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合)美术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美术教案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美术教案 篇1活动目标:
1.能大胆想象并表达自己良好的心愿。
2.学会用简洁的线条、鲜明的色彩画出事物的主要特征。
活动准备:
1.一张画有树轮廓的"心愿树"背景图、《新年好》音乐磁带、录音机。
2.幼儿作画工具、剪刀、胶水。
活动过程:
1.组织讨论:在新的一年里,你最大的.心愿是什么?
鼓励幼儿能大胆表述自己心里的想法,如:我想得到一样新玩具、我想唱出好听的歌、我想得到一件新衣服……
2.和幼儿一起种"心愿树",激发幼儿创作的欲望。
(1)出示"心愿树",引起幼儿的兴趣。
(2)提出"种树"的要求:幼儿可以画出自己的心愿,然后贴在"心愿树"上。
3.动手画,教师及时指导。(播放背景音乐《新年好》)
(1)提醒幼儿画出事物的主要特征,能清楚表达自己的心愿。
(2)注意色彩鲜艳、丰富。
(3)画好后沿轮廓剪下,在背面涂抹少许胶水,布置在"心愿树"上。
4.欣赏"心愿树"。
(1)幼儿互相介绍自己的心愿。
(2)数一数全班一共有多少个心愿。
美术教案 篇2活动目标:
1、了解各种各样的票中含有的信息,知道票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2、收集、欣赏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票,根据不同的用途给票分类。
活动准备:
1、幼儿、家长和教师共同收集各种各样的票:公园门票、参观票、邮票、车票、电影票、飞机票、购物发票……(注意收集以前生活中的各种票,如布票、粮票、饭菜票等)将幼儿收集到的各种票摆放在桌上。
2、多媒体课件:《各种各样的票》,《邮票》,《以前生活中的票》
3、彩色纸
活动重点:了解各种各样的票中含有的信息,知道票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活动难点:能根据票的不同用途给票进行分类
活动方法与手段:多媒体演示法,观察法,操作法
活动过程:
一、开汽车看电影导入,引导幼儿观看各种各样的票
1、幼儿自由观看各种各样的票,感受票的丰富。
今天吴老师要带你们乘汽车去看电影,你们高兴吗?那我们准备出发了,嘟嘟!电影院到了,你们知道平时我们进去看电影需要什么东西呢?(电影票)那把我们准备好的电影票拿出来吧,我们按上面的座位号做好!
教师播放课件《各种各样的票》,现在我们要开始看电影了,小眼睛看仔细了!
2、幼儿介绍自己看到的是什么票?上面有什么?是什么时候用的?
3、教师有意识的选择不同种类的票,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介绍。
4、师幼共同小结,生活中得票是各种各样的,票上有字,有图案,不同的票有不同的用处。
二、幼儿分组给票进行分类,进一步了解票的多样。
1、教师提出问题,引发幼儿思考
最近小朋友帮老师收集了很多的票,但是这些票太多太乱了,请小朋友动动小脑筋能不能帮这些票分分类?可以怎么分?
师幼讨论出统一的标准:按生活用途分类
2、出示已分好的各种交通工具的票
老师有个好办法,按照生活用途来分类,看看老师把哪些票分在一起了?(汽车票,火车票,飞机票,轮船票)为什么这些票能分在一起呢?对了,因为他们都是乘交通工具时要用到的票!那你们想想还有哪些票能分在一起呢?各种各样的购物票能放在一起吗?公园门票和电影票能放在一起吗?(因为他们都是娱乐的票)
3、幼儿分组进行分类,把票粘在彩色纸上
4、幼儿在集体面前交流分类的结果。
三、幼儿讨论票在生活中的用处
1、教师提出问题:小朋友们真厉害,一下子就帮我把票分清楚了。现在我们再来仔细的看看这些票,他们有什么不同?票上的字和图案能让我们知道些什么?
教师重点帮助幼儿分析几种常见的票,例如公园门票上有公园的名称,公园的介绍,公园的'地图,购物发票上有购物的时间、地点、钱数,火车票上有时间,车次,座位,邮票上有图案、面值等。
2、师幼共同小结: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票对我们有很大的用处。
四、欣赏邮票和以前生活中的票
1、出示课件《邮票》,引导幼儿了解邮票的用途。
教师:这是什么票?它有什么用?
教师逐一引导幼儿欣赏邮票中的图案。
2、教师小结:邮票是用来寄信件的。邮票上有许多美丽的图案,这些图案能让我们欣赏到不同的人物,建筑,风景等等。小小的邮票中藏着许多知识呢!
3、引导幼儿欣赏饭菜票,邮票,粮票,布票等
教师:刚刚老师给你们看的都是现在常见的票,还有一些不常见的票,你们想看吗?
教师播放课件《以前生活中的票》
教师:以前人们的生活没有现在这么美好,许多东西都要用票才能买到,我们吃的粮食,油,菜,穿衣服的布都需要用票才能买到,现在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东西越来越多了,这些票就废除不用了。
五、为班级设计各种各样的票
教师:现在我们知道票对我们的生活是非常重要的,那你们看看我们班级的哪些地方,哪些事情能用到票呢?
教师:老师帮外面的蛋糕店和菜场设计了两张票,我们一起来看看上面有些什么?教师出示自己设计的票。
那你们想不想也来设计一下呢?
幼儿在音乐背景下,设计自己想要设计的票。
美术教案 篇3活动目标:
1.学习利用纸袋原型和提供的材料,通过剪、画、贴等技能表现各种动物的形象。
2.在教师的引导下,尝试通过先目测后制作的方式有计划地制作纸袋玩偶。
3.体验用纸袋玩偶进行游戏所带来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5.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绘画,体验合作绘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纸袋若干、剪刀、蜡笔人手一份。废旧材料,树叶若干。
2.教师制作纸袋玩偶范例一个。
3.音乐和背景图。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师:森林里要开化妆舞会啦,小动物们一个个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它们在哪儿呢?瞧!它们在这儿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哪个小动物打扮的最漂亮。
2.师:你最喜 ……此处隐藏2423个字……可以想象成现在我们手中的玻璃卡,大家画的留在玻璃卡上的影象,也就是我们在画纸需要有透视变化的画面
通过此游戏,使大家更好的体会方形物体的绘制和产生的有趣的透视现象
3.方形物体的绘制方法
师:刚才我们初步了解了一下方形物体中的透视现象是怎么回事,当然我们现在不需要学习透视的画法,这是以后的事。我们今天要学的就是用更简单的方法把这个方形物体画出来
(出示立方体,放在桌上,问大家看到几个面)
生:3个面
师:对,原来立方体的6个面因为放在桌上所以其中有三个面被遮掉了,其实他们还是存在的,不过我们看不见而已。我们只要把看的到的3个面的关系找对,立方体就会在画面上立起来了
(在黑板上示范绘制)
师:首先画最前面的哪个面,注意因为眼睛的角度问题,要把他画成一个斜的平行四边形。接着要把挡掉的看不见的.后面一个面画出来,注意他们的大小是一样的,只是高低不同。然后用尺来量一下所画的两个平行四边形的边是否都互相平行。最后,把两个平行四边形的四个角都用直线连接起来,方形物体就画好了
(允许学生提疑问,并说明别的的方形物体虽然形状不同,但绘制原理都是一样的)
(5)作业要求
1. 画一个你身边的方形物体
2. 尺寸20*20CM
3. 基本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
美术教案-《画画方形的物体》由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
4. 制作:使用直尺,铅笔,橡皮,作业整洁干净准确
(6)学生练习,老师辅导(15分钟)
师:调动同学的观察力,围绕重点,难点,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给予辅导
生:联系生活,耐心观察,不断调整修改,耐心细致的完成作业。
(7)达标测评和小结(4分钟)
归纳本课教学内容,强调角度不同方形物体的透视变化。让课刚开始上来的同学再在黑板上画一次,让他们说说有什么感受,老师点评,肯定优点,指出缺点。
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包含方形物体的物体,有那些啊?
生;手机,电脑,文曲星。。。
师:说的很好,所以可以看出方形物体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是占了很大的比重的,;所以我们学好了方形物体的基本绘制方法,就可以用同样的原理画出很多很多别的东西来,大大丰富了你的画面。所以在生活中我们要做一个善于观察的人,你会发现有很多很多东西都是互相联系的。
(8)板书设计
应用图例
画画方形物体
1. 生活中的方形物体
2. 方形物体的特点
3. 为什么会产生透视现象
4. 透视的概念
5. 在玻璃卡上描绘立方体
6. 绘制立方体的基本方法
(1) 首先画最前面的哪个面
(2) 把挡掉的看不见的后面一个面画出来
(3) 量一下他们是否互相平行
(4) 把两个平行四边形的四个角都用直线连接起来
展示立方体
以前学生作业
方形物体的图片资料
方形物体的学生范画
作业要求
1画一个你身边的方形物体
2尺寸20*20CM
3基本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
4制作:使用直尺,铅笔,橡皮,作业整洁干净准确
美术教案 篇7教学目标:
1、 了解、体验、感受绘画的多种媒材的特点。
2、 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通过集体作画感受个人在集体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拓宽学生对工具、材料的认识,分析多种工具材料表现的绘画作品。
教学难点:
合作画一幅大画,并讲讲画中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 小组共同研究讨论课本图片:
1、 些作品各使用什么工具材料画的?
2、 你还知道哪些绘画的工具材料?
3、 你看到小朋友画了些什么内容?
4、 你觉得这些画美吗?说说你的感受?
二、 创作前的准备:
1、 小组讨论要画一幅什么内容的'画?
2、 用什么材料、工具?
3、 如何分工?
4、 小组代表汇报本组的构思,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创作。
三、 划分各小组活动范围,分组进行创作活动。教师辅导。
四、 评价活动
1、 组织学生参观各组作品。
2、小组代表讲画的故事。并进行自评。
3、评出合作奖、创意奖、故事奖、创作奖。
五、 教师进行小结。
六、 课后拓展:
回家后参考书上其他绘画形式,进一步尝试其他绘画形式。
美术教案 篇8【活动目标】
1.练习用团圆、卷、拧、粘贴等方法制作长腿糖果人。
2.提高幼儿对色彩的搭配能力,感受色彩的绚丽多彩。
3.尝试正确运用剪刀,提高手的协调能力。
【活动准备】
1.剪制好的糖纸,废旧报纸,黄色、绿色、红色、蓝色、黑色等颜色的彩纸。
2.剪刀、胶带、胶棒、铅笔。
3.腿糖果人范例。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朋友”,请小朋友看看它是谁,长的什么样?”
出示长腿糖果人,并请幼儿讲述:大大的耳朵、椭圆形的眼睛、圆形的黑色眼株,圆圆的'鼻子,弯弯的嘴巴,长长的腿。
师:“长腿糖果人,你一个朋友也没有,多无聊呀!来,我帮你找一个朋友吧!”
二、教师示范制作“长腿糖果人”
1.制作糖果:教师把废旧纸张折成或团成糖果的形状,用糖纸包好卷起来,两端分别拧一下。
2.在彩纸上画出椭圆形的眼睛、圆形的眼珠、圆形的鼻子、弯弯的嘴巴,一样一样剪下来并贴到糖果上,糖果人的脑袋就做好了。
3.在彩纸上画出并剪出两条长长的腿,并粘贴彩条进行装饰。
4.把长腿糖果人的腿和脑袋用双面胶或胶棒粘贴起来。
三、进一步激发幼儿制作的兴趣
师:“吱”“吱”糖果小人说话了,我们听听他说什么。它说一个朋友太少,想请小朋友帮忙再找许多的朋友。
激发幼儿动手制作的兴趣。
四、教师讲明注意事项
1.在制作过程中,要讲卫生,不要把纸丢到地上去。
2.使用剪刀要注意安全,剪刀不能碰到别的小朋友,也不能伤着自己。
3.小朋友要友好合作,胶棒、双面胶和其它材料可以一起用。
五、幼儿制作“长腿糖果人”,教师巡回指导。
六、欣赏作品
把孩子的作品放在一起共同欣赏。
【活动延伸】
请家长和孩子在家一起制作“长腿糖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