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语文比尾巴教案

时间:2025-04-21 11:19:11
一年级上册语文比尾巴教案

一年级上册语文比尾巴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年级上册语文比尾巴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年级上册语文比尾巴教案1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拼音在语言环境中认读“比、尾、巴、谁、短、伞、兔、扁、弯、鸭、鸡”11个生字。积累“尾巴、兔子、短”等词语;学习笔画“し”;认识偏旁“鸟字旁”;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在田字格中描摹生字“比”和“巴”。

2朗读儿歌,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顿读,注意适当的停顿;在教师的指导下读好一问一答的语气;了解动物的尾巴各自的特点。

3能借助图画抓住动物的外形特征,把句子说完整。

重点和难点

1“巴、谁、短、伞、扁”的读音,能按正确的笔顺规则在田字格里描摹生字“比”和“巴”。

2根据图上动物的外形特点把句子说完整。

教学准备

投影片、录音带、词语卡片、各种动物尾巴的图片(背面写有动物的名称和表示尾巴特点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激趣揭题学习生字

1出示投影片。

师:在绿茵茵的草地上,一群小动物正在进行着一场有趣的比赛。它们究竟在干什么呢?

出示音节:bǐwěiba

2板书课题:比尾巴

(1)指名读课题。(“巴”读轻声)

(2)指导按正确的笔顺规则书空“巴”。

(3)说说用什么办法记住“尾”字。(联系生活形象识字)

(4)老师用红笔描写生字“比”,学生观察书写笔顺并书空。

学习新笔画“し竖提”。

(5)齐读课题。

说明:

通过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出示课题时,各有侧重地进行三个生字的教学,“巴”着重指导轻声的读法和笔顺规则;“尾”着重于字形,让学生联系生活记忆;“比”是个笔画简单的常用字,通过老师的示范,让学生掌握书写的笔顺规则。

二朗读课文,学习生字

1听课文录音,边听边记。

师:草地上有哪些小动物在比尾巴呢?

tùyājī

(1)交流,随机出示小动物的名称:猴子兔子松鼠鸭子公鸡孔雀

说明:

这环节意在培养学生边听边记的习惯,并能大胆地、用规范的句子比较连贯地把听清、记住的内容表达出来,同时从整体入手,初步了解文章内容,同时带出有关生字。

(2)谁有好办法记住它们?学习生字:兔、鸭、鸡

①学习偏旁“鸟字旁”,积累带有“鸟字旁”的字。(板书:鹅、鸦……)

②交流识字方法,随机板书:晚—兔鸭—鸡(比较字形)

③游戏:做动作猜动物,认读词语

2这些小动物是怎么比尾巴的呢?轻声读读课文,学习余下的生字。

(1)先读给同桌听,互相纠正读错的字音。

说明:

引导学生认真听别人发音,发现错误能及时纠正,提高拼读音节的能力。

(2)自学生字:谁、短、伞、扁、弯

(3)交流:谁——读准翘舌音“shéi”;短——实物比较,找找朋友,理解意思(读准三拼音);弯——直观演示;扁:你们还

知道什么是扁扁的(读准三拼音)?(4)读读带有这几个生字的句子。

说明:

根据不同的要求读课文,分组识字,培养学生根据生字特点运用各种方法独立识字的能力,引导学生运用联系生活、观察图片或做做动作等方法理解新词的意思。

3读课文,小动物的尾巴各有什么特点呢?指导读好一问一答的语气。

(1)老师指导,读读下面的句子(注意读出一问一答的语气):

孔雀的尾巴像什么?

孔雀的尾巴好像一把大扇子。

老师问,学生答。学生问,老师答。男女生问答,同桌问答。

(2)再读课文,读好问答的语气,指名配合读。

(3)找找自己的好朋友,一起读读儿歌,做做动作。

说明:

读好一问一答的不同语气,在这个过程中体会疑问句、陈述句的表述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之一。本环节为学生积极争取独立或与同学合作朗读课文提供了机会。

三拓展想象练习说话

1学做小作家,仿说训练。

师:是呀,小动物的尾巴真是各有各的特点。看,燕子、小白兔、大象也纷纷赶来了。它们的尾巴、眼睛和鼻子各有什么特点呢?

出示:燕子的尾巴

大象的鼻子

小白兔的眼睛

……

2、互相交流,师生评议。

说明:

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图中或课外)把句子说完整,可以模仿文中的句式,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对说的具体生动的学生老师要加以鼓励。引导学生初步养成静心听他人讲话的习惯,能用规范的句子,比较连贯地对他人的讲话发表自己的意见。注意:评议时教师要有目的、有重点地进行指导。

四复习巩固指导书写

1猜一猜:这是谁的尾巴?为什么?(分别出示动物尾巴的图片)

读一读:图片背后动物的名称和表示尾巴特点的词语。

说明:

本环节的设计目的在于,运用有趣的游戏增加生字新词的复现率,正确朗读积累的词语,并进一步巩固课文中学到的知识。

2指导学生描摹“比”、“巴”。

说明:

要求学生写字时做到态度端正,姿势和执笔方法正确,在描摹过程中注意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同时巩固笔顺规则。

一年级上册语文比尾巴教案2

设计说明

学生天生喜欢小动物,对于动物的尾巴更是感到好奇和新鲜。本课教学设计意在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有效地运用感知原理,尊重和赏识学生,通过“摸尾巴”“与小动物打招呼”等游戏调动学生自主识字的积极性。在课文阅读方面将以“读”的训练为主线,指导学生通过朗读认识生字、读通句子、会读对话等层次,了解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趣味。借助多媒体课件展示有关尾巴的资料,既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真正地感受到动物们的尾巴样子有趣,而且各有各的用处,还让学生在创编儿歌的过程中主动地运用了语言。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小动物图片及相关尾巴图,多媒体课件。(教师)

2.熟读课文,预习生字。收集小动物图片或者玩具,并了解这些动物尾巴的特点。(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识字游戏——“摸尾巴”。

(1)导言: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快拿出你的小手,我们来做个摸身体的游戏 ……此处隐藏21490个字……己读,同座读,组内读,自由找伙伴读,边读边互相评议……)2、 教师引读,学生引读,对读。3、 二人拍手读,一人问一人回答读。4、 小组比赛读,男女生赛读,二人赛读。(赛后要评出优胜者)5、 组内推荐最佳能手,开展比赛读。(以“读”的训练为主线,让学生感受读的乐趣,在个性化的朗读中积累语言,培养语感。)背诵1、 边想象课文内容和小动物的可爱样子边练习背诵。2、 加上动作边背诵边表演。(把学生带入情境,拉近他们与动物的距离,在表演和感悟中增强对动物的喜爱之情。)练习1、 小动物们真贪玩,把尾巴都玩丢了。出示课后“读读画画”图,看看都是谁丢了尾巴?(指名说),你能给他们找到尾巴吗?(指一名同学到黑板上贴,其它同学在下面画。)

2、 评议,比比谁画得好,画得准。再说说这些动物尾巴的特点。拓展1、 在大自然中,还有很多小动物,它们的尾巴各不相同,你还知道哪些小动物,它们的尾巴有什么特点?(小组内出示剪下的动物和尾巴的图片,交换拼图,并用“__的尾巴___”的句式说话。)2、 模仿书中的句式编儿歌。3、 大自然中还有很多小动物,同学们可以到书中查找资料,也可以上网,搜索动物尾巴的奥秘,在电视上看《人与自然》这个栏目,或者到动物园去参观,把你看到的讲给同学老师和家长听。

一年级上册语文比尾巴教案12

教材解析

《比尾巴》以对话的形式介绍了6种动物尾巴的特点。根据问题与回答,可以把课文分成两个部分:第一、二节是第一部分,通过三问三答介绍了猴子、兔子、松鼠尾巴的特点;第三、四节是第二部分,同样通过三问三答介绍了公鸡、鸭子、孔雀尾巴的特点。全文句式整齐,富有节奏和韵律,读起来朗朗上口,简明易懂,充满了儿童情趣。

课文的插图生动形象地展示了6种动物的尾巴,这些图片可以给学生直观的感受,使他们了解动物尾巴的特点,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

1.认识“比、尾”等11个生字和提手旁、八字头2个偏旁;会写“长、比”等4个字和竖提1个笔画。

2.朗读课文,读好问句的语气。背诵课文。

3.模仿课文一问一答的形式做问答游戏,积累语言表达。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读好问句的语气;注意人字头和八字头的区别。

教学建议

一、识字写字

1.识字。本课新学的偏旁,“伞”字的人字头容易与“公”字的八字头混淆。可以把“伞、公”

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让学生仔细观察偏旁的不同。本课中的“长、短”是一组反义词,可以把它们放在一起识记。如,让学生说一说生

活中哪些东西长,哪些东西短。利用字族识字。如“巴”和“把”,字音相近,在认识基本字“巴”的基础上,结合

第六单元201

偏旁“扌”的学习,认识“把”。本课有不少表示事物名称的生字,可以组成词语让学生识记。如,“尾、巴、伞、兔”

可以分别组成“尾巴、雨伞、兔子”。也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去理解,或者让学生结合图片去理解。

有些字,如“最”很难单纯地讲词义或用法,教师可引导学生将课文中描写的6种动物放在一起比一比,看看谁的尾巴最好看,由此领会“最”的意思。

2.写字。本课要学习新笔画竖提。竖提和竖钩容易混淆,可以通过范写,强调二者的方向是

相反的,还可以带着学生边念儿歌边做动作进行区分,如,“竖提竖提往外提,竖钩竖钩往里钩”。

本课要写的4个字中,“比”中的竖提和竖弯钩容易混淆,可以让学生反复书写加强记忆。“比、长”的书写都要注意笔顺,“比”的笔顺是:横、竖提、撇、竖弯钩,“长”的笔顺是:撇、横、竖提、捺。“巴、把”都含有“巴”字,但是大小不一样。可以通过视频演

示,“巴”加上提手旁后变小了。本课4个字书写要点:

4画,独体字。

长长横写在横中线上,竖提略靠左,在竖中线上收笔。

4画,合体字。

比左窄右宽。短撇略高于短横。竖弯钩从竖中线写起,起笔略高于竖提的起笔。

4画,独体字。

巴横折收笔靠近竖中线。短横在横中线上起笔,略上扬。竖弯钩要写得舒展。

7画,合体字。

把左窄右宽。“巴”要写得略小些,横折起笔略低于提手旁的横,竖弯钩从竖中线起笔。

教师示范竖提:

竖提要在竖的收笔处提笔作顿,再向右上出锋收笔。

可以把本课要写的4个字组成新词,让学生写一写,以达到巩固、复习的目的。如,“比一比、长大、下巴”。

二、课文学习

1.朗读指导。本课整体的情感基调是轻松、欢快、俏皮的,就好像两个小朋友在一问一答,做猜谜游戏。因此,全文的朗读指导,除了让每位学生自由读外,还可以安排不同形式的对读,重点指导学生读好问句。

可以先出示4个较短的问句和作为回答的陈述句,通过对比范读,让学生体会到问句末尾的语气要上扬。然后以“谁的尾巴长”为例,让学生练读,教师纠正后,再让学生读好其他的问句。接下来,教师可以出示两个较长的问句,通过对比范读较长的问句和较短的问句,让学生体会到在读较长的问句时,“谁的尾巴”后面可以稍作停顿,快速换口气,再接着往下读。学生以“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为例进行练读后,再读好另一个较长的问句。

一些词语的读法需要注意,如,问句和答句的重音要放在“谁”和“松鼠、兔子”等称说动物的词语上,“的”要读得又轻又短,学会连读,不拖音。

2.理解运用。词句的理解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课文插图。如,理解“弯”和“扁”时,可以利用插图进行观察理解。教师可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和“弯”意思相反的词是什么?“扁”还可以用在什么地方?

在理解“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时,不必告诉学生这是一个比喻句,也不必让学生说出“松鼠的尾巴”与“一把伞”什么地方像。只要将松鼠的图片与一把伞的图片放在一起让学生看一看,或者让学生想一想伞的样子,使学生从整体上感受它们之间的相似就可以了。

3.课后练习。课后第一题要求学生背诵课文。在指导学生背诵时要有方法,不能死记硬背。可以回忆课文插图,想一想谁的尾巴长,谁的尾巴短。也可以想想每小节讲述的内容都有什么特点。如,第二节说到的动物都有四条腿,都非常敏捷;第四节说到的动物只有两条腿,都有翅膀。

课后第二题的左边摘录了文中一问一答的一组句子,右边放的是另一组一问一答且句式相同的句子,只是替换了个别词语。可以在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原句的基础上,问学生:“谁的样子最可爱?”学生的回答可以是“兔子的样子最可爱”,也可以是其他动物的样子最可爱,只要句式相同即可。教师和学生还可以交换角色,由学生来问,教师来答,让学生进一步熟悉一问一答的语言表达和句式。在此基础上,还可以继续拓展开去,做更多的问答游戏。

三、实践活动

鼓励学生从课外书中、网络上或到动物园里了解其他动物尾巴的特点。把了解到的与家长、老师或同学进行分享,尝试用“谁的尾巴怎么样”问一问,让对方猜一猜。

《一年级上册语文比尾巴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