。

第二部分(发展):“我”来到小姑娘起航前的地方,在草原上度假。

第三部分(高潮):“我”发现了小姑娘的真实身份,插叙地航飞船“落日六号”失事的情况。

第四部分(结局):“我”挂念小姑娘,带有无限的伤感和咏叹。

目标导学二:反复阅读,理解构思的巧妙

这篇小说想象奇特,构思巧妙,读来令人兴趣盎然。作者很会讲故事,尤其善于制造悬念,文中多处埋下伏笔,最后的谜底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请大家找出文中的“悬念”“伏笔”及“照应”。

明确:“我要去度假,主任让我再带一双眼睛去”,开头就设下悬念,为什么能带眼睛?她是谁呢?直到“落日六号”失事的插叙,才明白“她”的身份,豁然开朗。“我问她想去哪里。这个决定对她似乎很艰难,她的双手在太空服的手套里,握在胸前,双眼半闭着,似乎认为地球在我们这次短暂的旅行后就要爆炸了。”设置悬念,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呢?

“‘你那儿很热吧?’我想起了从屏幕上看到的她那窄小的控制舱和隔热系统异常发达的太空服。”她在什么地方呢?此处设置了悬念。

“她渴望看草原上的每一朵野花,每一棵小草,看草丛中跃动的每一缕阳光;一条突然出现的小溪,一阵不期而至的微风,都会令她激动不已……我感到,她对这个世界的情感已丰富到不正常的程度。”她在什么地方?她是谁?为什么对这个世界的情感已丰富到不正常的程度?设置了悬念。

伏笔:“一个好像刚毕业的小姑娘。”

照应:“飞船上的生命循环系统还可以运行50至80年,她将在这不到10立方米的地心世界里度过自己的`余生。”

伏笔:“她面前有一支失重的铅笔飘在空中。”

照应:“除了太空,还有一个地方会失重!!”

伏笔:“热,热得像……地狱。”

照应:“飞船被裹在6000多公里厚的物质中”“周围是温度高达5000摄氏度,压力可以把碳在一秒钟内变成金刚石的液态铁镍!”

伏笔:“呀,真美!能闻闻它吗?不,别拔下它!”

照应:“生命算什么?仅仅能用脆弱来描述它吗?”

总结:作者用简朴的语言,轻易地操控着读者的阅读体验。通过大量的伏笔与照应,使情节的发展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当谜团揭开后,人们会在恍然大悟之余,陷入深深的回味与反思。

目标导学三:分析人物,感悟精神

概括完课文之后,我们进一步深入文本,仔细品味,相信你会收获更多的精彩。本文曾获得1999年度第11届银河奖一等奖,其能够获奖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构思的巧妙。

教师举例:在第二自然段中有这样一句话:“是一个好像刚毕业的小姑娘。”初读时我也没在意,但读到后面时,有这样一句话:“飞船上的生命循环系统还可以运行50至80年,她将在这不到10立方米的地心世界里度过自己的余生。”读到这里,我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刚刚毕业的小姑娘,人生才刚刚开始啊,就被终身囚禁,太惨了!心痛之余,情不自禁地把刚才的感受作为旁批写了下来。此时,我深刻体会到了“是一个好像刚毕业的小姑娘”这句话的深意。

目标导学四:对比探究,科幻小说的特点

同学们,我们将本文和科学探险纪实性作品《伟大的悲剧》进行对比阅读,说一说科学幻想小说有什么特点呢。

明确:

1、科学探险纪实性作品,必须保证探险事实的客观与科学,人物、时间、地点,事件起始、发展、经过、结果,都应是真实的,而作为科学幻想小说,则必须进行大胆的虚构,以唤起富有浪漫主义 ……此处隐藏22727个字……p>

3、请同学们划分段落,概括大意:

第一段(小标题前的部分):开端, 主任让我带上她的眼睛去休假。

第二段(草原):发展,“我”来到小姑娘起航前的地方,在草原上度假。

第三段(落日六号):高潮,补叙她因落日六号地航船出事被困地心。

第四段(透明地球):结局,“我”挂念小姑娘,能感受她的歌声与话语。

4、我带上她的眼睛去旅行让她欣赏到了哪些景致。

欣赏到草原上的小花、小草、小溪、微风、阳光和月亮,还有蒙蒙细雨以及清晨的鸟鸣等景致。

5、她对很普通的草原景色有怎样的反应。为什么。

她为能看到草原上的花草而惊喜,为触到溪水的清凉而感叹,甚至为一阵微风而激动不已。

因为她长期待在封闭的飞船里,感受不到生命的律动,生活孤寂,内心落寞,所以一见到草原中勃发的生命,自然是兴奋不已。

这一切都体现出了眼睛主人对美丽草原的留恋,对悠闲、恬淡的生活的向往。

6、我在这次旅行后精神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我被她对世界的热情所感染,在忙碌的生活和孤独寂寞的精神世界中渐渐感觉到生活的诗意,内心萌发对生活、自然的热爱之情。

7、她有着怎样的遭遇。

她乘坐“落日六号”地航飞船在地层航行中,误入地核区域,发动机与主舱断裂,飞船失去动力,向地心沉下去。另外两名地航员相继去世,飞船只剩她一个人,她将在不到10立方米的地心世界度完余生。

8、这篇文章表达了怎样的中心思想。

通过写一位地心领航员姑娘深陷地心只能通过传感眼镜感性地了解地面世界的故事,歌颂科学工作者乐观、敬业、勇敢、坚强、为了科学而献身的精神,也表达了最平凡的事物才更需要我们去珍惜的哲理。

第二课时

五、分析人物

1、对“我”的`性格刻画,以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为主。

请找出相关语句品析。

我毫不介意的带上女孩的眼睛”,表现出我开朗热情的性格,却也因此缺乏耐心.

我一直以来被灰色的生活和忙碌的工作压得喘不过气来, 失去很多美好的东西,伤感悲悯,而女孩却教会“我”“某种说不清楚的东西”,让“我眼中的世界会与以前有所不同”,“我”变得热爱生活。

我和女孩之间的性格对比,凸显出文章的主题,呼唤人们关注生活,回归最本真的美好。

2、对航天员女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

①她突然惊叫:“呀,花,有花啊。

上次我来时没有的。”

语言描写,写出了她看到花儿时的惊喜之情。

②我从眼睛中听到她轻轻的叹息声。

细节描写,写出了她不能看到日出的遗憾之情。

③“……今后,我会按研究计划努力工作的……看见那里的每一朵小花呢”

语言描写,表现了她在危险的境地中奋不顾身、爱岗敬业、顽强乐观的精神。

她是一个热爱生活、勇于探险、爱岗敬业、献身科学、乐观顽强的女英雄。

3、仅仅出现两次的主任,对小说的作用如何在结构上分析这一人物形象。

主任对小说的作用更多的表现在结构上,他是把“她”的眼睛给“我” 的人,对于“我”的好奇,他只是“脸色很阴沉”,而这些恰恰显示了“她”身份的不凡,和引出“我”的好奇。

当我发疯地跑上楼,猛砸主任的门时,他“眼睛还看着屏幕”,预料到我已得知真相,和最后一锤定音的确定,都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同时也刻画了一个话语不多、沉着镇定、但关心下属、富有同情心与爱心的人物形象。

六、环境

周围是温度高达5000摄氏度,压力可以把碳在一秒钟内变成金刚石的液态铁镍。

飞船已下沉到6300公里深处,那里是地球的最深处。

她在地心的世界是那个活动范围不到10立方米的闷热的控制舱。

飞船里中微子通信设备的能量最后耗尽。

——与世隔绝,环境险恶;孤独一人,度过余生。

七、重点探究

1、小说之所以引人入胜,在于悬念和伏笔的运用,指出这种写法的好处。

①悬念其实就是使读者迷惑的情节内容,能吸引读者;伏笔是指作者将要在作品中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提示或暗示,以求前后呼应。

②悬念的作用:为下文做铺垫,埋下伏笔,使文章的结构跌宕起伏,吸引读者眼球, 可读性增强。

伏笔的作用:能使文章结构严谨,还能营造一种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艺术效果。

解析: 科幻小说善于设置悬念和伏笔,比如:

“我要去度假,主任让我带一双眼睛去”开头就设下悬念,直到“落日六号”失事的插叙,才明白“她”的身份,豁然开朗。

那一支飘浮在空中失重的铅笔,小姑娘做出去“起航前去过的地方”决定的艰难,窄小的控制舱和隔热系统异常发达的太空服,小姑娘对花草溪水微风的激动不已以及没看到日出的遗憾,等等,这些都为下文谜底的揭开做了铺垫。

请同学们找出课文中运用伏笔的地方,并找出文中照应的文字。

伏笔:“一个好像刚毕业的小姑娘”

照应:“飞船上的生命循环系统还可以运行50年至80年,她将在这不到10立方米的地心世界里度过自己的余生。

伏笔:“热,热得像——地狱。

”照应:“飞船被裹在6000多公里厚的物质中”,“周围是温度高达5000摄氏度,压力可以把碳在一秒中内变成金刚石的液态铁镍。”

伏笔:“呀,真美,能闻闻它吗。

不,别拔下它。”

照应:“生命算什么,仅仅能用脆弱来描述它吗。”

2、品析文章中关键语句的含义。

①在我孤独寂寞的精神沙漠中,那颗种子已长出了难以察觉的绿芽。

(第三部分第1段)

我”在工作压力下,内心孤独麻木。在“她”的请求下,“我”赏花看草,玩水观月,感受“她”的感受,也找回了我被灰色生活磨钝了的感觉,已开始感受自然界的诗意。

运用比喻的修辞,形象地写出了她对生活的热爱已经深深地影响了我,使我改变了对生活的态度。

②“今后,我会按照研究计划努力工作的。

将来,也许会有地心飞船找到‘落日六号’并同它对接,但愿那时我留下的资料会有用。请你们放心,我现在已适应这里,不再觉得狭窄和封闭了,整个世界都围着我呀,我闭上眼睛就能看见上面的大草原,还可以清楚地看见那里的每一朵小花呢。

”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小姑娘怎样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 (第三部分最后段)

坚强、勇敢、善良、乐观。困于地心而无法返归地表的沉重苦难,对人间美丽景色的留恋,自愿按照原计划努力工作,彰显出她的人格魅力。

③“不管走到天涯海角,我离她都不会再远了”的深刻含义是什么(全文最后段)

这是一个安慰着“我”的想法,意思是“她”对我生活的影响会永远永远。

④宇宙航行是寂寞的,但宇航员们能看到无限的太空和壮丽的星群;而地航飞船上的地航员……(第三部分,144页) 。

《《带上她的眼睛》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