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5-10-31 08:00:06
语文教案(经典9篇)

语文教案(经典9篇)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 篇1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都写过作文,每当老师讲评作文时,你的心情怎样?

2、是的,在老师讲评作文时,同学们有的喜、有的忧。今天,我们就和小作者一起来学习略读课文——《老师读作文的时候》。

3、读题质疑。

1)、读了这个课题,你的心里产生了什么疑问?

2)、想要解决这些疑问,让我们一起打开书,到课文中寻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己试读课文,提出要求:

画出生字词。

读顺句子。比较难读的长句了反复读几遍。

读通全文。标出自然段序号,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出示本课的生字及词语认读。

出示词语:

图钉橡皮筋揣着骄傲赌气飘飘袅袅战战兢兢

蕴藏范文

开火车读——齐读——再试着写几个。

平平淡淡认认真真战战兢兢飘飘袅袅

指名学生读以上词语,教师注意及时正音。

体会:平淡——平平淡淡,哪个词语的语气更强烈?

是的,我们在以后的说话和写作中,恰当地使用这类叠词,可以使我们的语言更丰富,更有感染力。

谁能再试着说几个?

教师随机板书。然后全班齐读,积累。

三、细读课文,交流体会

1、指名逐段朗读课文。

大家读得很好,课文的内容,仿佛写的就是我们身边的事情,所以,老师想请大家把自己当成是课文中的某个人物,走进文章,细细体会。

2、理清课文的思路。

以三条线来理解课文内容:

这篇课文人物比较多,我们可以按照人物来理清课文的主要内容。

(1)从老师这条线看,老师前后发生了什么变化?从课文中找出相关段落读一读。

(2)从“我”这条线看,“我”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弯化?“我”又是怎样做的?谁来读读这些句子?

(3)从“同学”的表现来看,他们前后又有什么变化?

3、引起这一切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是“我”向老师提出了一个小小的要求,念作文的时候不念“我”的名字。

4、阅读感悟,指导朗读。

仔细品读“我”与老师的一段对话。

“我有一个小小的请求……”我战战兢兢地说。

小作者为什么会“战战兢兢”?我们怎样读出这种语气?

“我想……您念我的作文的时候……是不是可以……不念我的.名字……”

为什么这一句话用上这么省略号?我们应该怎样读?

四、角色互换,情感体验

小练笑:“我想对说……”

同学们,相信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一定有许多话想说,你觉得课文中的“我”是个怎样的学生?“老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对课文中同学的做法你又有何看法?

五、介绍作者,激发写作

1、简介作者。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文中这个会写文章的小女孩,后来成为我国著名的散文家。(简介作者)

2、交流

同学们,故事里的人物,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可以通过这个故事找到自己的影子。希望你们能像文中的小作者一样,每个人都能写一手好文章,让老师念每个人的文章,念出每一个人的名字!

六、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将本课积累的好词抄在摘抄本上。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的:

1、认识5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在自学的基础上,借助注释,理解这首诗的内容。

3、背诵并用自己的话说出这首诗的意思。

教学重点:

1、理解词句,明确内容。

2、体会作者表达的以舟泊暮宿为背景,触景生情,充满忧愁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和想象,感悟诗的内容和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欣赏古诗,揭示课题

同学们,喜欢古诗吗?想必大家平时一定积累了不少古诗,谁背首古诗给大家听听?同学们的诵读让我们感受到古朴的美。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新诗《宿建德XX》,让我们通过学习再次感受诗的美好意境吧!(板书:宿建德XX)我们一起读一读。(齐读)。宿是住宿、留宿的意思。谁留宿建德XX?孟浩然留宿建德XX。板书:(孟浩然)这首诗就是孟浩然仕途受挫后,南下经过建德XX时写下的`一首诗。

二、自读古诗、初步感知

1、自读古诗现在请大家看课文,自由地把这首诗多读几遍,借助课后的拼音把生字读准、读好。自由读《宿建德XX》(学生自由读古诗,按自己的节奏和速度读)

2、教学生字

课件出示古诗,指名读诗,读准生字,强调字音。

在古诗中大家都能读好这些生字,我们去掉古诗的语境,你还能读准这些生字吗?

3、再读古诗:请同学们再自己读一读诗,这次请注意把诗读流利,读出诗里的节奏。(自读)来,你来读一读,你再来读一读(指名读)他读得真不错,那我们向他学习,大家齐读《宿建德XX》。

三、入境悟情体验升华

1、同学们朗读也激起了老师读诗的欲望,下面我也给大家读一遍这首诗。

教师范读,同学闭目想象你看到了什么?(夜幕降临,XX中小舟,烟雾迷蒙,孤身夜宿,身处异乡,旷野无边,天比树低,月与人亲)

刚才同学们描述的画面又给你留下的什么印象和感觉?(孤独、沧桑、凄凉)(让学生看板书)让我们带着这种感觉再来读一读,把这种感觉读到诗的字里行间。(齐读)

2、读着读着,诗中哪个字眼最触动你的心?(愁)找得真准,看来你已经走进诗人心中了。(板书)来,一起把这行诗来读一读。

3、愁新就是新愁的意思,作者的新愁是什么呢?(思乡之愁)你怎么知道他是思乡之愁呢?从诗中哪一个字看出来的?(客)客是指谁?(诗人)诗人把自己说成是客,是因为此时他身处异乡。同学们,你们还记得王维的那首诗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佳节思亲我们都能够理解,而此时是什么勾起了孟浩然的思乡之情呢?(日暮)

4、日暮是日落黄昏夕阳西下时分,这个时候你在干什么呢?(背着书包回家去)还有人在干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图片。你看到了什么?(温馨的画面让我们感觉无比幸福)现在我们再回到诗人所处的建德XX,你又看到了什么?(空旷的原野和XX面上只有诗人一个人),如果这时候你是诗人,你会想到什么呢?(如果我能和家人在 ……此处隐藏8732个字……社会,乃至整个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板书设计:

我想这样做

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

人间永远是春天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学会“能手”、“凄惨”、“大吃一惊”、“惊弓之鸟”4个词语。

2、学会成语故事的学习方法,会笼统出寓意。

3、掌握角色的神情心态来朗读对话。

4、了解观察分析推理的思维方式。

【教学内容】

  一、字与词

1、字形与字音:

多音字“更”的两种读音,会组词;赢与羸的字形区别。崩与嘣的字形区别,会形近字组词。

2、词义与运用:

能手:对某项工作、事情、运动特别熟练,表示出很高才干的人。

俺们周围有很多能手,写一写:

(纺织)能手 (钓鱼)能手 (学习)能手 (写字)能手……

凄惨:极其痛苦、令人伤心

学会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词义,区别与悲痛的不同。也可用生活举例的方式运用词语。

如:凄惨的(境遇) 凄惨的(处境) 凄惨的(下场)……

大吃一惊:用朗读来解读词义。想象魏王说话的神态、动作来做个小练笔。同时深刻理解词语意思。

惊弓之鸟:字面意思,被弓弦响惊吓的鸟。

比喻义:受过惊吓,吃过亏,后来遇到同样的情境,就会惊恐不安的人。可以在课文阅读中笼统词语的寓意。

二、句段

1、朗读对话的复习:

更羸与大王的对话,可以在小组里讨论朗读的`语气,作为第一单元知识的回顾。文中注上表示语气的词。标出说明人物神态的词语。

⑴ 更羸很有掌握地说:“大王,俺不用箭,只要来一下弓,就能把这只大雁射下来。”从“只要……就”,看出更羸对射雁信心十足。

⑵ 魏王惊讶地说:“是吗?”从信不过自身的耳朵,看出。

⑶ 更羸说:“俺可以试一下”虽然比较有掌握,但更羸说“可以试试”证明他还是比较谦虚的。

小结:在文中圈出重要的词语,在文中注上自身的读书所得,这也是“不动笔墨不读书”

2、体会短句的作用:

更羸射雁的描写,要体会短句的作用。这个语段,用“拿、拉、听、飞、拍、掉”一连串的动词,写出了更羸动作的娴熟快捷,大雁的惊恐。抓住“忙往上飞、直掉”来体会。朗读练习重音及停顿。

3、了解根据现象推断实质的思维方式:

⑴ 更羸为什么不用箭就射下大雁?

学习第8自然段。

更羸观察到大雁飞得慢,叫得声音很凄惨,分析大雁是受过箭伤,孤单失群;推想出大雁一听到弦响,肯定会因害怕而掉下来。可用填空协助展示思维过程:

大雁飞得慢,是因为受到箭伤。

大雁叫得惨,是因为孤单失群。

大雁掉下来,是因为心里害怕,使劲往上飞,伤口裂开。

小结:更羸是通过观察现象:一只大雁边飞边鸣;分析原因:受过箭伤;进而推想结果:不用箭也能射下雁。

⑵ 笼统寓意:

大雁被射下来最关键的一点是什么?它受过伤,对弦响十分害怕,所以才被射下来。概括出“惊弓之鸟”的寓意。

4、用“不是……是”、“只要……就”、“一……就”写话。程度好的同学可以用两对关联词写一段话。

三、篇的练习

1、按原因、结果给课文分段。

2、拓展阅读:

一则成语故事。例:刻舟求剑 会讲故事、笼统意义

3、写观察日记。

4、运用这种推理方法。说明句子的合理性:

锲而不舍,肯定收获匪浅。

语文教案 篇9

教学要求

1.运用偏旁归类的方法巩固汉字,进行扩词练习,丰富学生的词汇量。

2.读一读,巩固复习认读过的生字,积累词语。

3.读一读,读中感情,能正确地使用动词。

4.能用学过的字组词,并会用所组的词说一句话。

5.读读背背,体会伟大的人类一切的母性美,教育孩子们保护动物,爱护每一个弱小的生命。

6.读儿歌,从中初步认识络,了解络的基本知识,激发学生上求知的兴趣。

7.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及识字量。

重点难点

1.巩固复习会认、会写的字词,并积累词语。

2.准确地运用动词,有仅会用字组词,还会用词语造句。

课时划分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运用偏旁归类的方法巩固汉字,进行扩词练习,丰富学生的词汇量。

2.读一读,巩固复习认读过的`生字,积累词语。

3.读中感悟,能正确地使用动词。

4.能用学过的字组词,并会用所组的词说一句话。

重点难点

1.巩固复习会认、会写的字词,并积累词语。

2.准确地运用动词,有仅会用字组词,还会用词语造句。

教具准备

相关的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5)

小朋友们,你们想语文爷爷了吗?昨天晚上他打电话告诉我,他回来了,今天还要带着礼物来看小朋友呢!可是刚才他打电话来说,这会儿外面堵车,他得迟点到。正好,老师帮你们检查一下,这段时间咱们来学习知识,待会儿语文爷爷来了准给你们打一百分。

二、写出带有下面偏旁的字(7)

1.出示题目。指名说一说题目的意思。

2.学生们按照题目的要求做答。

3.集体反馈。

4.巩固练习。

木:_________________氵________________

三、你还认识我吗(8)

1.教师出示果园图。

2.小朋友们,秋天里,农民伯伯可忙坏了,树上挂满了各种各样的水果,小朋友们愿意帮助他们摘水果吗?

3.学生学生说说自己都摘了什么水果,然后读一读上边的字,还要会教其它的小朋友。

4.教师拿着学生摘下来的水果,引导学生读词语。

5.试着选其中的一个词语,说一句话。

四、读一读,涂一涂(8)

1.自由认读。

2.检查反馈认读的情况。

3.仔细读一读,说说这些词语的特点。

4.学生反馈,教师引导学生试着做一做这些动作。

5.上面的这些事哪些是你做过的?涂上颜色。

五、照样子组成词语写下来(6)

1.引导学生看图,理解这些词语的特点。

2.学生完成练习。

3.集体反馈。

六、照样子,说一说(6)

1.出示例句,引导学生了解题目的意思。

2.学生间互相说一说。

3.指名说一说。

七、欢迎语文爷爷的到来,播放动画片给小朋友们看(5)

教后感

《语文教案(经典9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