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鼠教学教案

时间:2025-07-11 08:00:05
松鼠教学教案

松鼠教学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松鼠教学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松鼠教学教案1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知故事的主要结构。

2、创编故事内容。

3、体验创编故事的乐趣。

4、通过阅读小图、上下图的对比观察,了解故事的情节,通过一组图片排序,了解故事情节的发生和发展,培养细致观察和较完整表述能力。

5、理解故事内容,记清主要情节,初步学习人物的简单对话。

活动准备:

1、故事动画。

2、操作材料若干。

3、了解春、夏、秋、冬四季特征。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出示课件:大尾巴)猜一猜:这是什么?想一想:它象什么呀?

二、理解故事:

1、想象故事。小松鼠的尾巴有许多有趣的`故事,我们来看一看:

(1)看(教师演示动画)春天:小鸡尾巴挡雨夏天:蜗牛尾巴扇风秋天:小兔尾巴扫叶冬天:小猫尾巴保暖

(2)说在什么季节?发生了什么事?(让幼儿根据自己对课件的理解随便说说)

2、完整欣赏故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跟你们说的一样吗?出处我们来听一听。(老师完整地讲述故事)

3、表演小松鼠真能干,能用它的大尾巴做好多事情,我们一起来学一学能干的小松鼠,我们一边学一边讲,比小松鼠更能干,好吗?(大家一起边讲述边表演)

三、仿编故事

1、讨论:

(1)春天,是什么样的?小松鼠出去走走,还会发生什么事呢?

(2)夏天,是什么样的?小松鼠出去走走,又会发生什么事呢?秋天、冬天呢?(幼儿讨论)

2、仿编新故事

(1)引导幼儿想象记录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小松鼠出去走走,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请小朋友去把它画出来。

(2)幼儿相互交流请小朋友相互说一说自己的想象。

(3)讲述新故事选择几个小朋友的画讲一讲。最好能选择到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各一幅,编成一个完整故事。大家一起讲述。如果没有,鼓励小朋友把没有的回去编出来。

活动延伸:继续仿编新故事。

活动反思:

第一次参加“责任杯”教学比赛,我经过慎重考虑,选择了一篇充满童趣的课文《松鼠的尾巴》。这篇课文是新教材第三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主要写小松鼠在不同的情况下发挥尾巴的作用,解决了问题。通过学习了解松鼠尾巴的特点和用途,激发学生观察动物、了解动物的兴趣。课文结构虽然比较简单,但篇幅比较长,要想在一节课35分钟内既完成生字教学,又完成阅读教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此,我动了很多脑筋,花了许多心血去作准备。

首先,我仔细分析教材,制定课文的教学重点、难点,寻找突破口。其次,上网查找有关松鼠的图片资料,参阅优秀的课堂实录,根据班级学生情况精心设计教案。然后,自行设计制作课件。一切准备就绪,我对上好这堂课也就胸有成竹了。果然,课上得很顺利,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我主要抓住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一、巧识字。

随文识字是一种很适合低年级小朋友的认字方法,即把生字放在一篇课文中边识字边阅读,把识字、阅读、说话等基础训练有机结合。在本课教学中,我把十个生字放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分散教学,抓住重点,各有侧重,不面面俱到。如教学“茸”,我用长毛绒玩具和毛围巾让学生触摸,从而理解“毛茸茸”;教学“摊”,请学生做动作;教学“遍”和“寒”,着重组词;“踪”字强调字音和字义;而“最”“降”“乖”的教学则注重分析字形。所有生字都在一定的词语和句子中出现,有具体意义,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进而促使学生更快地掌握字形,读准字音。

二、重阅读。

在引出课题时,我先出示了“小松鼠”的图片,然后出示课文第一小节:小松鼠有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可它不知道尾巴有什么用。让学生读好句子,再学习生字“茸”,接下来直接导入课题。接着,组织学生在组长带领下,小组内读课文,并出示要求,做到有目的地读。读完后完成口头填空:小松鼠的尾巴可以 ;可以 ;可以 。初步理清课文思路。然后,有侧重地学习第2、3、4节。其中,第2小节主要通过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来理解内容;第4小节比较简单,通过动画演示来理解;重头戏放在第3小节,这一节描写黄鼠狼追赶小松鼠,小松鼠拼命逃,在紧要关头用尾巴当降落伞帮助它脱离了危险。我将这一情节用动画的形式直观生动地展示给学生,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我趁机组织学生同桌边表演边朗读,这样,不仅使学生加深对松鼠尾巴作用的印象,而且很容易地理解了“跳跃”“顺着树干”“扭头就跑”“紧追不舍”“无影无踪”等词义。

松鼠教学教案2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语。

2、了解松鼠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激发学习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3、抓重点词语理解课文,积累词汇。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重点难点:

1、了解松鼠的外形和它的生活习性,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按不同方面把课文分为两部分,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各部分写具体的。

课前准备:

1、搜集有关松鼠的资料。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温习旧课,导入新课

1、学习了第9课,我们了解了一位生活在海洋中的非常庞大的动物朋友──鲸,谁能概括地说一说:“你都了解了鲸的什么?”

2、今天我们再来结识一位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朋友──(课件出示松鼠图片)

二、检查预习,初读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读通读顺,并读准生字词。

读后出示生词,指名带读。

驯良、乖巧、矫健、榛子榉实、帽缨舵、蛰伏、苔藓狭窄、勉强、栎树、褐色、敏捷、机警、警觉

2、说说松鼠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三、围绕提示,自读自学

1、出示自学提示

2、全班交流,读中点拨

①由学生或小组代表向全班汇报,教师引导学生把松鼠的某一方面读懂、读完整后,再交流另一方面。指导学生读出对松鼠的特点和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②教师随学生的发言板书。

松鼠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尾巴的描写,是从形体方面表现它的漂亮的特点;在高处活动、不接近人的住宅、晚上活动、常吃的食物,是从活动的范围、时间、吃食物方面表现它驯良的特点,从过水、警觉、跑跳、叫声以及搭窝、窝口设计方面表现它乖巧,最后写繁殖、换毛、是补充说明其他习性。

③用上“先──再──然后”自己说说松鼠搭窝的过程。< ……此处隐藏17258个字……了解。)

(明确布丰写动物的语言特点:语言生动形象、富于感情)

5、作业:阅读布丰其他写动物的文章,评一评它的语言好在哪里。

板书设计:

漂亮: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外形)

讨人喜欢驯良:活动范围、活动时间、吃的食物(性格)

乖巧:过水、反应、跑跳、叫声、情绪、搭窝(行为)

说明顺序:先总后分再补充说明

语言特点:拟人化的描写,生动形象

教学设计说明

我校教学活动的主题是:聚焦课堂,形成课堂有效互动。我理解的有效互动,就是学生能够主动地积极地从一堂课中学到他想学到的对他的发展有利的知识。课堂的主角应该是学生,一切以学生为本。我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来设计我的课堂教学的。

通过调查,我发现预备年级学生对说明文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主要了解的是说明方法和说明顺序,而对于说明文的语言还没有涉及。布丰的《松鼠》是一篇文艺性说明文,内容比较浅显,说明方法也不突出,但语言很有特色。所以我把重点确立为品味文艺性说明文形象生动的语言,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感,培养学生的审美。当然,必要的说明文的知识点还是要掌握的,但都不作为重点来讲。如何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去发现语言的美呢?由此我确立了比较阅读的教学手段,让学生通过比较自己去发现、体会、感受语言美。另外,我认为当今的学生对生命的意义认识还不够深刻,对动物的生命可能就更加冷漠了。而预备年级的学生还是很天真的,心灵也很纯洁,所以我也想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可爱,从而热爱一切生命,包括动物、植物。

松鼠教学教案15

教学目标:

1、在语言环境中认识8个生字“茸、屋、净、跃、舍、踪、乖、刮”;认识部首“尸字头”;在老师的指导下,在田字格里正确书写“屋”。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毛茸茸、干干净净、紧追不舍、无影无踪”等词语并积累,能借助板书说说松鼠尾巴的作用。

3、在老师的指导下,准确运用动词说说松鼠尾巴的其它用途。

4、了解松鼠尾巴的特点和用途,感受到松鼠的尾巴是有用的。

教学重点:

在语言环境中认识8个生字“茸、屋、净、跃、舍、踪、乖、刮”,认识部首“尸字头”,理解“毛茸茸、干干净净、紧追不舍、无影无踪”等词语并积累。

教学难点:

在老师的指导下,准确运用动词,说说松鼠尾巴的其它用途。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正音齐读。

2、出示松鼠玩具,感知松鼠尾巴的特点。

3、随机学习生字“茸”,借助玩具理解并积累词语“毛茸茸”。

4、媒体出示句子,指导朗读。

【说明】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借助玩具,直观感知松鼠尾巴的特点,激发学习课文的兴趣。生字“茸”的教学,采用创设情境的方法,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毛茸茸”,达到理解词义、积累词语的目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边读边想:小松鼠的尾巴有什么作用?圈出相关的词语。

2、交流并板书:扫帚、降落伞、被子

3、尝试用一句话连起来说说松鼠尾巴的作用。

【说明】 初读课文,通过圈圈说说,从总体切入,借助句式训练,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大致了解,激发学生深入阅读的兴趣。

三、深入学习,潜心品读。

1、学习第二小节。

(1)轻声自读第二节,找到松鼠妈妈和小松鼠的对话。

(2)师生分角色朗读,借助提示语体会小松鼠的无奈,读好反问句。

(3)媒体出示句子,指导朗读。

随机理解并积累词语“找遍了全身、收拢、干干净净”。

板书:收拢 干干净净

(4)小结:这真是一条会做家务的`大尾巴,帮助小松鼠把屋子打扫得格外干净。

【说明】 借助提示语中动作“摊”的理解,帮助学生体会小松鼠的无奈,读好反问句。同时创设情景理解“找遍了全身”等词语,知道小松鼠是在妈妈的提醒下明白扫帚就是自己毛茸茸的大尾巴。

2、学习第三小节。

(1)媒体出示句子,指导朗读。

借助演一演,理解并积累“跳跃、扭头就跑、紧追不舍”。

(2)通过图片比较,理解比喻句。

板书:张开 安全

(3)学习生字“踪”,理解并积累词语“无影无踪”。

(4)小结:有了这条毛茸茸的大尾巴,从高高的大树上跳下来也很安全,这真是一条救命的尾巴啊!

【说明】 采用场景再现的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跳跃、扭头就跑、紧追不舍”等词语,通过朗读指导,使学生初步体会作者通过交替描写的手法,让我们感受到危险正步步逼近小松鼠。

3、学习第四小节。

(1)过渡:小松鼠在妈妈的提醒下,已经发现了尾巴的两个用处。自己读读最后一个故事,你读懂了什么?

(2)交流并板书:盖 暖和

(3)学习生字“刮、乖、屋”。

(4)小结:寒冷的冬天,有了这条毛茸茸的大尾巴,小松鼠再也不怕受冻了,这真是一条保暖的尾巴。

【说明】 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识字方法:编顺口溜、分析字形、熟字迁移等。教学中,根据字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4、学习第五小节。

(1)过渡:经历了三件事,小松鼠终于知道自己这条毛茸茸的大尾巴的作用了。

(2)出示课文最后一节。

(3)理解“顶用”,“真顶用”。

(4)指导学生读出感叹号的语气。

四、借助板书和图片,训练说话。

1、借助板书,说说松鼠尾巴的作用。

2、根据图片,试着用上一个动词,说说松鼠尾巴的其它作用。

【说明】 这两个说话练习,一是借助板书,说说松鼠尾巴的作用。这一训练基于文本,不仅仅是对课文内容的了解,更是对课文语言的提炼,初步学习总分的表达方式。二是借助图片说说“松鼠的尾巴还有什么作用”。这一训练不仅是对课文内容的合理拓展,也是通过课文的学习,向作者学习表达的一个有效反馈,和课文的学习一脉相承。由于有难度,因此给学生句式及相关的动词,让他们凭借扶手,学会表达。

五、作业与评价

1、正确抄写词语“毛茸茸、屋子、干干净净、跳跃、紧追不舍、无影无踪、寒风”。

2、借助板书,说说松鼠尾巴的作用。

3、根据图片,试着用上一个动词,说说松鼠尾巴的其它作用。

【说明】 作业的分层体现在第三项作业上,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提供给他们句式和动词,试着把一幅图说清楚;能力强的同学可以引导他们尝试说几幅图。

板书:

毛茸茸 大

收拢 当扫帚 干干净净

张开 当降落伞 安全

盖 当被子 温暖

真顶用

《松鼠教学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