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秋教案

时间:2025-11-18 16:52:14
幼儿园中秋教案

幼儿园中秋教案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中秋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幼儿园中秋教案 篇1

目标

1、感受月亮的美,学习用明亮的颜色表现月亮。

2、了解中秋节是团聚的日子,想象和自己的家人欢度节日的情景。

准备

1、月亮的照片。

2、油画棒、餐巾纸。

过程

一、欣赏讨论

1、说说照片上的月亮为什么那么美,了解八月十五的月亮是一年中最圆最亮的一天。

2、说说中秋节想和谁一起去看月亮。

二、尝试寻找:为炫彩棒找家人

1、小朋友的姓和爸爸的姓一样(或者有的小朋友的姓和妈妈姓一样),我们就是一个家,说说各自是谁家的.孩子。

2、炫彩棒们也有家,找找它们名字里相同的字。

3、找出粉红、橘红、玫瑰红等红色一家,深蓝、淡蓝、湖蓝等蓝色一家等。

三、操作表现

1、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同种色蜡笔来画月亮、星星。

2、用手或餐巾纸让月亮星星放光。

3、用勾线笔画上自己和家人,并选择全家最喜爱的颜色勾轮廓。

四、表达交流

1、交流全家一起过中秋的有趣经历。

2、延伸活动:将作品拼成“中秋节的夜晚”布置环境。

  幼儿园中秋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知道月饼是圆圆的,有不同的口味。

2、能够大胆地在同伴面前分享自己的想法。

3、体验和同伴一起品尝月饼的快乐。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PPT课件,月饼实物,橡皮泥以及工具,胶水,废旧的纸,圆盘子,空的月饼礼盒。

经验准备:知道中秋节要吃月饼的习俗,且知道月饼有多种味道。

重点:

知道月饼是圆圆的,有不同的口味。

难点:

会用各种材料装饰“月饼”,尝试用撕、粘、团等方式制作月饼。

活动过程:

1、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创设小猫准备开一家月饼店的情境,充分调动幼儿的兴趣。

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位小客人,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她吧。

(大家好,我是小猫咪咪,很高兴到小二班来做客。)

师:你们猜猜咪咪来我们班干什么的?我们听一听咪咪是怎么说的?

(快到中秋节啦,我开了一家月饼店,最近新推出了几种月饼,想请你们尝一尝,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帮我试吃月饼吗?)

师:你们愿意帮助咪咪吃他做的新月饼吗?今天呀,咪咪把月饼带到了我班,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看一看,说一说。

出示实物月饼,师幼一同观察月饼外观,并请个别幼儿品尝月饼。

师:这些月饼是什么形状的?看上去像什么?

师总结:原来啊,月饼是圆圆的。

3、尝一尝,说一说。

师:嗯,好香啊,谁愿意来尝一尝,告诉我们它是什么味道的。

师:宝贝,你吃的.月饼是什么味道的啊?

师:仔细观察月饼,知道月饼有各种口味。

师:哎呀,你的月饼里有什么呀,请你仔细观察月饼,告诉我你在月饼里面发现了什么?

师小结:中秋节大家都吃圆圆的月饼,月饼有五仁的、肉松的、水果味的,特别好吃。

师:小朋友们,咪咪做的月饼怎么样?我们一起谢谢咪咪请我们吃月饼。咪咪,你做的月饼太好吃,谢谢你。

(谢谢你们,小二班的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学做这些好吃的月饼呢?)

师:宝贝们,你们想不想跟小猫咪咪一起做月饼呢?

(那我们一起去我的店里吧,我来教你们做)

幼儿园小班中秋节教案4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团圆、压扁的方法制作“月饼”,并用辅助材料印出花纹。

2、愉快地参与活动,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油泥、泥工板、塑料娃娃各一个,小盘子六只。

2、幼儿玩超市游戏用的货架。

3、幼儿认识过月饼。

[活动过程]

1、由故事导入课题,引起制作“月饼”的兴趣。

2、迁移已有经验,交流和讨论。

★指导语:我们都见过月饼,谁来说说月饼是什么样子的?它是怎么做出来的呢?

3、观察教师制作“月饼”,了解材料的使用方法和制作的过程。

(1)认识材料,知道使用的方法。

(2)观察老师示范,了解制作的过程。

4、自由尝试制作月饼。(教师巡回指导幼儿掌握团圆和压扁的方法,提醒幼儿压时不要过于用力,花纹要清楚。)

5、欣赏自己做的“月饼”,体验成功的快乐。(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形状好、花纹清晰的“月饼”,并请幼儿把“月饼”送到“超市”。)

  幼儿园中秋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学会使用剪刀的技能。

2.培养幼儿心灵手巧、动作协调的技巧并养成动手动脑的习惯。

3.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活动准备

彩色卡纸、纸杯、安全剪刀、竹筷、牙签、双面胶、毛线

活动过程

一、提问导入,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师:中秋节的时候你家门口会悬挂什么东西呢?让我们一起来制作纸杯灯笼吧!看看谁制作的`最美、看。

二、幼儿制做灯笼。

1.分发制作材料;

2.指导安全制做小心使用剪刀、牙签;

3.制作方法:

第一步:把彩色卡纸粘贴在纸杯的外面作装饰;

第二步:把在卡纸上画好的耳朵、眼睛、鼻子、胡须和嘴巴分别剪下来然后贴在装饰好的纸杯上;

第三步:在纸杯底部的中间用牙签钻一个小孔穿上毛线并在杯里将线头打好结将线的另一头系在竹筷的一端灯笼就做好了。

三、师生一起念儿歌。

小纸杯,真好玩,剪好图形上面贴,在钻一个小小孔,系好绳子成灯笼。

  幼儿园中秋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欣赏漂亮的月饼盒,体验中秋节的快乐

2、玩月饼盒,有发现探索的欲望

3、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4、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活动准备:

各种各样的月饼盒

活动过程:

1、展示月饼盒

(1)请幼儿说一说,我的月饼盒是怎么样的?是哪儿来的?

(2)说一说我的月饼盒和别人的有什么不 ……此处隐藏3769个字……难点:

1、中秋节的传说和民俗。

2、中班第一学期幼儿,刚刚摆脱稚嫩的小班弟弟妹妹角色,对于社会传统节日关注不多,缺乏相关经验,对于中秋节的传说和民俗认知少。

幼儿预期表现:

1、活动前先由幼儿和家长共同收集中秋节相关的信息,幼儿有了经验铺垫,活动就更有参与性。

2、自主阅读,提供阅读空间。

活动过程:

1、关于中秋传说的交流和分享。幼儿自由讲述自己所了解到的中秋节相关信息。

2、教师讲述《嫦娥奔月》。

提问:

①嫦娥怎么会飞到月亮上去的?这是哪一天?

②后羿听到这个消息后,做了什么?

③从这以后,后羿是怎么寄托对嫦娥的思念的?

④中秋节是怎么来的?

3、幼儿阅读小图书第17—22页。

4、边听故事录音,边阅读完整故事。

  幼儿园中秋教案 篇13

活动目标:

1、了解八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佳节的习俗及来历。

2、通过故事和图片欣赏等途径,知道3个种族的节日风俗。

3、学习诗歌《月亮婆婆过生日》。

4、知道节日时人们主要的庆祝活动。

5、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活动重难点:

了解八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佳节的习俗及来历。通过故事和图片欣赏等途径,知道3个种族的节日风俗。

活动准备:

《爷爷为我打月饼》儿歌PPT课件诗歌《月亮婆婆过生日》

活动过程:

一、音乐欣赏:《爷爷为我打月饼》引起幼儿兴趣小朋友们你们听这首歌好听吗?那你知道歌曲里都提到什么了?(引导幼儿回答:歌曲里有提到八月十五、月饼等)引出课题二、了解八月十五的来历1、提问:小朋友们刚才我们听到歌曲里提到月饼,那你们知道月饼在那天吃吗?(八月十五)为什么呢?(因为吃月饼是节日的另一习俗,月饼象征着团圆。)那你们知道中秋节的来历吗?(引导幼儿胆回答)师小结: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传统节日。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中秋节是我国一个古老、传统的节日。所以,每当此时,合家团聚,其乐融融。关于中秋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

2、你知道中秋节是一个怎样的节日吗?(引导幼儿回答:中秋节是亲人相聚、团圆的日子)3、那我们小朋友中秋节是怎么过的呢?(引导幼儿胆讲述)教师出示过节图片,让幼儿了解师小结:我们全家团圆,吃月饼,并且还会在吃完饭后去五四广场放孔明灯。

4、了解3个不中种族的中秋习俗中秋节在中国是全民性的重节日,不但我们汉族过中秋,侗族、壮族、族等20多个少数民族也过中秋节,但风俗各异。那么你们想不想知道其他少数民族过中秋是什么样子的?(激起幼儿兴趣)壮族:习惯于在河中的竹排房上用米饼拜月,少女在水面放花灯,以测一生的幸福,并演唱优美的请月姑娘歌。就会找到自己的心上人。

侗族:则在这时让青年人郊游、欢会,称为"赶坪节"。第一天是芦笙会,第二天对歌。小伙子都要化妆,向心上人表达情意。

族:其实族和我们汉族差不多,但族喜欢群庆,他们全家老小,或亲朋好友,结群成队地带上美食、饮料、酒水、鼓乐器,到户外去活动。所以每到节假日,你在广场、公园、郊外等任何一个场所,都会看到身穿鲜艳民族服装的人群围成圈儿,载歌载舞,野餐聚会。一起合跳〈农家乐舞〉三、学习诗歌:《月亮婆婆过生日》

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

八月十五月正高,月亮婆婆过生日。

甜月饼、红柿子、苹果香蕉紫葡萄。

送给婆婆过生日,婆婆对着我们笑。

活动延伸:

让幼儿将诗歌回家说给家人听,并和家人一起观察月亮的变化

教学反思:

在上课时我借助了多媒体以及挂图等教具来助幼儿了解故事内容,其实对于中班小朋友的知识面来说家都知道中秋节,但不知道中秋节的时期是八月十五,经过这次的学习,很多小朋友都认知了这一知识点,中秋节要吃月饼等。

  幼儿园中秋教案 篇14

目标:

1、了解中秋节的来历,知道基本的文化习俗。

2、通过观察、记录月亮的变化,知道节日与月亮的关系,引起幼儿对天文现象的兴趣。

3、通过各种各样的月饼,培养幼儿对数概念的理解、认知及对图形的分类、比较。

4、通过搜集资料、讲述,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5、创编“月亮和月饼”的儿歌,欣赏和表演相关的歌曲。

6、动手操作能力的锻炼。

活动1———会变的月亮 活动目的:1、 活动过程:

1、 从阴历的八月初一开始,要求孩子在家和家长一起观察记录月亮,孩子用绘画的形式记录,讲述自己的发现,家长用文字记录下来。第二天早上来园后,互相讲述自己的观察发现。

2、 十五过后,将自己的记录带到幼儿园,挂到指定的地方,互相看,寻找月亮变化的规律。

3、 从十六开始,晚上观察后,早上来园后将自己的观察记录下来,互相讲述。

4、 坚持记录一个月后,引导幼儿总结、表述月亮的.变化规律,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

活动反思: 家长的配合意识有待提高,只有金纯、郑杨等几个孩子记录的很完整,很仔细,其他孩子的记录有些只有大人的文字,孩子只是讲述,参与的感官太少;还有一部分家长可能觉得这件事对孩子的发展无关紧要,所以孩子要求后,并不主动配合,没有和孩子一起观察月亮,所以当老师让他讲述发现的时候,孩子无可奈何。 家长的教育观念有带改变。

活动2---------制作月饼(亲子活动) 活动目的: 1、 活动要求:

1、在活动中,家长放手让孩子去做,家长只是起帮助指导的作用。

2、进入活动室,要小声说话,以不影响他人为原则。

3、活动结束后,整理好所有的东西,物归原处。

4、准备好制作月饼的材料(擀面杖、面板、模子、月饼馅),油面和水面统一准备。

活动过程:

1、 孩子和家长一起制作月饼。

2、 将做好的月饼放入烤箱中。

3、 户外传统游戏——贴膏药、切西瓜,共同参与。

4、 室内游戏——抢椅子,家长和幼儿分开游戏。

5、 品尝月饼。

延伸活动: 十五过后,可以将月饼的包装盒带到幼儿园,举行月饼包装展,参观欣赏美丽的包装;设计制作包装容器,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及对美的感知、理解和表现力。

《幼儿园中秋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