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教育》读后感

时间:2025-10-27 21:18:07
《爱的教育》读后感13篇[精品]

《爱的教育》读后感13篇[精品]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爱的教育》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爱的教育》读后感 篇1

泰戈尔曾说:“爱是亘古长明的灯塔,它定晴望着风暴却兀不为动,爱就是充实了的生命,正如盛满了酒的酒杯”《爱的教育》,这是一本小书,又是一部巨著。是亚米契斯的著作。它让我知道了什么是爱,怎样辨认是非。 它描述的是一个意大利四年级小学生所发生的故事。它是以日记形式表现出来的。包含了同学之间的爱,姐弟之间的爱,子女与父母间的爱,师生之间的爱,对祖国的爱. 在看《爱的教育》时,常常被书中的那些平凡人物的平凡事迹感动。“扫烟窗的人”、“负伤的劳动者”、“感谢”、“告别”等等和孩子有关的故事中,歌颂了儿童应该具备的纯真感情,同时书中也表露了从家庭、学校到整个社会,都在营造一种良好的环境,培养塑造着儿童爱祖国、爱人民的感情。 爱是什么?

爱就像氧气,充满在生活的周围,充满了人的内心。爱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不仅仅对个人而言,更是对整个民族而言。 此书中描写了一群充满活力,积极要求上进,如阳光般灿烂的少年。他们的境况不一,有的家庭贫困,有的身有残疾,也有一些是生活在幸福中的。他们每个人从出身到性格都有不同之处,但他们身上却都有着一种共同的东西那就是对自己的祖国意大利的深深的爱,对亲友的真挚之情。这里面不能忽视的是每个月父母的话和每月故事里这一篇篇富有哲理的文章,不仅使书中的人物受到熏陶,也使我受益匪浅。爱是一次没有尽头的旅行,一路上边走边看,就会很轻松,每天也会有因对新东西的感悟,使知识充实起来,于是,就想继续走下去,甚至投入热情,不在乎它将持续多久,这时,这种情怀已升华为一种爱,一种对于生活的爱。 “爱”是我们每个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字,可是我们常把爱想的他国华丽,而忽略我们周围纯朴的爱:如父母对子女无微不至的爱、老师对学生循循善诱、朋友间互相安慰……这些往往都被我们视为理所当然,而没有细细地加以体会,读后感《读爱的教育有感600》。但如果你能静下心来对之加以体会,你会感觉到,人生,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东西啊!

爱在何处?我们常常这样问自己。是的,爱看不见,摸不着,犹如透明的空气,弥漫在我们四周,却不被我们所察觉。然而,读了《爱的教育》,我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爱的教育》是以一个三年级小学生日记的体裁写出的。是叙述了小主人公安利柯每天的故事,字里行间,皆离不开一个“爱”字。父爱,母爱,友爱,师生之情……最让我感动的,就是每月故事——《小抄写员》和《少年鼓手》了。

《小抄写员》讲述了一个贫穷的家庭,孩子又多,父亲白天工作,晚上还要抄文件。眼看着爸爸早生白发,小叙利奥就想帮爸爸抄写,多赚点钱。可又因为爸爸不同意,所以只好每天半夜起来偷偷的帮爸爸抄。就这样,家里的`情况改善了许多,而小叙利奥却因为长时间缺乏睡眠而上课无法认真听讲,回家也无精打采的。爸爸看了,很是生气,还屡屡责骂他。虽然小叙利奥很委屈,但还是帮爸爸把工作做下去。直到有一天,爸爸发现了这个秘密,才知道自己错怪儿子了,万分愧疚。

我读完了这个故事,十分感动。小叙利奥虽然出身贫苦,但他不但努力学习,而且还默默为家庭分忧,即使是受到了责骂也默默地忍着,这是怎样的一种坚强!他也曾想过停止抄写,他深知这样的下去绝对不行。可是一到十二点,就有一种力量促使着他去做。不做,就像偷拿了家里几块钱似的。这股力量是什么?是一种责任感。“穷人孩子早当家”,叙利奥小小年纪就背起了支撑家庭开支的重担,是多么难能可贵的事情!而且,他顶着爸爸的责骂去帮爸爸抄写,更是一种坚强。为了看到爸爸舒展的笑脸,他宁愿自己默默吞下泪水和委屈,如果是我,肯定会和爸爸赌气不干了。叙利奥的责任感,和那种坚强,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为父母分忧的叙利奥很值得我们学习,当然,我们更应该热爱我们的国家。《少年鼓手》就是一个爱国少年为国而失去一条腿的故事。

那是柯斯脱寨战争开始第一日的事。意大利军队忽然受到奥地利中二军的袭击,被敌人包围在空屋里。虽然意大利军队顽强反抗,但敌人还是步步逼近。情况越来越危急的时候,大尉写了张纸条,想向远处的本队求援。于是,他派了一个少年鼓手,让他速速去搬救兵。然而,少年鼓手受伤了,但还是坚持着找到了救兵。救兵来了,意大利军队得救了,大尉负了伤。在医院,大尉看见了少年鼓手。他已经失去了一条腿,但他依然感到自豪。

我深深地触动了。想当年,在我们的中国,也曾经发生过战争。然而,我们没有被打倒,我们重新站了起来。经过战争的洗礼,我们的人民更顽强了,更有凝聚力了!这是为什么?正是我们中间,有无数像少年鼓手这样,热爱国家,肯为自己的国家奉献出一切的人,他们在战争中,有的人失去了宝贵的生命,有的人的肢体残缺。但是,今天的事实证明,他们的牺牲是值得的。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牺牲,才有了现在和平安定的社会,才有了现在我们幸福的生活。不光是我们中国,或者是意大利,世界上任何的国家都是这样,有一些人,正是用他们的生命,他们的心血,才换得今天的幸福和安定。少年鼓手,只是他们千千万万人中的一个。这,便是金银不换的赤子之心,这,便是对祖国那深如海水的眷恋与热爱!

爱,其实很简单。无论是父爱,母爱,友爱,还是师生之情,爱国之情,都时时刻刻伴随在我们身边。像一米阳光,亲昵温柔地抚过你的身体;像一杯清水,时时滋润你的心窝;像一条没有尽头的田间小路,盛开野花,需要随时发现,随时采撷……爱,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爱的教育》读后感 篇2

《爱的教育》这本书我早有耳闻,但一直没有时间坐下来细细品读。寒假在薛校长的倡导下,我坚持抽空读完了这本书,深感这本书对于为人父母、为人师长、为人子女应该是颇有裨益的教育经典。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著名的作家亚米契斯写的,采用日记的形式,以孩子的口吻、孩子的笔触来写孩子的生活和思想,读来显得真实,富有亲切感。整部小说,没有豪言壮语,只是用朴素平淡的语言,塑造出了一个个貌似渺小,但实上却很不平凡的人物,自然生动,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例如卖菜妇女,卖柴人,铁匠的儿子,老石匠的儿子,卖炭人的儿子,少年鼓手,父亲的老师、带病上课的教师等等,这些平凡而朴素的小人物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对生活充满爱,为他人奉献爱。每章每节,都把“爱”表现得淋漓尽致,大至国家、社会、民族的大我之爱,小至父母、师长、朋友间的小我之爱。正因为他们的爱,“我”的世界才变得更加美好。

在看《爱的教育》时,我每每被书中的那些平凡人物的平凡事迹感动着。感动于为了祖国的尊严而拒绝他人的施舍,尽管他是十分需要那些钱的年仅11岁的少年爱国者;感动于眼看一年级小学生出现危险时大胆施救,自己却被车子压伤 ……此处隐藏18350个字……工程……爱的身影无处不在。

其次,《爱的教育》里的每章每节,都把各种爱表现得精髓深入、淋漓尽致。

《爱的教育》这本书,诉说了大量的崇高纯真的人性之爱,这就是一种最为真诚的教育,而教育也使爱在一次次碰撞中升华。虽然,每个孩子的`人生阅历不同,但是都能体会到经历过的那些爱。爱之所以伟大,还因为它不仅仅对个人而言,更是以整个民族为荣的尊严与情绪。看完这本书之后,其中有几篇是我特喜欢的。 例如,书中有一篇《高尚的行为》,内容是这样的:作者上课室时,看见三四个同学正在戏弄红头发的克洛西,他是一只胳膊残疾的小孩,他的母亲卖菜为生。有些同学捉弄他,还有人学他一只手挂在脖子上的样子。克洛西坐在座位上,脸色苍白,用求饶的眼光望着他们。那几个戏弄他的同学见他这样,越起劲了,弗兰谛还跳到凳上,扮着克洛西母亲挑菜担的样子来,学生们见了便哄堂大笑起来。这时克洛西气极了,从桌上抓起墨水瓶,向弗兰谛掷过去,但是弗兰谛闪在一边,默水瓶恰好打在正走进课堂的老师的身上。大家见了,都逃回自己的座位上去,老师变了脸色,厉声问:“这是谁干的?”没有人回答,老师提高了声音再问,这时,卡隆突然站起来,承认是自己干的,但老师说不是他。过了一会儿,老师说决不处罚扔墨水瓶的人。克洛西站了起来,哭着把事情的经过告诉老师。教师便叫那四个顽皮的学生站起来,教育他们要尊重同学和同学的家人,不嘲笑残疾孩子,这是一个优秀民族应有的表现。然后他走到卡隆面前,赞扬他的心灵是高尚的。卡隆还求老师饶恕那些顽皮的孩子。这个故事中,教师及时处理了这个不良事件,教育孩子要有同情心和民族自尊心,学会尊重别人关心别人,就是一个很好的爱的教育的例子。

想想如今我们的教育中,仍有体罚孩子的行为。许多家长对老师说:“他(她)要是不好好学习,你就狠狠教训他(她)。”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打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吗? 我们身为教师就更应该用一颗宽容的心来对待孩子们,孩子的天性决定他们会在成长道路上犯很多错误,还会重复犯同样的错误。我们应该多包容孩子们无心犯的错,耐心的帮助纠正他们的错误,这样才会真正对他们的成长有益。夏丐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牢记的。

《爱的教育》的确是为人父母,为人师长,一生必读的经典作品。这部处处洋溢着爱的小说所蕴涵的那种深厚,浓郁的爱的力量,真是很伟大!读读这本书吧。它定会让你受益匪浅!

  《爱的教育》读后感 篇13

几年前曾看到过这样一段话"我在四年前始得此书的日译本,记得曾流了泪三日夜读毕,就是后来在翻译或随便阅读时,还深深地感到刺激,不觉眼睛润湿。这不是悲哀的眼泪,乃是惭愧和感激的眼泪。除了人的资格以外,我在家中早已是二子二女的父亲,在教育界是执过十余年的教鞭的教师。平日为人为父为师的态度,读了这书好像丑女见了美人,自己难堪起来,不觉惭愧了流泪。"我一直想拜读这本让夏丐尊先生如此感动的书《爱的教育》,这个寒假终于如愿以偿了。《爱的教育》,我是一口气读完的,虽然我没有流泪,可是我的心已经承认这是一本洗涤心灵的书籍。吸引我的,似乎并不是其文学价值有多高,而在于那平凡而细腻的笔触中体现出来的近乎完美的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国之恋……这部处处洋溢着爱的小说所蕴涵散发出的那种深厚,浓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伟大。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德。亚米契斯的代表作。全书通过一位小学三年级学生恩里科在一个学年的记事,其中穿插着老师每个月给学生讲的一则则美好又真实的故事,娓娓记叙师生之情,父子之爱,朋友之宜,展示了人性的.善良和纯洁,讴歌爱祖国、爱社会的精神,是打开人们心扉的一把钥匙……

《爱的教育》采用日记的形式,以孩子的口吻、孩子的笔触来写孩子的生活和思想,读来显得真实,富有亲切感,因此也更容易被孩子们所接受。虽然这是一本主要写给九岁至十三岁的学生看的书籍,但对于为人父母、为人师长、为人子女也是一本颇有裨益的教育经典。

在书中随便翻开其中的一篇,你耐下心来读,去细细体会,都会感觉到人世间的浓浓的、淳朴的爱。就拿第一篇“我们的老师”里,学生恩里科在上普通的一堂听写课,书中描写了他的老师走下讲台,发现一位学生的脸上长满了红疱疹就停止了听写,用手托着他的头仔细查看并询问,还用手摸了摸他的前额,看他是否发烧了。用了这一串的动词我们不难发现老师对学生的那种无微不至的深切关怀之情,让我们为之动容。

对于新转来的同学,老师一方面向同学们介绍他和他的家乡,另一方面让班里最优秀的学生代表全班欢迎他、拥抱他。要让新来的学生就像来到自己的家里一样,同时教育班里的同学如果去其他的地方也不应该觉得陌生,应该相互尊重、相互热爱。这里既体现了师生之爱,也体现了同学们的跨越了地界的情感和友谊。

回想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有时在课堂上有些孩子确实很不听话,我也狠狠地批评过他们,但效果好象并不太好,有时反而会适得其反,孩子们有思想、有想法,作为教师要想让学生听话,首先要走进他们,了解他们,与他们交流,谈心,用一颗真诚的爱心拉近师生间的距离,真正了解学生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育,真情和爱的事业。仅仅有责任心是不够的。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公平的对待学生,是老师真爱的体现。我班鲁一凡,一个胖乎乎的男孩,很聪明,但性格挺倔。刚开始时,早上经常迟到,下课老是与人打闹,上课总是做小动作,不会听课,我很生气,当着全班同学的面严厉批评了他,而他的头高昂着,一副不屑一顾的样子。过后仍然我行我素。后来我课下找到他,与他交流后发现,原来他的妈妈一直在南方工作,爸爸是个画家,整日飘泊在外,跟随奶奶或姥姥生活,隔代人的溺爱培养了他的性格,从那以后,我课下经常与他交流谈心,只要发现了他的优点或者一点点进步,我就极力表扬他,慢慢的,早上来校早了,他上课注意力集中了,举手积极了,与同学也不再打架了。见了老师能主动问好了,家庭作业能按时完成了,看到他的进步,我有说不出的幸福,这,就是爱的教育。

爱是什么,不会有明确的答案。它就存在于我们平凡的生活中,把对同学、对老师、对朋友、对家长的爱融入到我们的生命中,用我们的心去感悟、去体会。冰心曾说:有了爱就有了一切。爱是人类最伟大的情感,是所有高尚品质和美好道德的核心。夏丐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一次没有尽头的旅行,一路上边走边看,就会很轻松,每天也会有因对新东西的感悟,学习而充实起来。于是,就想继续走下去,甚至投入热情,不在乎它将持续多久。这时候,这种情怀已升华为一种爱,一种对于生活的爱。

今天的学校教育,在高考中考指挥棒的引导下,更多的是片面强调升学率,对学生一些良好的品格培养有忽视现象,学习好一切皆好,对学生的评价也应该是多元的,我们的老师应该激发同学的潜能,用爱心去开启他们的心扉,做好引导和教育工作,这才是学校教育的发展方向。

《《爱的教育》读后感13篇[精品].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