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常用[7篇]](https://img.jihtu.com/upload/1638.jpg)
美术教案常用[7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美术教案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美术教案 篇1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了解装饰画的特点,感悟装饰画带给人的美感。2、技能目标:通过学习,能用富于变化的线条创作一幅装饰画。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及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
装饰画的特点及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
如何表现出装饰画的特点。
教具准备:
高丽纸、图画纸或刮画纸,水粉工具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几幅用石膏版制作的线条比较丰富的装饰画作品,提问:你喜欢这些作品吗?为什么?
二、讲授新课
1、提问:你知道它是在什么上画的吗?欣赏课本上的《乐园之梦》作品。提问:这幅画给你什么感受?
2、课件展示人物形象、鸟、植物,分析线条及形象特点。
3、出示课件,欣赏丁绍光的其他作品,分析哪些地方进行了夸张、变形、色彩有什么特点,表达了画家的什么感情。
4、欣赏《风》提问:你喜欢这幅作品吗,为什么? 小组探究。
5、提问:这些作品中运用了哪些颜色对比?给你什么感受?分析课本第11页左边的学生作品,提问:调色有什么特点?
6、老师示范一幅作品。铅笔起稿、水粉着色。
三、布置作业,提出要求
用富于变化的线条创作一幅风格别致的装饰画。
教师辅导:辅导学生完成作业,解决学生遇到的.困难,并给予指导和帮助。重点:构图、线条的组织以及颜色的设计.
四、展评作品
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并评价。
五、课后拓展
出示部分用对比色画的小粉画,引导学生回家进一步实践。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装饰画的表现方法,感悟装饰画带给人的美感,制作装饰画。
2、技能目标:能用富于变化的线条或色彩创作一幅装饰画。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及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习装饰画的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
表现出装饰画的特点。
教具准备:
高丽纸、图画纸或刮画纸,水粉工具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问: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现代人的居住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装饰画起到了那些美化和装饰作用呢?为什么?
二、讲授新课
1、组织学生讨论:装饰画和写实绘画有什么不同?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2、展示一组装饰绘画的图片,引导学生分析图片,说出装饰画具有哪些装饰作用。学生分析、讨论。
三、布置作业,提出要求
创作一幅风格别致的装饰画,表现出自己的感受。
教师辅导:辅导学生完成作业,解决学生遇到的困难,并给予指导和帮助。
四、作品展评
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并评价;教师点评。
五、课后拓展
引导学生回家进一步实践。
教学反思:
美术教案 篇2教学目标:
1、学习一种或多种颜色撕纸拓印的方法,表现周围环境中熟悉的小景。
2、培养学生观察周围景物,概括地表现物象的能力。
3、感受拓印画的`美。
教学重点:在于取舍。
教学难点:画面布局和色彩拓印。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准备:小景拓印画若干幅。
铅笔、油画棒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看,老师这里的这幅和我们以前画的画相同吗?(不相同)
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学生回答)
你知道他们是怎样画出来的吗?
(不知道)
二、新授
1、现在请小朋友打开书本,看看书中是怎样来画这一幅画的?
看了书本,谁来说说。
(学生回答)
先撕出要表达的物体,贴到底版纸上,再在上面盖上一张纸,最后用油画棒进行拓印。
2、说地真好,在做之前,我们想想准备画什么?可以在底版纸上用铅笔打稿,要注意主次分明、高低错落、有近有远。
3、在撕纸时要由近至远,由大到小,由外到里。撕纸时两手拇指与食指捏紧,细心地撕出图案。
4、摆放时先放大的,在放小的。
5、最后,盖上白纸,用左手按住,右手涂色拓印。涂色时用力要均匀,边缘处要涂出痕来,多种颜色涂绘时要注意颜色与颜色之间的相互交接。
三、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四、作业展示及讲评
美术教案 篇3一、教学目标:
1.学习连续纹样的基本知识
2.通过研究探索,启发学生运用对称的原理,设计、制作出各种有趣的连续纹样。学习正确折叠纸张,运用简便方法设计纹样,以及运用正确的制作方法。
3.通过剪纸制作手拉手的好朋友,使学生感受友情的温暖,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连续纹样的基本知识,用剪、折、添画的方法制作一组手拉手的纸人。
难点:能用正确的折叠方法折叠纸张,使剪出的纸人连在一起。
三、课前准备
(学生)剪刀、彩纸、彩色水笔或油画棒、胶水
(教师)课件、范例、彩色纸、剪刀、彩色水笔或油画棒、胶水等
四、教学过程
1.魔术导入,尝试探索
(1)教:今天这节课,老师要给大家表演一个小魔术,这个魔术呢先要用剪刀剪一剪,同学们猜猜看我剪的是什么?(剪好后展示,让同学们分析评价)
教:我剪出了什么?是怎么样变出来的?你们想不想自己也来做一做(想!)那接下来把书本翻到第18页,看一看书本上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看懂以后就可以自己拿起桌上的小纸条试着来剪一剪,自己选择题材,时间为5分钟。看看哪位小朋友最聪明。
(2)学生自学,尝试制作,教师巡视。
2.作品欣赏,汇报交流。展示同学们自己剪的作品,引导学生感受连续纹样的形式美和节奏美,感受拉手纸人的趣味性以及表现方法的多样性。
(1)教:老师发现有些小朋友剪的好朋友手没有拉起来(展示失败和成功的作品比较),老师发 ……此处隐藏2408个字……学重点
收集一些布袋偶戏的资料。
教学难点
偶戏道具的装饰方法。
教学准备
各种废旧材料、线绳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1、偶戏是我国戏剧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偶戏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民间艺术瑰宝。偶戏的种类较为丰富,有提线偶、仗头偶、布袋偶和皮影等。偶戏的表演深受少年儿童的喜爱。人美版第九册教案 第5课 偶戏
2、讨论交流
课前我让同学们本地区的偶戏和偶戏的历史。下面请各小组把你收集的偶戏的资料
互相交流一下。
二、新课人美版第九册教案 第5课 偶戏
1、欣赏课文图片
请同学们看书,和同学讨论课本上的偶戏这几幅图片都是什么偶戏?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发言。
2、了解一些制作木偶的方法。
师:看!有那么多的装饰方法,偶戏我们也来试一试吧,每个小组装饰一个小纸偶,组长作好分工,看哪个组能在五分钟之内装饰好并且拿到讲台上来。
生:(按组装饰小纸偶。)
师:噢,上来了那么多的小朋友。谁来说说: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你有更好的方法去装饰它吗?
三、学生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教学环节说明及反思:
这一环节是让学生把自己探索得出的'装饰方法和材料马上应用起来,并且通过学生的评价进一步探究纸偶装饰的一些要素,如:颜色的搭配、和谐、符合角色形象等等。更进一步地体现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四、同学们已分组编好了童话剧,还根据角色分工做好了初步的纸偶。现在,开始装饰我们的纸偶。注意要美观,要符合角色形象,做好的小组就可以表演童话剧了。看哪个组做得又快又好。现在开始。
生:(分工装饰小纸偶。)
五、现在来看看我们的童话剧表演,好吗?你们除了看表演,还要观察纸偶是怎样装饰出来的。
六、小结:今天,我们一起装饰了我们的小纸偶,并进行了童话剧的表演。只要用心观察,我们还可以发现更多的装饰方法和材料。除了用纸偶表演童话剧,还可以用木偶、皮影、手袋布偶等表演童话剧,请大家欣赏它们的装饰。(放录象)
美术教案 篇6教学目标:
1、了解恐龙消失的原因,增加对恐龙的认识。
2、以学生兴趣为导向,初步学习如何捏制各类造型。
3、通过故事形式,引起学生想进一步了解的恐龙的学习欲望。
4、能够以想象和仿制结合的方式完成一只恐龙造型。
教学重点:
独立完成一只恐龙造型。
教学难点:
正确把握不同体型恐龙的身体各部分的比例。
教具准备:
师:范作
生:橡皮泥、各类小型的恐龙玩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导入新课
1、你参观才恐龙的展览吗?你知道各种恐龙的名称吗?庞然大物--恐龙几百万年前就神秘地消失了,给人类留下了无穷的奥秘。
2、揭题板书:“今天我们来和恐龙玩一玩做一做。”--恐龙世界
三、讲授新课:
1、 出示范作。这是什么?(恐龙--长颈龙、三角龙、剑齿龙……)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2、恐龙生活在什么时代?
都有哪些种类?
它们是长什么模样的?
你最喜欢哪头恐龙?
……
让学生根据自己所知道的知识来说说看。大家畅所欲言。
3、教师出示幻灯片。让各类恐龙形象具体化。和学生一起聊聊恐龙是如何生活的。身上的各种不同体形各有什么作用。长劲龙的长脖子;三角龙头上的角;剑齿龙背上的'刺;冀龙的翅膀及翅膀上的爪子……
4、任选一只恐龙,一起说说身上各部位如何来捏制。
A、头部
B、身躯
C、腿部
D、尾部
5、布置作业:按自己的喜好与兴趣捏制一头恐龙。
6、音乐、教师巡回辅导。
7、作业展示:集中展示,以讲台为展台,把所有学生完成的作品放置其中,进行学生互评,大家互相欣赏,表扬优秀作品。
四、课堂小结:
五、课后延伸:
课后查阅有关恐龙的资料,了解恐龙为什么会消失。
教学后记:
现在学生在电视、杂志上经常可以看到关于恐龙的内容,所以,对于恐龙的种类、外形与生活习性了解得很多,在这一点上,老师也不如他们。看着课堂上学生那争先恐后、滔滔不绝的样子,我深深地感到:这堂课与其说是我在教学生,还不如说是学生当了我一回老师。
美术教案 篇7课题:单色版画
教材分析:
版画是一种间接型的绘画形式,是通过制版和印刷来完成,并具有复数性的平面作品。本课主要学习凸版单色版画,用油磙、毛笔、毛刷、涂布在版的相对高、凸面上印刷完成。使学生了解单色版画的特点和表现力,增强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自主性。
教学目的:
①了解版画的'特点和制作过程,初步掌握制版与印刷的技法。
②尝试自己动手设计制作一幅单色版画。
③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对传统艺术的热爱。
重点、难点:
重点是版画的制版工艺和特点。
难点是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
一、检查工具
二、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来做一个游戏,在我们的大拇指上涂上少量颜色。(注意控制水分)在一张废纸上印出指印。
①看一看能不能印得出来。
②可多印几个看看会不会发生改变,同桌之间也可比较一下有什么异同。
③想一想为什么回出现这种纹理呢?
这个就是指纹,指纹在人的一生当中基本上不会发生变化,不同的人他的指纹相同的概率也很小,大概只有万分之一。所以这在古代也是一个重要的法庭证据之一,用来辨别一个人的身份,但是现在科学技术发达了,人们有更先进的方法来辨别。(DNA检测)它的准确度可达百亿分之一。
三、作品赏析
欣赏一些大师的作品和学生的作品,通过对作品的对比展示,介绍多种风格与特点的版画作品。
[西班牙]毕加索 枪
[西班牙]毕加索 戴帽子的人
[日本]栋方志功 二弟子
四、制作过程
1、画稿
选择一个你喜欢的题材设计一个画稿。注意选择突出凹凸特点的题材。
2、制版
用剪刀或刻刀把造型的各部分剪下,用胶水贴在一底板上。
3、印刷
铺上纸后均匀的磨平。(中间可看看印刷的效果,如果不够再涂墨印刷,注意纸的位置不能移动)
4、完成
五、布置作业
选择一个你喜欢的题材设计一幅单色版画。
六、展示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