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这样的老师》教案

时间:2025-11-24 19:05:09
《一个这样的老师》教案

《一个这样的老师》教案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个这样的老师》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个这样的老师》教案1

一、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

2、了解怀特森老师独特的教育方法、思想,及其对同学的深远影响。

3、写出对怀特森老师的评价;

二、教学时间:一课时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从幼儿园开始就与老师接触,对老师应该不陌生,谁能说一说,你最喜欢什么样的老师: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也是讲一位老师的,哪位同学愿意为我们读一读课题?(指名读)说一说你为什么强调这样两个字?

(二)学习课文1-10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考虑:A、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老师,一开始上课就在同学平静的心里掀起了巨大的波澜,请同学们浏览课文1-10自然段,说一说这局部写了一件什么事?

B、在这件事中,同学们对怀特森先生的`态度有什么变化?

2、讨论:A、开始时同学们为什么认为怀特森先生博学呢?

B、“详尽”是什么意思?怀特森先生详尽的讲了些什么?

C、除了讲了书本上写的那些,请同学们猜测一下怀特森先生还可能讲些什么?

D、遇到一位这么博学的老师同学们会怎么想?同学们的表示又怎么样?

3、小结。

同学们想得好,学得也认真,可惜同学们都忽略了一点,这位怀特森先生教给我们的有关凯蒂旺普斯的知识都是他假造的,看到我们胸有成竹答好的试卷上,每道题旁边都打着大大的红*,面对这一切同学们怎么样?

4、考虑,讨论。

A、你从哪些句子里感受到了我们的愤怒?能不能通过朗读把你体会到的愤怒之情表达出来。

B、面对愤怒的同学们怀特森先生是怎么做的?

C、文中的“这”指的是什么?怀特森先生讲的就真的没有一点让我们怀疑的吗?

D、做为一个旁观者,听了怀特森先生的解释,你想对愤怒的同学们说些什么?

E、愤怒的同学们听到怀特森先生的解释后,会说些什么呢?

F、事情到这里还没有结束,怀特森先生说,试卷上的分数要登记在成果册上,他也真这么做了,怀特森先生为什么要这样做?

(三)学习课文11、12自然段

1、读课文,考虑:

A、怀特森先生希望我们从这件事中学到点什么?课文哪一个自然段,具体写到了新怀疑主义?

B、理解:“一贯”,“谁”在文中具体指哪些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C、怀特森先生仅仅是让我们一味怀疑吗?除了让我们学会怀疑,怀特森先生在后来的课堂上又让我们学会了什么?

D、学会怀疑,并且能够去探索,用科学的方法,纠正错误这是新怀疑主义学习方法的两层意思,请同学们再读13自然段,说说新怀疑主义的学习方法除了包括这两层意思外,还包括什么意思吗?

(四)学习13、14自b然段

读课文,考虑:

1、同学们在上怀特森先生的课之前和之后有什么变化?

2、正视是什么意思?你从这个词里体会到了什么?

(五)拓展

学习了课文后,相信同学们对怀特森先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请同学们完成下面的填空题:我认为怀特森先生是一位( )的老师,并结合对课文的理解谈谈为什么这样填。

《一个这样的老师》教案2

【教学目标】

1、辅导学生学会“觑、黠、抿”3个会认字和“凯、觑、抿、轿、勉、惕”6个会写字,掌握“面面相觑、博学、抿嘴、小轿车、勉强、警惕”等词语;

2、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3、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怀特森老师的做法,懂得在学习中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要有科学的怀疑精神;

4、体会侧面描写人物的作用。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学习中要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要有科学的怀疑精神,用事实,用科学的方法纠正错误,坚持真理。

【教学难点】理解怀特森老师的做法,并认识到其中的价值。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老师,相信你们在几年的学习生活中也结识了不少的老师,一定有很多老师在你们的心目中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今天我们学习第24课,将会结实一位与众不同的老师,大家齐读课题,读了这个题目,你们有什么问题吗?(预计学生可能提出:这是一个怎样的老师?这个老师与别的老师有什么不同?等)带着这些问题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检查预习

1、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2、按自然段开火车朗读课文,注意做到正确流利。

3、提出并解决不理解的词语。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学:用你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看看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或是想知道的?在书上做个标记。

2、汇报:

(1)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提出不懂的问题:

问题预计:

A、我们测验不及格的原因是什么?

B、为什么说上怀特森老师的课,每一节课都是不寻常的`探索?

C、怀特森老师是一个怎样的老师?

D、“新怀疑主义”指什么?我们是怎样学会“新怀疑主义”的?

E、怀特森老师介绍的“凯蒂旺普斯”哪些地方有疑问?

四、明确进一步学习的方向

1、你觉得《一个这样的老师》这篇课文我们应该弄懂什么?(这是一个怎样的老师?他给学生什么样的影响?)

2、你认为《一个这样的老师》这篇课文的主要人物是谁? (可联系课题、课文的主要内容及课后第2题确定)

3、拟定进一步学习的方案:

学生自拟后师生交流,形成建议性学习方案和自拟学习方案。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练习朗读课文

《一个这样的老师》教案3

一、教材分析:

本文是美国作家大卫.欧文回忆自己少年时代学习生活时写的一篇文章。它叙述了科学课上怀特森老师运用“故弄玄虚策略”,教会学生“新怀疑主义”的故事,塑造了一个对学生产生了深远影响而又独具一格的老师形象。文章安排材料的方法与学生常见的文章有所不同: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描写人物,是本文写作上的一大特点。文中既有对怀特森老师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正面描 ……此处隐藏19155个字……书,齐读加深印象:时刻警惕,用事实、用科学的方法纠正错误,坚持真理。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回归主干问题“这是一个怎样的老师”,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深化对老师的情感体验,丰富对主题的认识。】

五、拓展延伸

1.介绍作者。

美国著名作家大卫·欧文,他写的《第一家爸爸银行》风靡全球……

2.迁移练笔。

老师是园丁,培育我们成长;老师是明灯,指引我们前进。老师教给我们知识,也教我们方法,让我们学会求知,学会求真。你有自己喜欢的老师吗?说一说,你喜欢的老师有什么特点,他有哪些事情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写一写。

(学生练笔,再交流评议。)

【设计意图:迁移练笔,向生活延伸,通过读写结合,巩固认知,深化理解,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3.最后,让我们再次倾听那饱含深情的歌曲,一起随着乐曲轻轻哼唱,唱出心中的赞美。

(《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音乐声再次响起。

《一个这样的老师》教案13

(一)导入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身的老师,同学们也结识了不少的老师,一定有很多老师在我们每个人的心目中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今天在将要学习的课文中,我们会结识一位与众不同的老师,让我们来看看他到底是一位怎样的`老师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读准生字。

2、再读课文,考虑:课文分几局部写的,每局部写了什么内容?

3、反馈自读情况。

(三)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学习第一局部

1、找出描写“我”和同学们态度的语句,读一读,看看他们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2、联系上下文想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思路:

变化原因

面面相觑老师讲了一种大家都不知道的动物

饶有兴趣老师又让“我们”观察动物头骨,又解释它的特征

(传看记笔记画图)

胸有成竹学得很认真

(答卷)

怒火上升考试都不及格,老师说假造的东西是错的

不满的议论

悟出“他的希望”听老师讲了不及格的原因

从探索中获得知识(重点理解第10自然段)

学习第二局部

朗读课文,想想,以后上课,同学们的学习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变化:学习方法改变了

《一个这样的老师》教案14

教材分析:

本文是美国作家大卫.欧文回忆自己少年时代学习生活时写的一篇文章。它叙述了科学课上怀特森老师运用“故弄玄虚策略”,教会学生“新怀疑主义”的故事,塑造了一个对学生产生了深远影响而又独具一格的老师形象。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描写人物,是本文写作上的一大特点。文中既有对怀特森老师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正面描写,也有对“我”的心理活动、怀特森老师教育效果的侧面描写。二者相互结合,怀特森老师特点就更加鲜明突出了。

学情分析:

文中所塑造的怀特森老师的形象对学生是一种“冲突”。首先是视觉上的冲突:怀特森老师别具一格的科学课让学生耳目一新。其次是心理上的冲突:他们没想到怀特森老师会“戏弄”自己的学生,这让他们的心里有些受不了。再次是生活习惯上的冲突,怀特森老师不仅教会我们用“新怀疑主义”去学习,也教会我们用“新怀疑主义”去生活。

设计理念:

以“怀特森老师是怎样的一个老师”,为学习的主线。引导学生从“怀特森老师本人的语言、动作、神态”“我的心情变化”“我们的行为变化”三个角度来探究这个问题。在三种不同角度的学习交流中丰满人物形象,达到立体感悟人物形象的效果。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会认本课的4个生字,会写本课4个生字,能正确读或写“面面相觑、狡黠”等词语并理解它们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说说怀特森老师是一个怎样的老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什么是“新怀疑主义”感受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会认、会写本课的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说说怀特森老师是一个怎样的老师。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从幼儿园开始就有许多老师教过我们,你最喜欢什么样的老师呢?

板书课题,学生朗读并质疑。

刚才同学们的质疑都很好,这是一个怎样的老师呢?这个老师与别的老师有什么不同?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学习。

二、自主先学

1、预习检测,课件出示词语

面面相觑狡黠抿住嘴唇绝迹郑重其事

警惕纠正质疑饶有兴趣反驳一贯正确胸有成竹捶桌子冰川期

2、以开火车的方式进行预习检测,并正音。

三、我的学习目标

1、我要会认、会写本课的'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我会有感情地朗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说说怀特森老师是一个怎样的老师。

四、初读课文,互动探究,交流展示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划出不理解的字词并解决

2、小级合作交流展示不理解的字词。

3、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根据你的理解给课文分段。

4、交流展示。

五、再读课文,思维拓展。

1、同学们再读课文,小组交流讨论:说说这是一个怎样的老师呢?这个老师与别的老师有什么不同?找出相应的句子读一读。

2、集体反馈展示。

六、当堂检测

1、看拼音,写字词。

bó xué miǎn qiǎng jiào chē jǐng tì

( ) ( ) ( ) ( )

zhèng zhòng qí shì miàn miàn xiāng qù

( ) ( ) xiōng yǒu chéng zhú

( )

2、根据意思填词语

(1)你看我,我看你,不知道如何是好。形容人们因惊惧或无可奈何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

(2)原指画竹子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比喻做事前已有成熟的计划。()

(3)形容说话做事时态度非常严肃认真。()

(4)形容狡诈。()

七、作业

拓展阅读。魏巍《我的老师》。

附板书设计:

一个这样的老师

与众不同:学会质疑

学会探索

影响深远:学习方式

生活方式

《《一个这样的老师》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