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乐教案

时间:2025-07-22 21:18:07
中班音乐教案(集合15篇)

中班音乐教案(集合15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音乐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中班音乐教案1

设计思路:

《新纲要》指出:在艺术活动中“要尊重幼儿个人的意志,给儿童自己选择表达内容和方式的自由”。大班幼儿节奏感较强,而《萝卜谣》让幼儿自选乐器伴奏和自由创编节奏词,充分给了幼儿自由表现音乐的机会。这首节奏儿歌简单、明快,在音乐活动中通过拍打,敲击身体的各个部位以及自由选择节奏乐器,产生不同节奏的声音,从而有兴趣地创造性地来表现音乐。

活动目标:

1、感受节奏儿歌的韵律之美,尝试自编相应节奏动作及儿歌伴奏有趣、诙谐的特点,提高幼儿音乐节奏能力。

2、学习自编节奏词,体验创编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打击乐器若干。

2、多媒体课件。

活动重难点分析:学习自由创编节奏词。

活动过程:

一、课件引出节奏儿歌。

故事:有一只兔子叫跳跳,它呀最爱吃萝卜了,中午到了跳跳该吃中饭了,它来到菜地拔萝卜|拔萝卜|拔拔|拔0|,回到家打开水龙头,跳跳洗萝卜|洗萝卜|洗洗|洗0|,洗干净了,就把萝卜放在菜板上用刀切萝卜|切萝卜|切切|切0|,然后放在锅里炒萝卜|炒萝卜|炒炒|炒0|,不一会儿,萝卜就炒好了,跳跳就美美地吃萝卜|吃萝卜|吃吃|吃0|。

二、请幼儿一起说儿歌,并配上自编的动作。

1、这个故事有趣吗?哪些地方有趣?

拔萝卜|拔萝卜|拔拔|拔0|

洗萝卜|洗萝卜|洗洗|洗0|

切萝卜|切萝卜|切切|切0|

炒萝卜|炒萝卜|炒炒|炒0|

吃萝卜|吃萝卜|吃吃|吃0|

2、幼儿分成四组,分别是“拔、洗、切、炒”最后大家一起说“吃萝卜”,边说边做相应动作,教师指挥幼儿练习2遍。

三、用打击乐器为儿歌伴奏。

1、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乐器,边说儿歌,边按节奏齐奏。

2、幼儿分成四组,每组按“拔、切、洗、炒”打节奏一次,最后一句“吃萝卜”一起打节奏。

四、自编儿歌节奏词。

1、请小朋友想一想还可以编哪些有节奏又有趣的词?

2、幼儿自编节奏词如:

踩高跷|踩高跷|踩踩|踩0|

蹦蹦床|蹦蹦床|蹦蹦|蹦0|

拍皮球|拍皮球|拍拍|拍0|

敲小铃|敲小铃|敲敲|敲0|等

幼儿齐说并配上乐器伴奏。

3、快乐大比拼活动:自编节奏词串联

下面我们来玩一个快乐大比拼活动,比一比谁能得冠军。

请小朋友把自编的节奏词串联成句,如:

刷牙齿|刷牙齿|刷刷|刷0|

背书包|背书包|背背|背0|

乘汽车|乘汽车|乘乘|乘0|

看谁编的多,就能夺得冠军。

五、活动延伸:提供给幼儿一个新节奏, 请幼儿自己创编节奏词,下次再参加快乐大比拼。

中班音乐教案2

活动设计背景

根据本班孩子喜欢听故事的特点,便采用《龟兔赛跑》的故事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活动目标

1、情绪情感:活动中,感受慢板和快板的音乐。

2、知识技能:能用肢体模仿兔子和乌龟的动作,有较强的反应能力。

3、行为习惯:能按照音乐游戏的规则有序的游戏。

4、在活动中幼儿倾听音乐,大胆的游戏表演。

5、乐意参与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音乐,录音机,胸饰

活动过程

一、用《龟兔赛跑》的故事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二、听音乐,自由猜想谁来了.

1、教师分比别放两段快慢不同的音乐,让幼儿自由猜想是谁来了,再引导幼儿是小兔来了还是乌龟来了,初步感知快板和慢板音乐。

2、教师利用手偶让乌龟和兔子出场,看看孩子们猜对没有。

三、肢体动作,模仿兔子和乌龟做赛前热身运动。

1、教师分别敲手鼓和桌子,请幼儿分辨用哪样东西来代表什么动物。

2、教师敲击手鼓,幼儿模仿小兔做动作。

3.教师敲击桌子,幼儿模仿乌。

四、听音乐做动作。兔跳及龟爬行。

指导重点:

引导幼儿探索兔子和乌龟的动作,并进行模仿。

1、放《龟兔赛跑》的音乐,慢板时全体幼儿学乌龟爬,快板时全体幼儿学习小兔跳。

2、分角色游戏,将幼儿分成两组,分别戴上胸饰,由老师分辨扮演乌龟妈妈和兔子妈妈。

3、A组:幼儿扮演小乌龟,当慢板音乐出现时,乌龟妈妈带领小乌龟随音乐爬行,小兔子在旁边休息。

B组:幼儿扮演小兔子,当欢快的音乐响起时,兔妈妈带领小兔子随音乐跳跃。

4.交换角色进行游戏。

指导重点:

引导幼儿注意听请快板音乐和慢板音乐,再根据提醒做出相应的动作。

五、延伸活动

请幼儿回家后可以跟亲人或其他小朋友一起来玩这个游戏。

活动反思

目标完成情况:良好的方面:

教师利用龟兔的游戏让幼儿进行练声的'方式很新颖,幼儿十分的感兴趣。

不足的方面:

教师在引导幼儿感受音的强弱的部分较少,音很平稳。

措施:

在平时的晨间活动或者餐前游戏的时候唱这首歌,教师注意引导幼儿感受音的强弱,再一次进行复习。

中班音乐教案3

设计意图:《买菜》是一首非常好听的歌,音乐活动节奏明快,语言简练,所以很受小朋友的喜欢。平时教学中发现我班幼儿对于替换歌词兴趣较高,根据我班幼儿情况,在幼儿熟悉《买菜》歌曲的基础上,我设计了此次创编活动,让幼儿尝试创编歌词,并能按节奏说出菜名,我认为对于中班下学期的幼儿来说稍有些难,但我认为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使幼儿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跳一跳”是能够达到预定教学目标的。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买菜》的旋律和节奏的'基础上,尝试自己创编歌词。

2、乐意大胆创编,体验说唱表演的乐趣。

活动准备:ppt

活动重难点:尝试大胆创编歌词和有节奏的说菜。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买菜》

教师:还记得他们是谁吗?妞妞和奶奶去买菜了,我们一起跟着妞妞唱一唱吧。

二、创编歌曲

1.理解图谱

(1)理解歌唱部分的歌词结构

……此处隐藏8413个字……

活动目的:

1、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2、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知和训练。

3、感知不同的音乐节奏,并自己用手拍出来。

活动准备:龟兔赛的音乐磁带,铃鼓、串铃、乌龟和兔子的手偶

活动过程:

一、教师引出:

1、放音乐,老师根据音乐的情境操作乌龟和兔子的手偶,看完之后提问:你们知道刚才老师讲的是什么故事吗?(龟兔赛跑)

2、哪一段音乐是乌龟,哪一段音乐是兔子来了,最后谁赢了。(放音乐,请小朋友听一听,哪一段是谁)

3、请小朋友将其节奏拍出来,什么样的节奏适合乌龟,什么样的节奏适合兔子。

4、请一部分小朋友当乌龟、一部分当兔子,听音乐表演。

二、引出小乐器

1、请小朋友来判定一下,哪一种作乌龟,哪一种作兔子,较适合。

2、如:乌龟适合用铃鼓,那请你们用手把乌龟的节奏拍出来;兔子也一样,也请小朋友用手拍出来。

3、请小朋友自选乐器:看哪个小朋友最聪明,能让自己的'小乐器,不发出声音。

4、听音乐用自己的乐器伴奏,看着老师的手偶:乌龟来了就用铃鼓敲,兔子来了就用串铃。

5、交换乐器,饰不同的角色。

三、表演

请几个小朋友来分别饰演小乌龟和兔子,其余的人来为他们伴奏。最后交换。

活动反思:

音乐的魅力在于能给人们一个驰骋想象的空间,用音乐打开幼儿想象的闸门,培养他们发散性思维能力,使他们学会以审美的态度感悟人生。教师是音乐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沟通幼儿和音乐的桥梁。建立新型的师幼关系,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成为幼儿的合作伙伴,做到师幼互动,创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

中班音乐教案13

幼儿事先了解了风的特性、学习包。

重点难点

熟悉歌曲旋律,理解并记忆记忆歌词。

初步学会用自然轻柔的声音歌唱,感受三拍子"强弱弱"的节奏特点。

活动目标

熟悉歌曲旋律,理解并记忆记忆歌词,初步学会用自然轻柔的声音歌唱。

感受三拍子"强弱弱"的节奏特点。

活动过程

1.以猜谜的形式引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师:"老师请大家猜个谜语,认真听,猜猜是什么。"谜语:云儿见它让路,小树见它招手,禾苗见它弯腰,花儿见它点头。

2.清唱歌曲,引导幼儿认真倾听,初步感受优美的旋律,理解歌曲的内容。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一首有关风儿的.歌,大家认真听听,歌曲里唱的风儿是什么样子的。"

3.引导幼儿再次倾听音乐,感受三拍子歌曲的节奏特点。

引导幼儿用拍手和拍肩的动作来感受"强弱弱"的节奏特点。

4.引导幼儿学唱歌曲。

引导幼儿轻声哼唱歌曲,提醒幼儿用自然轻柔的声音演唱。

重点引导幼儿学唱结尾处,可通过语言、手势、体态等提示幼儿注意唱准休止符。

5.幼儿会唱之后,请幼儿边唱边表演风吹的动作。

中班音乐教案14

活动目标

1、学习单圈集体舞,能根据标志辨别顺时针方向。

2、喜欢集体舞的形式,感受集体舞的快乐。

活动准备

课件、相关音乐、布置好的场地等。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讨论:小鸟喜欢在什么地方做窝?为什么?

2、完整欣赏歌曲,感受歌曲的节奏特点。

(1)引导幼儿听出这是几拍子的歌曲,并用拍手、拍肩等方式表现三拍子歌曲的强弱规律。

(2)启发幼儿说一说对这首歌曲的.感受。

(3)幼儿用跟唱的方式熟悉歌曲。

3、学习单圈集体舞。

(1)借助地上的箭头标志,练习按顺时针方向做小鸟飞的动作。

(2)随音乐练习打招呼的动作。

幼儿站圈,随音乐自由表演小鸟的动作,在每一乐句的最后一小节停下,并用双手向老师摆手打招呼。

(3)幼师分别带好头饰,练习圈上的碎步动作、单腿跪地动作以及在“大叔”身边摆造型等。

(4)幼儿随音乐完整表演集体舞。

教师评价:建议幼儿之间的相互配合等方便进行评价。

4、请2~3名幼儿共同站在圈内扮演大树,游戏继续。

中班音乐教案15

活动目标:

1、学习倾听音乐,初步感受音乐,能区分《龟兔赛跑》中不同的音乐形象。

2、能用动作创造性的表现兔子和乌龟的主要音乐形象。

3、通过提供开放式情境化的音乐场景,并运用动画形式引导幼儿进行自由发挥的探究与创造活动。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活动准备:

乌龟、兔子、小鸟,小猴等小动物的头饰,多媒体课件、录音磁带、自制大树、颜色标记等

活动过程:

1、律动进场

2、节奏练习

3、导入活动:

师:今天王老师带来了一盒好听的音乐,这里面有骄傲的兔子、勤劳的乌龟,让我们来听一听。

4、完整欣赏:

1)幼儿欣赏第一遍

师:这首曲子真好听,你们仔细地听一听有几段?(幼儿听辨,讲出三段不同的音乐形象)

2)观看课件,欣赏第二遍音乐,幼儿初步感受其内容。

师:这首音乐叫《龟兔赛跑》,它还有一个好听的故事......

幼儿听后师提问:“乌龟和兔子应该谁跑的快?”“他们比赛时为什么爬得慢的乌龟却胜利了?”(请幼儿泛讲)

3)幼儿欣赏第三遍

4)出示颜色卡,启发幼儿按照自己的理解给每段音乐选配颜色,说出想法。

5、分段欣赏,幼儿用动作参与与感受

1)、第一段:这一段音乐表现了谁在跳?让我们来做骄傲的兔子一起来跳吧

重点引导幼儿体验修饰音,按照自己的理解表现

2)第二段:这段听上去怎么样?和第一段有什么不一样?好象是谁?在干什么?(幼儿在慢的音乐伴奏下,做慢慢爬的动作)

6、配乐故事表演。

师:下面我有一个提议:想请几名小朋友带上头饰,扮演动画片里的小动物,来表演龟兔赛跑怎么样?谁愿意来?

请三个小朋友分别扮演小兔子、乌龟、小猴子,其余小朋友做森林中其他的小动物,到音乐结束时,老师带领下面小朋友戴上头饰和小兔子、乌龟一起跳起欢乐的舞蹈。让我们一齐为他们高兴、祝贺吧!

活动反思:

音乐的魅力在于能给人们一个驰骋想象的空间,用音乐打开幼儿想象的闸门,培养他们发散性思维能力,使他们学会以审美的'态度感悟人生。教师是音乐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沟通幼儿和音乐的桥梁。建立新型的师幼关系,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成为幼儿的合作伙伴,做到师幼互动,创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

《中班音乐教案(集合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