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年级数学《平移》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五年级数学《平移》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五年级数学《平移》教案1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实例,在观察、讨论、操作的活动中,经历判断图形平移和在方格纸上按要求将图形平移的过程。
2、能判断图形的平移,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的图形按要求平移。
3、在探索平移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1、能在方格纸上按要求将图形平移。
2、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
了解生活中的平移现象。
课前修改:
教学过程:
一、平移现象
1、让学生观察图片,说一说这些事物重有哪些平移。
2、提出兔博士的问题,学生交流生活中的平移现象。
二、判断平移
1、(1)题学生先观察数红的'两组图,说一说有什么,发现了什么,然后判断哪些图形通过平移可以互相重合,重点说一说图形是怎样平移的。
2、(2)题安排两个环节。
1)先让学生弄清题的要求,然后在书中独立完成。
2)交流展示涂色后的图形,重点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判断的。
三、平移图形
1、让学生在书中岸(1)题的要求画出图形,重点交流画的方法。
2、鼓励学生自主完成(2)题,集体交流。
练一练
1、给学生充分的作图时间,师巡视辅导后进。
2、有余力学生独立完成
教后反思:
五年级数学《平移》教案2学习内容: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材第25-26页"平移"。
学习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和实例,感知平移现象。能直观地分辨常见的平移现象。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经历观察、操作等过程,感受图形的美,发展空间想象能力,会判断图形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教学重点:学习平移的有关定义及平移的性质
教学难点:1.对平移的两要素的理解;2.如何运用平移的性质解决问题。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ppt课件、方格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唤起记忆
1.师:同学们,国庆节就要到了,在这七天假期里,同学们最想去哪玩?(海边,爬山,公园,游乐场……)游乐场老师也喜欢,我还听说国庆节河源市儿童公园要开业了,你们想不想玩,一提到玩大家都特别高兴,你喜欢哪个游戏活动?(滑梯、缆车、摩天飞轮等)其实玩中也有很多数学问题,你能说说它们都是些什么现象吗?
2.指学生汇报。
根据学生的回答,师引出定义:像物体沿着直线运动,把这样的直线运动叫做平移现象。师:今天我们就来断续研究平移的现象,板书:平移
3.举例:我们身边还有哪些运动是平移的现象?(开窗户、汽车行驶、电梯、升旗等)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一)议一议,移一移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当红旗手,好吗?你们每组都有一张表格,现在你们小组成员合作完成这张表格的内容。并讨论:在画小旗向左平移4格时,先考虑哪个条件?如何画小旗向左平移4格后的图形?
(二)展示成果,汇报交流
将学生各类不同的`作品拿到实物展示台展示,并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这样移?并板书两要素(方向和距离)
(三)错题评析,明确要求
通过错题评析,让学生明确平移的过程是整个图形按要求进行平移,平移的距离是对应点之间的方格数,而不是平移前后两个图形之间的方格数。
(四)探索画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的方法
红旗已经到旗台下了,终于可以升旗了,现在请你们把红旗升到指定的位置去吧!打开书本,同学们独立完成升旗仪式。老师巡视指导,展示各种情况,集体评议。使学生理解"小旗平移前后,大小和形状都不能改变"。
(三)拓展延伸,深化知识
师:这道题目与前面两道有何不同?该如何按要求把小船把小船平移到指定位置?(使学生明白小船每次平移时,大小和形状都不能改变)
三、实践操作、巩固新知
四、小结:你学到了什么
1.物体沿着直线运动,把这样的直线运动叫做平移现象。
2.判断一个图形能否经过平移得到另一个图形,必须要去注意图形本身的方向不发生变化。
[板书设计]
五年级数学《平移》教案3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例,感知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并会直观地区别这两种常见的现象。
2、情感目标:平移和旋转给生活带来很多乐趣
3、能力目标: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二、教学重难点:直观区别平移、旋转这两种现象。
三、课件设计:
四、教学活动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受平移与旋转
1、师:我知道大家平时都特别喜欢玩,今天咱们一起到游乐场里去看一看好吗?(出示有滑梯、缆车、摩天飞轮等的课件)。你喜欢哪个游戏活动?一提到玩大家都特别高兴,其实玩中也有很多数学问题,如果你能在玩中有所发现,那就更棒了。再来观察这些游戏,仔细想一想它们是怎样运动的,你能用手势表示出来吗?
2、指学生汇报。
3、师:这些项目的运动都一样吗?能按它们不同的运动方式分分类吗?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说一说,并说明理由。
根据学生的回答,最后归纳为2类:平移与旋转,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2种不同的运动现象。
二、分析归纳、揭示概念
像缆车、滑梯所做的'运动叫平移,像转椅、过山车、摩天轮这样所做的运动叫旋转。边说边板书课题。
三、举例
1、师:生活中平移的现象随处可见,像升国旗、扶梯的运动都是平移。
2、学生举平移的例子。
3、:看来物体不仅可以上下平移、左右平移,还可以斜者平移。
4、师:瞧,风车在做什么运动?你还见过哪些旋转现象?
5、学生举例。
四、表演
1、用自己喜欢的动作把平移和旋转的现象表现出来。
2、学生表演:转圈、向前走、原地上下跳等。
3:我们把这样的直线运动叫平移(手势表示),用“-”表示,把围绕着一个固定点所做的圆周运动叫旋转,用“0”表示。
五、判断练习 ……此处隐藏7486个字……题:平移)
出示学习目标:会画平移后的图形。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把鲜活的生活情境引入课堂,让学生置身其中,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
二、自学探究
1.探究画水平方向平移后的图形的方法。
(1)出示教材25页的第一个问题。
题中给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在画小旗向左平移4格后的图形时,先考虑哪个条件?如何画小旗向左平移4格后的图形?(引导学生讨论、汇报自己的想法)
我们画出平移后的图形,所有的对应点都应满足向左平移4格的要求。
(2)学生试着画出小旗向左平移4格后的图形。
(3)教师巡视,找出学生的典型错例,学生可能会出现的错误:
①平移的方向不对。
②平移后的图形形状或大小与原图形不符。
(4)引导学生讨论发现:把小旗向左平移4格,先要确定平移的方向,可以画个小箭头代表向左平移,再找到图形中的关键点(小旗四个顶点和旗杆下方的点),然后把关键点先平移相应的格数,最后连点成线,画出与原图形相同的图形。
师小结:平移后的小旗只是位置变了,但是形状、大小都没有变化。学生订正自己的答案。
2.探索画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的方法。
(1)课件出示教材25页第二个问题。请学生试着把小旗向上平移4格,在小组内说一说你是怎么平移的。
(2)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向上平移小旗的过程。
引导学生发现:无论是向左平移还是向上平移,只是平移的方向不同。
设计意图: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教师指导到放手让学生迁移的学习过程中,逐步体验并学会观察,体现"动态"的教与学。在有趣、具体的情境教学中,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空间想象的能力。
3.总结画一个图形平移后的图形的方法。
(1)选点。也就是在原图形上选择几个决定图形形状和大小的点,如正方形四个角上的点。
(2)移点。也就是按要求把选择的点向规定的方向平移规定的格数。
(3)连点成图。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总结结论、获得知识,使学生体会自主探索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讨论解疑
阅读课本,还有什么疑问么?
四、反馈总结
1.在方格纸上画出小船先向左平移5格,再向上平移5格后的图形。
引导学生画出连续平移两次后的图形,画完后交流平移的过程。
2.完成教材26页"练一练"1、2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指名在投影仪上展示交流,对于有困难的同学师生共同帮助。
设计意图:数学学习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3.课堂总结
1.交流收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有哪些收获?
2.评价今天自己的表现如何。
3、布置作业
教材26页"练一练"3、4题。
板书设计
平移
1.选关键点。
2.按要求移点。
3.连点成图。
教学反思:
1、本节课主要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掌握简单图形的平移画法。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小组合作讨论中体会平移的特点和画法。
2、处理好新旧知识的联系,学生已经了解了一些简单的平移,本节课通过复习旧知识掌握平移的特征,为后面的拓展平移省下足够的学习时间。
3、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给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参与到这个活动中,体验成功,建立自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年级数学《平移》教案9[教学内容]平移(第25--26页)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先沿水平(或竖直)方向平移,再沿竖直(或水平)方向平移。
(2)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进一步积累平移的学习经验,更充分地感受观察、操作、实验、探索等活动本身的独特价值,增强对数学的好奇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探究式的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勇于发现的精神。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产生对图形与变换的兴趣
[教学重点]能按要求画出简单的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会根据平移前后的图形判断平移方向和距离。
[教学难点]认识图形的平移变换,探索它的基本性质,建立直观的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揭示课题
1.说出实际生活中平移的事例。
2.电脑出示:我们用虚线表示原来的图形,用实线表示移动后的图形。
图形做平移运动。
图形往哪个方向平移的?
它向右或左平移了几格?怎么知道的?
3.只要抓住一个点来看,数一数这个点到它所对应的点向右平移了几格,我们就可以知道图形平移了几格。也可以抓住一条边或一个部分观察,看看把图形的一条边或一部分平移了多少格。
4.揭示课题。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探究画水平方向平移后的.图形的方法。
出示教材主题图,提出要求:把小旗向左平移4格。
学生试着画出小旗向左平移4格后的图形。
教师巡视,找出学生典型错题,学生可能会出现的错误:把两个图形间的距离误解为一个图形平移的距离;平移的方向不对;平移后的图形形状或大小与原图形不符……
引导学生讨论发现:把小旗向左平移4格,先要确定方向,可以画个小箭头代表向左平移,再找到图形中关键的点,小旗四个顶点和旗杆下方的点,然后把关键点先平移相应的格数,最后连点成线,画出与原图相同的图形。平移后的小旗只是位置变了,但是形状、大小都没有变化!
学生订正自己的答案。
2.探索画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的方法。
试着把小旗向上平移4格,在小组内说一说你是怎么平移的?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向上平移小旗的过程。
引导学生发现,无论是向左平移还是向上平移,只是平移的方向不同,方法基本相同。
3.总结画一个图形平移后的图形的方法:
第一、选点。也就是在原图形上选择几个决定图形形状和大小的点,如正方形的四个角上的顶点。
第二、移点。也就是按要求把选择的点向规定的方向平移规定的格数。
第三、连点成形。
三、实践操作、巩固新知
完成教材第25页第1、2、3、4题。
[课堂总结]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平移图形的方法)
[板书设计]
平移
画一个图形平移后的图形的方法:
起点移点连点成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