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5-09-14 12:26:16
大班科学教案锦集(9篇)

大班科学教案锦集(9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科学教案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对皮球的动态:蹦、滚、飞产生兴趣。

2.理解空气与皮球运动状态的关系。

3.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谁住在皮球里》PPT。

2.充足气的皮球两个,气针一枚。

活动过程

1.说说玩玩会蹦、会跳、会飞的皮球。

(1)教师和个别幼儿演示拍皮球、滚皮球、踢皮球的动作。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玩皮球吗?谁来说说你平时会怎样玩皮球呢?(拍)分别请几个小朋友说说并演示皮球的不同玩法。

(2)启发幼儿说出玩皮球时,皮球的`运动方式(蹦跳、滚动、飞起来等)。

(3)请幼儿用肢体动作来表现皮球蹦跳、滚动、飞起来的状态。

师:小朋友们,你们能用你们的身体来模仿皮球蹦跳、滚动、飞起来的动作吗?让我们一起来学学皮球运动的样子。师:为什么皮球会蹦,会跳,会滚,皮球很硬,一定有什么东西在里面,是什么呢?(是气),现在我也不知道,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究竟是谁住在皮球里?

2.欣赏故事《谁住在皮球里》。

(1)分图讲解,皮球里住着谁?

(2)让幼儿知道皮球里的兔子,轮子、喜鹊是怎样运动的?

3.了解是空气住在皮球里。

(1)猜测、验证皮球里的是空气。教师用力挤压皮球,并请几名幼儿来帮忙。

师:皮球里到底住的是什么呢?有的小朋友说是兔子,有的小朋友说是气体。到底是什么,我们怎么做才能知道呢?(把皮球里的东西放出来就知道了),保持一定距离朝向幼儿脸上,问幼儿感觉到了什么?

总结:刚刚我们放出来的就是空气。

(2)足气的皮球与瘪气球比较,理解空气与皮球运动状态的关系。

问:如果皮球里没有空气会怎样?猜想。

教师出示瘪的皮球,演示拍、滚、踢皮球,验证猜想。

总结:原来皮球只有充满了空气,才能运动起来,他就像兔子那样蹦,像轮子那样滚,像喜鹊那样飞起来。空气可真了不起!

4.再次欣赏《谁住在皮球里》这个故事,播放视频。

故事看完了,皮球只有空气的时候才可以蹦跳、滚动、飞起来。皮球需要空气,我们人也离不开空气,让我们现在一起排好队到外面呼吸新鲜空气吧!

教学反思:

程序上出现错误,但幸好有图片教具,后面的提问环节达到预期效果。在刚讲故事时孩子们提出的各种想法没能很好的利用是一失误。目标的定制对本版孩子稍浅了些,应可以在提问为什么兔子住在里面时还可增加除了兔子会跳还有谁会跳等,扩散孩子的思维,对孩子的认知效果更好些。在后面看书的环节,前半部分还好,后半部分因没能提前交代,孩子们在自己看书时直接看了下一篇的内容。对本节课的内容没能巩固加深,又是一失误。总体上本课时的目标预期效果都达到了。但在过程中对孩子没出现的不在预期中的反应利用与操作得不是很好。

大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试验操作活动,让幼儿探索用一张纸保护鸡蛋的方法,发现科学道理,获得生活经验。

2.培养幼儿大胆操作,想办法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大记录纸一张;卡纸50张;鸡蛋50个;蛋托8个;双面胶4卷;大框4个;滑板车和鞋盒各一个。

活动过程:

一、出示鸡蛋,激发学习兴趣。

1.出示鸡蛋,提问:李老师带来了什么?如果我现在一松手,会发生什么事情?

2.有什么办法让鸡蛋掉在地上不碎呢?

二、提供卡纸,引导幼儿探索用纸保护蛋的不同方法。

1.出示卡纸,提问:你能用这张纸保护好鸡蛋吗?怎样保护呢?你有什么好办法?

2.介绍操作材料,提出操作要求。

3.幼儿操作,老师巡回指导。

4.集体讨论,归纳保护蛋的方法。

师:我们一起来完成一个保护蛋计划,你用什么方法保护鸡蛋的?

序号

方法

结果

1

用纸把蛋卷起来

2

象叠被子一样包

3

象包糖果一样包

4

把纸折成一个蛋卷筒

5

5.猜一猜,哪一种方法能成功保护好鸡蛋呢?

三、第二次操作,检验结果。

1.再来尝试

2.集中讨论

3.老师示范

四、第三次操作尝试,用折三角形的方法保护鸡蛋。

1.现在每个小朋友拿一张纸先折一折,再试一试。

2.集中讨论:我们同样把蛋放进这个小漏斗,为什么有的鸡蛋碎了,有的没有碎呢?我们来找找原因吧。

小结:原来要成功保护好鸡蛋,要把鸡蛋尖尖一头往下竖着放进小漏斗,还要往下塞塞紧

3.幼儿再次尝试操作,老师巡回观察指导。

4.集中讨论,发现科学道理。

这一次都成功了吗?那为什么把鸡蛋放进这个小漏斗里掉到地上,鸡蛋不会碎呢?

总结: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这个小小的尖角,秘密就在这个尖角上,这个小小的尖角起到了缓冲的`作用,保护好了鸡蛋,让鸡蛋安全落地。

五、挑战高难度,激发幼儿探索热情

如果我们再站到高一点的地放把这个鸡蛋扔下来,鸡蛋会碎吗?

六、活动延伸,拓展经验。

有什么办法让装在鞋盒里的鸡蛋不碎掉呢?

大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时钟,认识一分钟,体验用一分钟的时间做事情,感知专注做事的重要性。

2.学习珍惜时间、做事不拖拉。

3.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4.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活动准备

1.一个时钟、PPT(成人一分钟内做的大事)。

2.幼儿操作材料若干,弹珠若干、筷子、记录纸、笔、小筐子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出示时钟。

1.复习、巩固认识时钟。

师:小朋友这是什么?认识吗?(钟)你们真的都认识?

师:这根粗粗的、最短的针叫什么?比时针稍微细一点长一点的叫什么?那这根最细最长、走的最快 ……此处隐藏4417个字……画下来吧。

幼儿在音乐中,到老师准备好的大型操作卡纸前对圆形、三角形、正方形进行添画。

师:小朋友们真厉害,都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圆形、三角形和正方形在小朋友的笔下变得真美丽。(师分别找四到五个幼儿作品进行讲解)

总结幼儿的`作品特点,鼓励幼儿继续创新。

(四)由一点向多点发散思维

1、课件演示

师:刚才小朋友画下了这么多和图形有关的物品。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只要细心的观察,到处都可以发现图形的影子,而且人们还利用图形,制作了很多有用的东西。(课件演示)看,这不是我们刚刚看到的圆形吗?

它在地上打了个滚,变成了什么了?出示课中圆形有关的物品。

看三角形变成了什么?三角形藏在了哪里面?

正方形不服气了,他说我也会变,看我变成了谁?说说正方形都藏在了哪里面?(依次出示课件)

此环节是活动的一个高潮,在引导展示的过程中,要富有激情,用变魔术的方式来一一引出,抓住幼儿的好奇心。

引导幼儿想象还有什么物品是根据图形自身的特征变化一下来应用到人们生活中的。

2、师:看,人们利用图形,发明创造了这么多有用了东西。现在请小朋友想一下,你长大以后,还想创造什么形状的物品?它对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好处?

在此环节要巧妙地引导幼儿大胆地去想去表达,充分激发幼儿的创新想象力。

(五)创新想象和操作活动(放轻音乐)

师:小朋友们,现在就请你用老师为你们准备的物品,来创造你想发明的各种形状的物品吧。

幼儿分组进行,鼓励幼儿自由添画、拼搭、剪纸、捏泥,来体验创作的乐趣。师巡回指导。

(六)结束活动:赞赏激励,互相评比

师:小朋友们真厉害,老师发现每一位小朋友的作品都不一样,老师很想知道你最喜欢谁的作品呢?为什么喜欢啊?所以快点来,让我们拿着自己的作品一起乘着小汽车去操场,来伙伴们分享一下你的发明吧。

(七)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继续观察发现生活中各种与图形有关的物品,准备辅助材料放在活动区,鼓励幼儿创作发明各种图形的小玩具。

大班科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太阳是个大火球,能放射出光和热。

2、能迁移生活经验进行交流与讨论,了解太阳与动植物及人类的关系,知道有了太阳,植物才能生长、动物和人才能生存。

3、让幼儿积极参与观察和交流,进一步激发他们探索宇宙的兴趣。

活动准备:

挂图、深色太阳镜或深色玻璃。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引入。

圆球红彤彤挂在天空中,雨天看不见,晴天就出现,小朋友猜猜这是什么?(太阳)小朋友真棒,我们先自己表扬自己,(棒、棒、棒、我真棒!)好,这节课老师教你们学习《活力太阳》。

二、通过观察,了解太阳是个大火球,能放射出光和热。

1、讲解:太阳是个大火球会发光发热,太阳的能量巨大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光明和热量。

(1)观察太阳的时候我们要意识什么呢?(引导幼儿认识太阳光的.强烈,不能用眼睛直接看太阳)

(2)教育幼儿如何看太阳安全。

(3)集体交流自己观察到的太阳。

(4)感受太阳会发热的特点,引导幼儿摸摸自己的头发、衣服等感受太阳带来的温度。

(5)小结:太阳像个大火球,不仅会发光,还会发出热量。讲解太阳与动植物及人类的关系。

2、了解太阳与动植物及人类的关系,知道有了太阳,植物才能生长、动物和人才能生存。

(1)请幼儿仔细看一看图中的动物、植物和小朋友,你们告诉我们太阳有哪些好处。

(2)小树大声地告诉我们:有了太阳,我可以长得更壮。小花说:有了太阳,我才有美丽的颜色。小花猫说:有了太阳,我才能晒着太阳,舒服地睡觉。小青蛙说:有了太阳,我才能活蹦乱跳的。小朋友说:有了太阳我们才有明亮的教室。老师说:有了太阳,我们才能生活。

(3)小结:万物生长靠阳光,没有阳光,植物就不能生长,人和动物就没有办法生活,我们离不开太阳。

3、学习诗歌《太阳》。

太阳火红太阳照四方,它的好处说不完,太阳不晒草不绿,太阳不晒花不香,太阳不晒果不熟,太阳不晒苗不长,被褥也要太阳晒,太阳晒了暖洋洋,人体更要太阳晒,太阳晒了才健康。

三、让幼儿积极参与观察和交流,进一步激发他们探索宇宙的兴趣。

引导幼儿说说对太阳的了解。个别、分组、集体读诗歌《太阳》。

大班科学教案 篇9

设计思路

一天,我在给小朋友们做“水蒸气”的试验,孩子们看到水通过加热变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到冷玻璃又凝结成小水滴,都很好奇。后来,我问孩子:“我们用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好多孩子都回答“是从天上来的”,孩子们说的没有错,但为了让他们对日常生活中用水的来源有更进一步的了解,让小班的孩子有一个直观的印象,于是,我们就开展了“参观水厂”的活动。由于孩子们太小,到水厂去有一定的危险性,于是,我们决定邀请个别家长和我们一起参加活动,也让家长和孩子们一同接受有关水知识的教育。

活动目标:

1、通过参观活动,让孩子了解生活用水的来源,初步了解水库的重要性,建立幼儿爱护水资源的意识。

2、提醒幼儿和家长在生活中注意节约用水,自觉参加到节水行动中去。

活动准备:

1、教师事先与水厂的领导取得联系,取得工作人员配合。

2、与家委会的家长商量,讨论活动的内容,形式及注意事项。

3,向家长说明活动的目的和具体时间,鼓励家长带孩子参加。

4、对孩子进行参观前的安全、礼仪方面的.教育。

活动过程:

一、教师向家长说明车辆的安排和活动中的注意事项。

1、大家乘车到闵行水厂

2、 观看水厂的简介,并请水库的工作人员向大家介绍参观时要注意的问题

二、参观水库的全貌后讨论:

水库有什么作用? 水库的水都流到哪里去了? 人们可以在水库里游泳吗?为什么?

三、 参观水厂。

1、 水厂的工作人员向大家介绍参观时的注意事项和要求。

2、大家参观水的处理过程

制水流程:

黄浦江——泵房——沉淀池——滤池——清水池——吸水井——泵房——千家万户

首先看到的是从黄浦江抽上来的脏水,到沉淀池沉淀垃圾,接着流到过滤池,工作人员操作过滤网,请大家观看水从沙网过滤后变得清亮的过程……。 最后,大家拿水库的水和水厂的水做比较,发现经过加工的水变得干净了很多。

3、 讨论:

水厂的水是怎么变得清亮的? 如果没有水,我们会怎么样?你有什么节约用水的好方法?

4、延伸活动 :

请小朋友把今天看到的水库和水厂画下来,让爸爸和妈妈帮你们把你们的感受说出来,作为我们的“环保日记”。

《大班科学教案锦集(9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