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会教案

时间:2025-09-07 14:39:12
大班社会教案(热门)

大班社会教案(热门)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社会教案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社会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含义。

2、知道在自己的成长中有许多的人在付出,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3、初步培养感激之情、感恩之心。

4、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5、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课件:口渴的蚂蚁

2、音乐:感恩的心

3、心形彩色纸、勾线笔等。

活动过程:

一、欣赏课件,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含义。

1、分段欣赏,了解故事情节(欣赏第一段)今天孙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段好看的动画片,我们一起来看看,提问:蚂蚁碰到了什么困难?那你知道什么是口渴吗?小蚂蚁口渴的时候他的心情怎么样?表情怎么样?(让幼儿感受口渴)后来小蚂蚁有没有喝到水呢?(幼儿体验喝到水时的心情)提问:那一滴水是哪来的呢?(幼儿讨论)(欣赏第二段)提问:姑娘的泪水救了蚂蚁,姑娘为什么流泪呢?你们有什么好办法来帮助小姑娘呢?

(欣赏第三段)提问:小姑娘有没有被吃掉呀?是谁想了什么办法救了小姑娘?小蚂蚁为什么要救小姑娘呢?为什么说姑娘的泪水救了蚂蚁,也救了她自己?(因为小姑娘的泪水救了蚂蚁,所以小蚂蚁为了感谢小姑娘,就想办法帮助了小姑娘。可以说小姑娘的泪水既救了小蚂蚁,也救了她自己。)

2、完整欣赏,进一步理解故事含义。

提问:你们喜欢故事中的小蚂蚁吗?为什么?(故事中的小蚂蚁在得到小姑娘的帮助以后,他也能想办法主动去帮助小姑娘,他真是一只聪明、勇敢、善良、乐于助人、知道感恩的小蚂蚁,所以我们大家都喜欢他。)

二、迁移经验,说说自己生活中被关心、被帮助的情景。

1、幼儿回忆自己生活中被关心、被帮助的情景。在我们生活中,你又被谁关心过,被谁帮助过呢?(幼儿讨论)在家里你被谁关心过、帮助过,他们是怎样关心帮助你的'?在幼儿园,谁又来关心帮助我们小朋友呢?

(1)家中:妈妈洗衣服、爸爸拖地、爷爷喂饭。

(2)幼儿园:老师教本领、阿姨铺床、叔叔做饭

(3)社会:清洁工扫地、警察指挥交通……

2、小结三、探讨交流感恩的方法原来在我们生活中有这么多人在关心帮助着我们,那我们应该怎样感谢他们呢?那你们就将感谢的方法画在这张卡片上,制成一张精美的感恩卡,送给你们想要感谢的人,好吗?

(1)集体交流

(2)画出感谢的方法

(3)总结,送卡片活动延伸:

制作感恩卡在日常活动、游戏活动中引导幼儿懂得感谢,学习主动关心、帮助别人。

附故事:口渴的蚂蚁

有只蚂蚁口渴了,它到处找水喝,可就是找不着。突然,就在蚂蚁要渴死的时候,一大滴水落了下来。蚂蚁喝了水得救了。这滴水实际上是一个正在哭泣的年轻姑娘的泪水。蚂蚁抬起头,看见一个年轻姑娘坐在一大堆种子前。"你为什么这么伤心啊?"蚂蚁问道。"我是一个巨人的囚犯",姑娘告诉蚂蚁,"这一大堆种子里夹杂有谷子、大麦、黑麦的种子,我必须把他们分开,捡成三堆,他才肯放我走。""这需要你一个月的时间哪"蚂蚁看了看堆得像山一样的种子说道。"我知道"姑娘哭着说:"如果我明天还不能把它分完,巨人就会把我当作他的晚餐吃掉。""不要哭"蚂蚁说,"我和我的朋友会帮助你的。"很快,成千上万只蚂蚁忙碌起来,将这些种子按类分成三堆。第二天早晨,巨人看到分派给姑娘的活干完了,就把她给放了。就这样,这个姑娘的一滴泪不但救了蚂蚁,还救了她自己的命。

活动反思:

在连续三次反复试上的过程中,这一节课得到了完善。幼儿都能积极地参与活动,目标达成率较高。活动中,在语言的组织上更加精练了,采用了发散式提问,让幼儿能自由的将自己的理解表达出来,充分体现在幼儿为主体这一观点,活动环节紧凑了,体验式教学让幼儿体验到了被帮助后的感受,充分激发了孩子的兴趣。我觉得在幼儿回答问题时要及时观察,随机应变,给予幼儿语言提示或帮助,既要尊重幼儿,又不死备教案,具有应变能力,推动幼儿思路的发展。这次的教学活动效果比较好!

小百科:感恩,意思是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是对他人帮助的回报。出自《三国志·吴志·骆统传》:“飨赐之日,可人人别进,问其燥湿,加以密意,诱谕使言,察其志趣,令皆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

大班社会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知道涂石灰水和用布条捆绑对树有防虫保暖的作用。

2、学习涂石灰水和用布条捆绑等方法保护小树。

3、有初步的爱护树木和保护树木的意识。

活动准备

刷子、布条和石灰等。

活动过程

1、提出问题,让幼儿讨论保护小树的方法。

教师:秋天快要过去了,寒冷的冬天就要来了,我们小朋友渐渐的都穿上了棉花衣服。你们知道吗,幼儿园、马路上和公园里的小树,也觉得太冷了,有的小树身上还有许多害虫,这可怎么办呢?小朋友,请想想办法帮帮它们吧!

2、教师引导幼儿想出各种办法,保护小树。

教师:每天上幼儿园、星期天逛公园,你有没有注意到,马路上的小树有了什么变化呢?

(树干刷了白色,用布条等将树干裹起来了。)

教师将幼儿想出的好办法写在黑板上,最后,教师进行小结。

用稻草绳或稻草将小树干裹起来,就就像给树干穿上了一件外衣,树干就暖和了;

将石灰水涂在树干上,给树干穿上了白衣服,石灰水能杀死树上的害虫,还能保护小树,不被冻坏。

3、教师组织幼儿给用幼儿园的树干捆布条和涂石灰水。

教师:天冷了,我们怎样帮助幼儿园的小树呢?指导幼儿分组活动。

指导幼儿用刷子涂石灰水,用绳子将树干捆起来,给倾斜的小树绑上木桩进行固定等。

收拾工具,回班说说自己是怎样保护小树的,以及劳动的感受,教师进行简单地活动评价。

4、组织幼儿讨论。

教师:除了前面的具体做法外,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树木呢?

通过讨论使幼儿知道:不踩小树苗;不在树枝上悬挂重物;不在树干上乱写乱画。

启发幼儿想一想:我们为什么要保护树木?树木有什么用?

幼儿讲述后,教师进行简单的小结:树木能使我们的城市更漂亮;树木能净化空气,使我们周围的.空气变干净;树木可以防风沙、防泥石流;树木还可以造房子,做家具等;种植果树还能让人们一年四季都吃到水果,树 ……此处隐藏3469个字……观看PPT《老师的一天》,引导幼儿思考。

①你看到了谁,老师在干什么?

②从老师那儿你学会了什么本领?

③你还知道有哪些类型的`老师?如小学老师,中学老师,大学老师,特长教师等等。

4、表演唱《老师本领大》。引导幼儿在演唱时抒发自己对教师的崇敬之情。

(二)老师的小秘密。

1、鼓励幼儿讨论,当小记者采访。

①您为什么要当老师?当老师多久了?

②您平时最喜欢做什么?

③您什么时候不开心?

④您喜欢小动物吗?

2、提示幼儿认真倾听,为自己的问题寻找答案。观看毕业生的祝福DV,分享老师的幸福感。

3、为什么老师笑了,感到快乐和幸福?

(三)老师,谢谢您。

1、还有几天,就是9月10日教师节了,这一天是所有老师的节日。你们想能为老师做点什么事表达自己的心意呢?

2、让幼儿分组讨论自己的形式的方式。

画一幅画;做贺卡;唱一首歌;当一天小老师等等。

3、让幼儿把自己设计的礼物送出去

①你准备向老师说些什么?

②你把礼物送给老师后,老师是怎样说的,她为什么会感到开心?

(四)送礼物,送祝福。

大班社会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了解在静悄悄的夜晚许多人为人们美好生活而忙碌着。

2、对黑夜工作的人们心生感激与敬佩之情。活动准备: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师:小朋友知道很多人都是白天上班工作,晚上就下班回家休息了,那什么人到了晚上还在工作?(幼儿根据经验,自由讲述,如保安、门卫、医生、超市工作人员等)刚才你们说了这么多在夜晚工作的人,其实在夜晚为我们忙碌的人还有很多,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二、出示图片讨论 教师出示图片,请小朋友观察。师: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每幅图片,可以和旁边的小朋友轻声的讨论,等会儿老师会请你来说说看你在图片上看到了谁?他们在干什么?这是什么工作吗?他们的工作为什么要在晚上做呢?师:他们的工作辛苦吗?他们不喜欢睡觉吗?那他们为什么都这么精神饱满的在工作呢?(他们的工作很辛苦,但他们想到人们的生活需要,心里就非常快乐。)静悄悄的夜晚,当我们做着美梦的时候,原来还有这么多的人在为我们美好的生活忙碌着。正因为有了他们,我们的生活才能更加方便,我们真的要好好感谢他们。

三、设置具体情境,请幼儿解决师:我们刚刚看到了这么多在晚上工作,为我们服务的人,那你们知道当我们晚上出们,或者有人发生意外,或者遇到其他各种不同的情况的时候,我们需要谁的'帮助吗?那如果晚上我要去很远的地方看电影或者处理很要紧的事情怎么办?那如果有人得了急病该怎么办?小朋友们觉得晚上还会发生什么事?我们又需要谁的帮忙?师:我们刚刚说了很多晚上有可能发生的事情,小朋友们也都想到很好的解决办法,知道有需要的时候应该找谁帮忙。如果我们的生活中少了这些人,会怎么样?(请小朋友回答)总结:有了他们我们的生活才更方便,更美好,我们应该尊敬和感激这些在夜晚辛苦工作的人们。

大班社会教案 篇7

设计意图:

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社区资源,扩展幼儿的学习空间,促进孩子主动发展;就说“郊游”就包含着很多对孩子社会性发展有价值的因素:如我去过的地方,郊游中的安全,郊游中的环保,我们的郊游计划……以往这些富有价值的问题,大都是我们直接将答案告知孩子,孩子缺少亲历的过程,享用的都是结果:带着老师指定的物品和叮咛,到指定的地方,吃吃东西,唱唱歌。虽然,也很快乐,但我们认为这种快乐是打了“折扣”的,郊游所涉及的诸多问题是促进孩子社会性发展的良好契机,为什么不让孩子自己去发现,自己去解决呢?由此,生成了以下的活动……

活动目标:

通过统计,讨论,辩论,记录等多种方式,发展选择决定、解决问题的能力;懂得做出合理决定需要考虑诸多方面的因素。

活动准备:

1、阳山风景区主要景点自拍录像,投影仪。

2、每人一张郊游计划表,卡片制小背包,人手一份。

3、郊游所需物品卡片若干,展板一块。

活动过程:

一、观看录像,自主选择郊游地点。

(1)春天来了,小朋友们想不想去郊游啊?你们去哪里郊游过?

(2)我们将要去郊游,现在我们商量一下郊游地点。(幼儿自由讨论)

(2)现在,老师请小朋友看一段录像,然后选择你最想去的郊游地点。(看录像)你在录像中看到了哪些地方?(桃文化广场,桃源山庄,小狮子山…)原来我们附近有这么多好玩的地方,那我们到底去哪郊游呢?

(3)出示表决表,听取幼儿的意见,进行统计。(将选择权交给幼儿,充分体现了以幼儿为主体的理念,同时,表决统计方法的使用对幼儿渗透了解决问题的民主思维。)

二、举行辩论赛,决定郊游的方式:步行还是乘车。

(1)大家是想步行到桃文化广场还是想坐车去呢?

(2)有人想步行去,有人想坐车去,那到底怎么去呢?这样吧,我们举行一次辩论赛,哪一方赢了,我们就采取哪一方的意见,好吗?

(3)幼儿按各自观点自发分成红绿队进行辩论,教师提醒幼儿认真倾听别人发言。第一轮辩论:分别讲讲步行去和乘车去的好处。第二轮辩论:请双方分别谈谈对方所选方式有什么不好。(引领幼儿从一个问题进入另一个问题,积极探讨,各抒己见,将传统的`我听你说得师生关系转变为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幼儿的主题地位得到充分体现。)

三、讨论并选择性操作,明确合理携带郊游物品。

(1)郊游时,大家应该带哪些物品?

(2)郊游时带多少食品适宜,除了食品还可以或还必须需要带哪些物品?

(3)老师给大家都准备了一个小背包(卡片),请你们从椅子下面拿出来,到后面的展板上去选择你想带的郊游物品。(自主选择)

(4)和旁边的小朋友交换小背包看一看,互相检查带的物品合理不合理?如果你觉得不合理,请讲出你的理由。

(5)选择有几个代表性的背包,集体评价。(通过讨论——实践——再讨论,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加深幼儿对郊游物品携带原

则的把握,将外在的规则逐步内化为幼儿的自觉行为。)

四、用自己的方法记录郊游时的具体内容,懂得合理安排活动。

(1)到了桃文化广场,你想干些什么?

(2)把你先想干什么后干什么记下来,记得时候要动脑筋想一想,怎样记才清楚,人家一看就明白。

(3)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记录纸,利用投影仪进行展示,让幼儿集体评议,从时间角度引导幼儿讨论如何设计安排自己的郊游内容更合理。

活动延伸:

围绕郊游这一主线,我们还可开展“郊游中的安全”:组织幼儿讨论郊游时应该注意哪些安全、如何过马路,走散了怎么办?遇到坏人怎么办?哪些地方不能去等等,充分挖掘郊游中所蕴含的社会性教育因素,锻炼和培养孩子多方面的能力。

《大班社会教案(热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