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重要》教案

时间:2025-10-08 12:26:09
《我很重要》教案

《我很重要》教案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我很重要》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我很重要》教案1

活动名称:

我的重要号码

活动领域:

社会、科学

活动目标:

1、知道自己家的电话号码是多少

2、记住几个重要的电话号码,理解其意义

3、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

活动准备:

请家长协助幼儿收集各种电话号码、记录纸、铅笔

活动过程:

1、请幼儿说一说自己和爸爸妈妈一起收集的电话号码。

协助幼儿记录家庭电话、父母手机、报警电话110、火警电话119、急救电话120等等。

2、师幼共同讨论那些电话号码对自己很重要。

请幼儿说一说那些电话号码很重要,为什么?

平时在什么时候会用到这些电话号码?

教师请幼儿试着背一下自己家或爸爸妈妈的电话号码。

3、小游戏:猜猜我家的电话号码

幼儿两个一组,玩一玩猜号码的游戏。

玩法:幼儿甲用身体、手势、拍手、点头等方式表示电话号码;幼儿乙猜一猜幼儿甲表示的`数字,然后记录在记录纸上;幼儿甲检查对错。

4、请幼儿将自己家的电话号码以加减算式、点子等形式出现(表1),幼儿通过计算和数数算出电话号码,记录在表格里。

表1:

这是谁家的电话号码

83432601

····

····1+2=2+2=···9—7=7—1=5—5=8—7=这是xx的电话号码

《我很重要》教案2

  教学目标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三点:

1、知识目标:学会整体感知课文,领会文章主旨的阅读方式;

2、能力目标:理解“我很重要”的内涵;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可贵,珍爱自己,热爱生活,树立生活的信心和责任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1.理解“我很重要”的内涵;

2.学会“感知与领会”的阅读方式。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意识到生命的可贵,从而珍爱自己,热爱生活,树立生活的信心和责任意识。

教法设计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在教学中灵活地采用恰当的教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开发学生潜在的智能,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真正做到“寓教于乐”,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我主要运用了情景教学法、分组讨论法和情感体验法。同时,还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形象、生动的将学生引入情境,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引导他们说出自己的心声,在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中渗透生命的教育。

  学法指导

为了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自主探究,本节课确定的学法指导为自主学习法和合作学习法。学生独立阅读,获取文本信息,领会作者写作意图。走出文本后通过合作学习法充分发挥小组协作的能力,激励诱导学生讨论、探究、答疑,共同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

一、 导入

我是一颗星,璀璨的星空不会因我而黯淡,所以,我不重要;我是一滴水,浩瀚的海洋不会因我而干涸,所以,我不重要;我是平凡的人,忙碌的人群不会因我的懈怠而失去活力,所以,我不重要。但是,璀璨的星空离不开一颗颗星的装扮;浩瀚的海洋离不开一滴滴水的`汇聚;人类社会的文明离不开一个个人的勤劳创造。虽然我很普通,很渺小,但我是重要的,我是不可或缺的。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近毕淑敏的心灵呐喊:《我很重要》。

二、走近作者

通过对作者的介绍,引导学生认识到作者对自我的关注和爱护的意识。

国家一级作家、内科主治医师、北师大文学硕士、北师大心理学博士及注册心理咨询师。 1952年生于新疆。半岁随母进京。16岁赴西藏阿里,11年军医生涯。1980年转业回京。从医20年后开始职业写作生涯。曾获庄重文文学奖等各种文学奖30余次。代表作众多,《红处方》、《血玲珑》、《拯救乳房》……但无一例外都是关于生命、死亡,近年逐渐关注心理学。

三、整体感知

(一)默读全文,理清思路,找出作者观点。

思路:开篇提出“我不重要”——分析“我很重要”——肯定“我很重要”。(明确:作者从“我不重要”说,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

观点:只要我们在时刻努力着,为光明在奋斗着,我们就是无比重要地生活着。

(二)找出依据,为什么“我很重要”。

1.“我”是由无数星辰日月草木山川的精华汇聚而成的万物之灵。

2.“我”是人类历史当中不可取代的“精致一环”。

3.“我”是机遇的产物。

4.“我”是父母浓浓慈爱与希望承载。

5.“我”是相濡以沫的夫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

6.“我”是替子女遮风挡雨的大伞。

7.“我”是朋友肝胆相照的知己。

8.“我”是自己事业的主宰。

(三)归纳小结: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啊!作为每一个个体的我,不是被世界冷落或遗忘的小草,如果我是一滴水,我能滋润一寸土地;如果我是一缕阳光,我能照亮一方黑暗;我就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所以,好好活着,我很重要。

四、合作探究

作者从担心别人的批判到响亮地向世界宣布“我很重要”,作者的感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1.对自己小声说——不习惯(但是我说了)

2.声音放大一点说——激动(我这样说了)

3.大声对世界宣布——勇敢(我终于说了)

4.昂头响亮地宣布——骄傲(我坦然说了)

五、拓展延伸

(一)我真的重要吗?

20xx年2月28日,早春的成都异常寒冷。大约下午4点,成都电子科技大学一名大四男生因为英语四级未过,从5楼跳下,结束了让他魂牵梦绕4年的大学生活。

思考:读完以上的文字,你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如果天堂的儿子读了母亲的这封信,他会对母亲说点什么呢?

明确:每个人的生命,不仅为自己,也为别人,生命除了生活以外,还有责任的承载与爱的接受和付出,所以“我很重要”。

(二)我很重要

1、有些人在困难与挫折面前选择放弃自己的生命,那么还有一些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人,他们在困难与挫折面前是怎样选择的呢?

2、播放《千手观音》的视频。

播放视频后教师总结说: 21位舞者是生活在无声 ……此处隐藏22263个字……毕淑敏的“我很重要”是否有所共鸣呢?

二.自主学习(ppt展示课题)

1、请同学们初读课文。你读出了什么?

明确:读完课文,我们看到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是:我很重要。

2、再读课文,思考:

①分析作者写作的缘起。

明确:让每个人认识到自己的价值。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关爱生命。

②找出行文中作者的心理变化过程。

迟疑(3点原因)——深思之下陈述理由(7点理由)。

三、反馈评价

思考1、“我”究竟重要在哪里?重要的内核是什么?“承诺”是什么?你的肩上有什么?你重要在哪里?

提示:重要性就体现在——承担起责任,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

(1)生命是珍贵的,所以要珍爱生命。(2)要为他人为社会承担着责任。

思考2:思想上认识之后,行动上又该如何呢?(研读父母对子女一段)(请同学声情并茂地朗读这段精彩的部分)

看看别人(四点),想想自己(四点)

思考3: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背景,想一想为什么人们习惯于说“我不重要”?

提示:在为人处世方面,中国人与西方人的最大不同之处在哪里?大家的英语学得应该都不错吧。有谁告诉我,当面对别人的赞扬或赞美时,西方人的反映是什么?那我们中国人最常说的又是什么?(学生答:西方人回答:Thankyou,而中国人常说“哪里哪里,我也不好的啦。”)

中西文化的差异。因为,我们的思维模式习惯于将自我融入于整个集体之中。表现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中便强调自我的“不重要”,在我们的潜意识中,因为人的渺小的形体,便必然要从属于伟岸的自然和广阔的社会。也由此,我们可以明白,为什么我们的个性远不如西方民族那样张扬。

四、合作探究(艺术特色分析)

本文的作者是一位非常善于驾驭文字、调动读者阅读情感的作家。在这篇课文中,我们不难感受到作者雅致但又充满哲理的的语言风格,更深深佩服于作者竟能将“我很重要”这样一个容易陷入论辨和说教的命题,诠释、发挥地如此富有灵性和人情味。下面大家探讨一下作者是如何实现这样一种表达效果的。

1、那么,作者开篇为什么要写“我不重要”呢?“我不重要”→“我很重要”,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呢?

【明确】这是一种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是为了与下文浓笔重墨阐述“我很重要”形成强烈的对比,令读者在感情上形成巨大的对比冲击,从而凸现出作者“我很重要”观点的理直气壮。“文似看山不喜平”,如果作者将“我很重要”这句话放在文章开头就喊出来,整篇文章也就一览无余,索然寡味了。

2、找一找,在这篇课文中主要运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在文中把它们找出来,并说说各自的表达效果。

【讨论、明确】

反复:“我很重要”

不断地强化主题,并一次次地撞击读者的心灵,使读者在情感上与作者达成某种共鸣。

排比:“作为一名普通的士兵,与辉煌的胜利相比,我不重要。作为一个单薄的个体,与浑厚的集体相比,我不重要。作为一位奉献型的女性,与整个家庭相比,我不重要。”

一系列的对比中,强化“我不重要”这一现象的普遍性,给阅读者在心理上形成一种压抑的情绪,为下文论证“我很重要”作了铺垫。

反问:“平日里,我们还要珍惜一粒米,一叶菜,难道可以对亿万粒菽粟亿万滴甘露濡养的万物之灵,掉以丝毫的轻心吗?”;

“面对大自然制约鬼斧神工,我们还有权利和资格说我不重要吗?”;

“面对这无法承载的亲情,我们还敢说我不重要吗?”

“面对相濡以沫的同道,我们忍心说我不重要吗?”

……以反问的语气,表达是一种肯定的态度。

夸张:“假如我们先他们而去,他们的白发会从日出垂到日暮,他们的泪水会使太平洋为之涨潮”;

以夸张的意向表现“我”在父母眼中具有的重要意义。

比喻:“我们的头颅就是一部历史,无数祖先进步的痕迹存储于脑海深处。我们是一株亿万斯年老树干上最新萌芽的绿叶”

“失去了丈夫的女人,就是齐斩斩折断的琴弦,每一根都在雨夜长久地自鸣……”

“相交多年的密友,就如同沙漠中的古陶。摔碎一件就少一件,再也找不到一模一样的成品”

课文中这样的精彩比喻还有很多,以形象生动的意象来表现“我”的重要价值。

五、分层训练(思考题)

不论你们现在是孩子,还是以后会为人父母,或是面对知己朋友,或是面对自己的事业,你们都要有这样的意识——“我很重要”。但这也并不是说你们可以肆无忌惮、为所欲为。相反,我们更加要对自己的言行加强约束,因为“我很重要”这句话背负着的更多的是一种“责任意识”。与人类相比较,个人虽微小,但一个人的生活态度仍然会影响很多人的命运。

下面我们来看一则故事:

(ppt)20xx年10月29日,笔者一天之内惊闻两起青少年自杀的消息,涉及孩童5人。一起发生在湖南常德,一名13岁的'男孩儿在自家上吊自杀,遗书上写明不堪忍受学校的恶劣伙食;一起发生在广东的梅州,两名女孩儿因同学嘲笑无法释怀服毒自杀,两名朋友甘愿“陪葬”(四名女孩已经脱离危险)。联系以往媒体报道的青少年自杀现象,笔者以为,青少年心里健康教育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摘自中新网)

学完课文,大家对此事有何看法呢?

【明确】这是一种忽视个体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轻视个体生命重要性的行为,是不理智不应该的行为。更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可借鉴课文同样从三个方面谈“自杀”对他们的家人、朋友、自己的前途造成的无法挽回的严重影响。

总结:

作为孩子,我们是父母生命的组成和延续,父母给予我们情的倾注和爱的奉献,我们的身上,聚满了亲人关注的目光(爱的承载)

作为父母,我们是孩子遮风避雨的大伞,是温暖他们幼小心灵的太阳(爱的传递)。我很重要,不只为父母,还为了孩子;不只为爱的接受,还为了爱的付出。

作为朋友,我们是他们不可或缺的知音,“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这才有了“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的美谈,才有了“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佳话。

对于事业,我们应该是自己的主宰,有自己的主见,而不应“人云亦云”,迷失自我,丧失自信,缺乏创新。正如作者自己所说:我们把自己的头脑,变成了他人思想汽车驰骋的高速公路,却不能给自己的思维,留下一条羊肠小道;我们把世界万物保管得很好,却弄丢了开启自己的钥匙。

结束语:其实每个人的生命,不过是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但这一过程有着不同的量和质。生命中不会永远快乐,也不会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快乐固然让人兴奋,痛苦又何尝不美丽呢?

虽然人的外在形式与广阔的自然、苍茫的宇宙相较,是渺小的,但是,“我很重要”,作为独立个体的人,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在不经意间对他人的生活产生影响。

因此,让我们都来关爱生命,关注周围“爱你的”和“你爱的”人群吧!

《《我很重要》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