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天的雨点教案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春天的雨点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春天的雨点教案1学习目标
乐于学习演唱歌曲,享受唱歌的乐趣。
乐于倾听豆子掉落时发出的不同声音,激发想象力。
能用身体动作表现雨点,发展创造力。
活动准备
大小不同的豆子、粗吸管、盘子。
歌曲《滴答滴》(《春天》四季小书第6页,歌曲及音乐欣赏cd或磁带)。
不同的.乐器。
活动过程
学习领域:
形式:集体
1.出示一支装满豆子的粗吸管,桌上放一个盘子,让豆子从吸管中掉下落在盘子上,请幼儿说说声音像什么。
教师可分别在不同的吸管中放入大小不同的豆子,或是调整吸管的倾斜度,以制造不同的声音。
2.播放歌曲《滴答滴》,教师朗读歌词,然后与幼儿一起唱歌曲:
3.请幼儿自由选择一种乐器,然后一起唱歌曲,并演奏乐器来代替歌词“滴答滴”。
4.再次演唱歌曲,每当唱至“滴答滴”时,请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示雨点。
活动评价
能唱歌曲《滴答滴》。
能用乐器演奏唱歌。
能放松地用身体动作表现雨点。
春天的雨点教案2教学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掌握沙哑、飘洒、疲劳等词。
2、学习课文,读懂课文内容,体会师生间真挚的感情。
3、理解课题春天的雨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课后最后一段,懂得春天的雨点的深刻含义。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识认生字。
2、再读课文,理清课文结构。
3、熟读课文,理解内容,体会师生之间真挚的感情。
导学过程:
一、直接导课: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板书春天的雨点。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词。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用喜欢的方法认识文中生字。
2、检测学生认字情况,重点检测:跪、竭、朦胧、蓬。
三、书读课文,理解内容。
1、再读课文,将课文读通读顺。
2、略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几件事?
3、试着给课文分段,说说每段的意思。
4、仔细读课文,说说那一部分对你感受最深,为什么?
找出描写乌罕娜老师言行的语句,边读边体会老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
结合课文21段,让学生体会老师的`用意,感受老师的以后,达丽玛是怎么做的?(师通过指导朗读,是学生体会师生之间的爱。)
四、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进一步朗读课文,理解课题春天的雨点,联系自己感受师生之爱。
2、指导写生字。
导学过程:
一、直揭课题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春天的雨点》。
二、感情朗读,回顾内容。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重点引导学生朗读最后一段,讨论春天的雨点涵义?
三、拓展与延伸
1、学完课文,你有什么要说的?
2、说一说在你的身上有没有发生过类似这样的事情?
四、指导写生字
1、观察生字,说说那些字容易写错。
2、重点指导:蒙(不要少写一横)、忍(心字头上一把刀)、蓬(上下结构)
3、完成语文天地中的抄一抄。
五、总结,布置作业。
春天的雨点教案3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运用读书记号学习课文。
2、理解课文最后一句点题之语的含义。
3、理解描写乌汉娜老师的重点句,体会乌老师对同学的关心和保护。
教学重点:
1、正确运用读书记号学习课文。
2、从人物的言行推断出人物的心理活动。
教学难点:体会文章最后一句的深刻含义。
教学准备:投影片 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通过第一课节的学习,俺们已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还运用读书记号,划出描写达丽玛的重点句进行品读,知道达丽玛是一个知错就改的好同学。这节课俺们继续学习11课《春天的雨点》(同学齐读课题)。主要是来研讨乌汉娜老师的特点,感受她的内容世界。
二、同学自读课文。
1、同学打开课文,拿出笔,默读全文,用“~~~”划出描写乌汉娜老师的重点句。
2、交流划出的重点句,并及时纠正。
三、小组合作学习
出示合作学习的要求:
1、由组长组织,抓住其中几句重点句进行学习。要求组员认真读这些句子,想一想句子的意思,并向组内的同学说说自身的体会或感受?
2、 组一起讨论是否说得有道理,可以补充,可以纠正。
3、 选一名代表汇报其中一处的讨论结果。
四、小组汇报学习结果。(同学说到哪句就出示哪句)
例(一)出示:“21岁的乌汉娜老师解开蒙古袍的衣襟,把10岁的达丽玛搂在身边。在绵绵春雨中,她送小朋友回到家里,然后转身走了。”
1、说哪些地方让你很感动?(或哪些在方让你感受很深?)
(1)“解开、搂在身边”要说明为什么?
(看文章插图理解)“搂”的意思。示范“搂”的动作。
谁经常这样搂着你?现在搂着达丽玛的是妈妈吗?像妈妈吗?真的像妈妈吗?为什么?
小结:乌汉娜老师从年龄上看不像妈妈,而像一位大姐姐,但从动作上、从感情上看却像一个关心保护小朋友的妈妈。
板书:乌汉娜 关心保护
谁能把这种感情用朗读表达出来呢?自由读——指名读——齐读(朗读指导时可以说:“你能把搂在身边读得轻一些吗?读得更温柔一些吗?)
读得真感人,老师都被感动了,这句话还有哪些地方让你感动呢?
(2)“转身走了” 讲清原因。
想象:在绵绵春雨中,乌老师坚持送小朋友回家,然后转身走了,难道达丽玛就没有挽留过乌老师吗?望着浑身湿淋淋的乌老师,达丽玛会怎么说呢?
乌老师听了达丽玛的话心里暖烘烘的,她抚摸着达丽玛的小脸蛋,说什么了?
小结:这是一个多么好的老师,此时此刻,乌老师心里想的还不是自身,而是她的同学,在乌老师的眼里,达丽玛和41位同学不只是她的同学,更是她的小 ……此处隐藏16172个字……师出来了,达丽玛的笑脸向像绽开的花朵。这情同姐妹的师生俩会说些什么呢?
出示图片:真情流露
2、此时此刻,春天的雨点儿,落在草原上,草原上正萌发蓬勃的生机。春天的雨点儿,仿佛也落在了乌罕娜和达丽玛的心里。出示:春天的雨点儿,落在草原上,草原上正萌发蓬勃的生机。春天的雨点儿,仿佛也落在了乌罕娜和达丽玛的心里。你是怎样理解这一段话的?
(1)学生发言
(2)师:春天的雨点儿,落在草原上,草原上正萌发着勃勃生机。沐浴在春天的雨露中,草原万物得以生长;沐浴在辛勤园丁的爱的阳光下,孩子们正在渐渐张大,幸福的感觉荡漾在老师÷孩子们的心里。教师对学生的爱犹如春天的雨点。达丽玛在爱的浇灌下,像草原上的春草一般,萌发出勃勃生机,天天向上,茁壮成长。
(3)齐读。
三.老师的爱就像春雨一样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学生在点滴中感受到老师的爱,师生之间的感情是真挚的、深厚的。想一想你与老师之间有什么感人的故事发生,简单地写一写吧!
春天的雨点教案15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一说这个故事。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指定句子的意思。
4、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达丽玛和老师之间真挚的师生情。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把发生在达丽玛和老师之间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难点:
能够联系上下文理解“春天的雨点儿落在草原上,也落在老师和达丽玛的心上”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古诗导入
1、大家都已学过了《春晓》,我们再来一起背一下好吗?
2、揭示课题,古往今来,赞美春天、春雨的诗篇举不胜举。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赞美的是什么呢?
二、自学课文,并检查自学情况
1、自学课文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按课后习题1的要求做读书记号。
(2)联系上下文或运用工具学习生字新词。
(3)想想课文主要写了谁的什么事。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新词,让学生自由地读读,议议,记记。
师点拨重点
唇(chǘn),不能读成chén (晨)竭(念jié,不念jí)
(2)提出不理解的词句,酌情处理。
(3)课文主要写了谁?她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三、给课文分段
我们在第七册已经学过了好几种给课文分段的方法,还记得吗?
请自选一种分段方法给课文分段
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
按时间变换顺序给课文分段;
按地点变换顺序给课文分段。
标出自然段,思考每自然段讲了什么意思.
按照不同的内容,根据下面的提示把课文分成4段。
1、上课的时候,达丽玛没有听见老师提出的问题。
2、放学以后,老师为达丽玛补课,并且冒雨将她送回家。
3、第二天早晨,达丽玛冒雨接老师一同到学校去。
4、内蒙古大草原上的师生情如同滋润大地的绵绵细雨。
四、学习第一段
1、自由朗读第一段。
2、我们来看一下,在上课时的教室里,发生了什么事呢?(或上课时达丽玛怎么样?)
学生可能回答:达丽玛上课没认真听,被乌汉娜老师发现。
3、乌汉娜老师又是怎么发现的呢?
学生可能回答:乌汉娜老师从42双眼睛里,发现了面丽玛这双走了神的眼睛。
(1)理解“走了神”:精神不集中,注意力分散。
(2)课文哪些句子写达丽玛“走了神”?理解“游荡”。
(3)用哪个词把前后两部分连接起来的?表明这句话是什么关系?
(4)理解:“发现”,你从中获得什么启发?
4、被发现后,达丽玛会想些什么呢?
五、学习第二段
1、指名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给达丽玛补课时,乌汉娜老师是怎样做呢?
2、达丽玛又是怎样回报乌老师的呢?
学生可能回答:达丽玛望着老师严肃的面容,心里发誓:上课再也不让心跑向大草原了。
(1)理解“发誓”:庄严地说出表示决心的话
(2)如果现在你是达丽玛,你会怎样发誓呢?
(3)达丽玛为什么要发誓呢?
学生可能回答:乌汉娜老师发现达丽玛“走了神”,用提问来证实后,并没有批评她,而是放学后给她补课。虽然只是给达丽玛一人上课,乌老师却同样严肃认真,这种教育方式深深地感动了达丽玛,她不仅认识到了错误,而且决心改正错误。所以要“发誓”。
(4)达丽玛又是怎样做的呢?
学生可能理解:她把老师讲的每一句话都印在心里。
引导:“印”什么意思,能换成什么呢?
3、正因为达丽玛这么认真地听课,所以外面下雨了,她也没有发现。
4、指名读,再齐读。
5、达丽玛没看见闪电,没听见雷声,那她听见了什么呢?
学生可能回答:“老师,我只听见您给我讲课。”是的,她只听到老师沙哑的嗓音,只看到老师发干的嘴唇,哪注意到闪电、雷声?
(1)从这句话可以看出达丽玛听课时怎样?
从哪里看出?三个“只”字可以看出。
(2)从“沙哑的嗓音”和“发干的嘴唇”,可以看出乌老师当时怎样?
6、正是这样疲劳的乌老师,当她得知达丽玛听课时,没看见闪电,没听见雷声时心里怎样?(激动)
引导:为什么这么激动?
7、分角色朗读,体会达丽玛的专心与乌老师的激动。
六、学习第三段
1、补课后,天下起雨,乌老师是怎样护送达丽玛回家的?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思考: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老师对达丽玛的爱,以及达丽玛汇报老师的.爱。
七、学习第四段
1、齐读最后一段,思考:你有什么问题?
学生可能质疑:雨点怎么会落在人的心里?
2、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体验理解。
交流中引导理解
(1)达丽玛摸着自己干燥的衣服,依在门前深情地望着老师的背影在蒙蒙细雨中远去……
(2)天的雨点,落在草原上正萌发勃勃生机。春天的雨点,仿佛也落在达丽玛心里。
两个“春天的雨点”有什么不同?
春雨的特点是润物无声,老师对达丽玛的帮助,没有大声呵斥,是一种理解与尊重,这是润物无声;达丽玛对老师的感谢不是豪言壮语,是发自内心的纯真的爱,也是润物无声。在春雨无声无息地滋润下,万物萌生。同样在乌汉娜老师的关心、爱护下,达丽玛进步成长进来。广大教师正是发春雨般“润物细无声”的精神培养着祖国的新一代,新一代才得发茁壮成长。
八、总结,布置作业
基础性作业:把课文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语文教案精华[10篇]](https://img.jihtu.com/upload/594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