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事务都会使用到报告,报告根据用途的不同也有着不同的类型。那么什么样的报告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工程地质实习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11.实习目的
复习和巩固课堂上学习过的有关工程地质的理论知识,提高对断层、滑坡、裂隙、节理等地质现象的认识识别能力,并在老师指导下学会鉴别页岩、大理石、方解石等矿石和洪积物、坡积物、崩积物等岩层。初步了解水里水电工程勘测的基本内容和方法,通过现场对各种地质现象的了解和认识,合理的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加以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实地的观察加深对课本上知识的理解。
2.实习任务
在王老师的带领和指导下,对龙门山脉紫平铺水库附近的比较直观的、典型的地质现象进行概括描述和初步分析,如滑坡、断层、裂隙等并相互讨论询问得出较为完备妥当的处理措施。
3.实习地点和过程
本次实习为期两天,集中在20xx年12月28日和29日两天。其中,28日主要学习地质现象,29日主要到水库坝区近距离观察学习,掌握水利工程勘测和地质现象处理的常用方法。
3.1第一天实习内容
时间:20xx年12月28日 天气:晴 温度:1~110C 第一天的预定路线为:
学校
虹口山门(虹口)关凤沟白沙河口二王庙后门学校
后因关凤沟山体滑坡,正在进行施工,不便进行教学,故改为深溪沟,调整后的观测点顺序依次为:
虹口山门深溪沟深溪构大桥沙湾白沙河口拱桥处二王庙后山
3.1.1虹口山门
(1)水电站附近的地质条件
入眼可见,闸门及其他导水挡水建筑构筑而成的饮水式水电站:其水源来自穿流而过的白沙河(是岷江左岸的一级支流),其右坝肩下还有不可见隧洞用作泄洪冲沙等用途。右侧还布置有两条传送带,是将生产水泥的原料自动传送至拉法基水泥厂厂区通过高温煅烧来生产水泥。水电站的上游,是呈V字型的高山峡谷。通过观察少许裸露在外的岩石并结合汪老师讲解,可以知道它们形成于泥盆纪和石炭纪,主要由灰岩、石灰岩和白云岩构成。而水库地基是三叠系的含煤地层、砾岩和页岩,库区地形开阔,且两岸山体不对称。库区的基岩上覆盖着松散的坡积物,而河床上则覆盖着水流冲击而成的冲击物。
(2)建筑物最佳位置比选问题
a: 若建在上游峡谷处,则建筑物的体积变小,变矮,因而工程用于闸门的投资会减小;但由于引水线路置于松散的坡积物上,会导致引水线路的投资增加。 b:若建在峡谷尽头,则会导致同样水头下的库容减小,闸门变高相应的投资也会增加。
综合考虑投资,收益和安全等因素,最终选择了现在的坝址。
(3)建坝的工程地质问题及处理措施
地质现状:库区靠近坝址位置为含煤地层,由水流冲击形成的松散层不厚,且主要由颗粒不大的砾岩和页岩构成,另坝肩和坝基下地基有节理存在 导致问题:Ⅰ..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处理措施清理松散层,做一个整体底板,扩散基底压力,防止不均匀沉降。
Ⅱ.坝肩和坝基的渗漏处理措施水平方向可用黏土经压实等处理后做隔水层;竖直方向可向下打钻机,再向钻孔内灌浆来堵洞,以防止渗漏。 Ⅲ.引水隧洞旧址处的含煤层瓦斯爆炸处理措施修建通风建筑,内设抽风机等,且严禁烟火(瓦斯浓度达8%遇明火可发生爆炸,而达40%~50%时将引起窒息)
另,在运行发电过程中,发现右坝肩的松散体下游存在渗漏现象,且有加大趋势,相关人员立即采取了灌浆堵洞的防渗措施,后发现效果不理想;又在此基础上加大投入,进行了二次防渗处理。
3.1.2深溪沟(峡谷虹口漂流段)
(1)岩层产状:入眼可见,河水水位较低,可见底,七、八月份的水位会比现今高两米左右。据王老师介绍,此处岩层形成于泥盆纪、石炭纪或三叠纪。观察裸露在外的河漫滩,可以发现主要由CaCO3构成的灰岩。新鲜的灰岩致密而坚硬,加盐酸会起气泡,在地层上升和河流下切的作用下容易形成峡谷,这也是深溪沟峡谷形成的主要原因。观察可发现岩层的'层面走向与河流走向角度较大,几乎垂直,因此深溪沟峡谷是横谷。再观察可发现层面上大下小,尖端指向老岩层,又可确定岩层存在泥裂现象。仔细观察,会发现岩石有浅灰、深灰。灰白三色,这都是灰页岩。灰页岩的主要矿物成分是方解石,新鲜的灰页岩质地坚硬,用榔头划动会起白痕,敲击其边角溅起碎星、脆性大。砂岩、泥岩和页岩发生强烈错动,形成方解石脉;泥岩全风化形成软弱夹层;CaCO3的页岩、灰岩形成夹砂岩,这样的岩层向上一直延伸到紫坪铺水库,一路观察,只看到溶孔溶系,未发现较大溶洞。且岩层的延续性不是特别好。
根据岩溶形成的条件:a、可溶性岩石;b、岩石的裂隙性要足够高;c、水的溶蚀能力要足够大;d、岩溶水的运动与循环需满足要求。这里的前三个要求都以满足,但因为是静水,所以不满足第四个要求,因此不会渗漏。
龙门山的飞来峰构造:上层是灰岩,下层是含煤地层,都有不同程度的风化剥蚀。
3.1.3深溪沟大桥
岩层产状:横谷:延伸方向和层面方向夹角大于80度,近于垂直。适于修坝修桥。倾角小于300时,坝基和坝肩易在在上游的水推力下产生滑移,稳定性不够。而深溪沟大桥附近的裸露基岩是中到薄层状的灰岩,且倾角很陡,不易滑坡。形成了V型河谷。
3.1.4沙湾
此处主要是认识滑坡现象,我们站在白沙河左岸的一级阶地上进行观测。右侧的弧形小山体,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滑坡形成的。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2这次实习我们的第一站是金石滩国家地质公园,在这里我第一次看到了自然界中的奇异的地质景观。
金石滩位于大连市区的东部,距市区58公里,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全国首批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地质公园。金石滩三面环海,冬暖夏凉,气候宜人,延绵30多公里长的海岸线,凝聚了3-9亿年地质奇观,被称为“凝固的动物世界”、“天然地质博物馆”、有“神力雕塑公园”之美誉。在地质科学方面,金石园有沉积构造遗迹,城山头的海蚀地貌等,是一座以海岸带地质和海蚀地貌为主,以层型剖面、古生物化石和典型地质构造遗迹景观为辅,与海洋生命和人文景观相互辉映,一座由大自然鬼斧神工雕塑的瑰丽憩园。公园浓缩了28亿年以来的地质演变历程,古老沉积地层历经多期次的地质构造变迁,又经千万年海蚀作用的精雕细琢,在延绵30公里的海岸线上形成丰富多彩的奇石景观。大连金石滩滨海国家地质公园在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雕琢之下,经过5—10亿年震旦纪、寒武纪的地层变换,形成了长达30多公里的典型的海岸线上的海蚀地貌,是中国唯一的海岸带喀斯特地貌国家地质公园。整个地质公园以辽东半岛南部沿海山水为主体,同时包括了岩深地貌、 ……此处隐藏20025个字……是如何在那么恶劣的环境下去从事科研工作的。可是也正是因为他们几十年来为发展地球化学事业做出的努力,才有今日的成果。
一个半小时后,我们参观同位素年代重点实验室。此实验室是国内最早成立的同位素地球化学专业研究室,建立了我国第一代同位素年代学实验室,开创了我国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领域。
研究方向主要以同位素地球化学的学科优势为依托,发展适用各种地质对象的同位素定年和同位素示踪方法,加强多元同位素体系理论研究,并与当前地球科学前沿领域-大陆动力学和全球变化密切结合;经过同位素年代学与地球化学研究,为解决大陆动力学、壳幔演化及其相互作用、资源构成和勘探以及全球变化等重大基础问题作出具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
此实验室拥有精良配套的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仪器和实验室,不仅仅能够进行各类地质和环境样品常规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放射性同位素、固体和气体稳定同位素以及稀有气体同位素分析,并且大部分仪器还配备了激光探针进样系统,加上最先进的电子探针,还能够进行各类样品的微区原位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同位素分析以及图象分析。
今日的参观和学习确是拓展了视野,认识了更多的矿物和岩石以及它们的结构和构造。对于同位素实验室的参观,虽然没有深入去了解,也不可能去深入了解各个实验室的所从事的科研工作,但能够从实验室里的那种静谧的气氛去感受做科研的严谨。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15院系:水利与环境学院
年级:x
专业班级:x
姓名:x
学号:x
指导教师:x
古人有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自从走进了大学,距离工作就不远了,老师为了拓展我们学生自身的知识面,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增加个人在社会竞争中的经验,锻炼和提高我们的能力,以便在以后毕业后能真正走入社会,能够适应国内外的形势的变化,王老师带领我们进行了为期四天的工程地质实习,让我们充分认识到工程地质对于今后所从事工作的重要性。
一、实习时间
x年x月
二、实习目的
1、深化和加强对工程地质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工作方法的了解的掌握,为进一步学习相关的专业课程奠定感性知识基础。
2、通过本课程教学实习激发和提高学生学习本专业的热情和兴趣。建立地质环境和工程地质条件与各类工程建设存在密切的相互作用、协调关系的思想意识。
三、实习时间计划和路线安排
9月7号,在教室上理论课,主要讲解地质实习的目的,学习野外地质工作方法,技术手段,以及各个阶段的准备,最后了解罗盘仪的使用,以及接下来四天的路线安排。
9月8号坐车前往登封。
9月9号上午下雨,下午去少林水库地质考察。
9月10号前往三皇寨测量。
9月11号前往“一脚踏过十八亿年”。
少林水库是登封市人民的生活生产用水来源,我们在那呆了一下午,欣赏了烟波浩渺的水库风光,然后听老师讲解了水库大坝坝基的选址要求,然后我们又下到已经干涸的河道中,观察那些石头,了解它们的形成,变化。面对着那些矗立亿年的石头,我们短短的二十年人生简直就是太渺小了,我不由得想到苏轼的《赤壁赋》中的一句“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怪不得那句钻石广告那么经典“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王老师又亲自演示了罗盘的使用,并让我们现场进行了实际操作。
第三天,我们一大早起来乘车来到了三皇寨景区入口,在路两侧的峭壁上进行了节理裂隙的测量,我们组分成了三个测量点,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辛苦工作,终于测完了要求的节理,并进行了记录。然后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一处剖面,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不同地质时期的岩石,我们的任务就是测出不同的地质带的长度,然后记录下来数据,最后画出该结构面的地质剖面图。
第四天,我们来到了,老师口中鼎鼎大名的“一脚跨过十八亿年”,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采集了一些可能含有三叶草的板岩标本,再回来的路上又参观了古刹永泰寺,只是在外围瞻仰了一下。
这次实习让我了解了罗盘的使用方法。地质罗盘仪是进行野外地质工作必不可少的.一种工具。借助它可以定出方向,观察点的所在位置,测出任何一个观察面的空间位置(如岩层层面、褶皱轴面、断层面、节理面等构造面的空间位置),以及测定火成岩的各种构造要素,矿体的产状等。因此必须学会使用地质罗盘仪。岩层的空间位置决定于其产状要素,岩层产状要素包括岩层的走向、倾向和倾角。测量岩层产状是野外地质工作的最基本的工作方法之一,必须熟练掌握。
岩层走向是岩层层面与水平面交线的方向也就是岩层任一高度上水平线的延伸方向。测量时将罗盘长边与层面紧贴,然后转动罗盘,使底盘水准器的水泡居中,读出指针所指刻度即为岩层之走向。因为走向是代表一条直线的方向,它可以两边延伸,指南针或指北针所读数正是该直线之两端延伸方向,如NE30度与SW210度均可代表该岩层之走向。岩层倾向——是指岩层向下倾斜方向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恒与岩层走向垂直,测量时,将罗盘北端或接物觇板指向倾斜方向,罗盘南端紧靠着层面并转动罗盘,使底盘水准器水泡居中,读指北针所指刻度即为岩层的倾向。假若在岩层顶面上进行测量有因难,也可以在岩层底面上测量仍用对物觇板指向岩层倾斜方向,罗盘北端紧靠底面,读指北针即可,假若测量底面时读指北针受障碍时,则用罗盘南端紧靠岩层底面,读指南针亦可。
岩层倾角是岩层层面与假想水平面间的夹角,即真倾角,它是沿着岩层的真倾斜方向测量得到的,沿其它方向所测得的倾角是视倾角。视倾角恒小于真倾角,也就是说岩层层面上的真倾斜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真倾角,层面上视倾斜线与水平面之夹角为视倾角。野外分辨层面之真倾斜方向甚为重要它恒与走向垂直,此外可用小石于使之在层面上滚动或滴水使之在层面上流动,此滚动或流动之方向即为层面之真倾斜方向。测量时将罗盘直立,并以长边靠着岩层的真倾斜线,沿着层面左右移动罗盘,并用中指搬动罗盘底部之活动扳手,使测斜水准器水泡居中,读出悬锥中尖所指读数,即为岩层之真倾角。
方位角记录方式,如果测量出某一岩层走向为310°,倾向为2°,倾角35°,则记录为NW310°,SW∠35°或31°,SW∠35°或22°∠35°。野外测量岩层产状时需要在岩层露头测量,不能在转石(滚石)上测量,因此要区分露头和滚石。区别露头和滚石。主要是多观察和追索并要善于判断。岩体受力作用断裂后,两侧岩块沿断裂面发生了显著位移的断裂构造,称为断层。在断层分布密集的断层带内,岩层一般都受到强烈破坏,产状紊乱,岩体裂隙增多、岩层破碎、风化严重、地下水多,从而降低了岩石的强度和稳定性,同时,沟谷斜坡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发育。
实习很快就结束了,在指导老师和师傅的帮助下我们解决了许多问题,巩固了专业知识,发现了许多不足,明白了专业重心所在,专业运用于何处。对于自己专业知识掌握不扎实,缺乏独立思考探索的意识等等缺点,我将在今后的学习与工作中不断加以改正,认真学好专业知识,以求真正地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用实践指导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