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案(大全7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语文教案 篇1一、相关知识介绍
1.美国的登月计划
美国于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组织实施了载人登月工程,或称“阿波罗”计划。这一工程的目的是实施载人登月飞行和人对月球的实地考察,为载人行星飞行的探测进行技术准备。它是世界航天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项成就。工程开始于1961年5月,至1972年12月第六次登月成功结束,历时约11年,耗资255亿美元。
2.阿姆斯特朗的故事
作为第一个登上月球的阿姆斯特朗,是整个人类的英雄。1969年7月21日,当“阿波罗11号”飞船正准备在月球“静海”的预定着陆点着陆,突然发现飞船下方是一个足球场大小的陨石坑,里面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石头。阿姆斯特朗马上采取紧急措施,把飞船改为动驶,继续飞行了约20秒后,在6公里外的地方找到了一块较为平坦的地方安全着陆。
二、学法指导
1 速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 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人类登月的知识。
3 抓住关键语段,探讨人类登月的伟大意义。
4 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三、新课导入
月亮的传说、月亮的神秘是人类的向往,并因此产生了许多美丽的神话传说。1969年7月21日,人类终于登上了月球,让人类的幻想变成了现实,那惊心动魄的一幕,那成功的喜悦,在今天的课堂上我们依然可以领略。让我们共同欣赏这一篇饶有兴趣的科普小品文《月亮上的足迹》。
四、新词攻破
1 给下列的生字注音
海域( ) 相提( )并论 人迹罕( )至 椭( )圆
可望而不可即( ) 休斯敦( )
2 词语解释
海域:
畅谈:
神往:
里程碑:
一叶孤舟:
遥遥在望:
可望不可即:
相提并论:
五、速读课文,感悟文章大意
要求学生速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
1 快速默读课文,找出登月过程中表示时间的词语。
2 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3 登月全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4宇航员从登月到返航经历了多长时间?登月后做了哪些事情?
5 人类登月有什么意义?课文哪一段有所揭示?
6 课文以“月亮上的足迹”为题,有什么含义和作用?
六、拓展延伸
如果你是宇航员,你到月球上会做些什么?展开想象,写200字的小短文。
七、重点研讨
1 你是怎样理解“这一小步,对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这句话的?
2 简析“飞船像一叶孤舟在太空中缓缓地行驶”这句话。
八、有关月球的常识
月球又称“月亮”。在望远镜发明之前,古代的人们只能在晴朗的夜晚,用眼睛仰望皎洁的明月。看到月亮表面有明有暗,形状奇特,于是人们就编出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美丽神话。古希腊人则把月球看作美丽的狩猎女神阿尔忒弥斯,并且把女神狩猎时从不离身的银弓作为月球的天文符号。
月球基本上没有水,也就没有地球上的风化、氧化和水的腐蚀过程,也没有声音的传播,到处是一片寂静的世界。月球本身不发光,天空永远是一片漆黑,太阳和星星可以同时出现。月球上几乎没有大气,因而月球上的昼夜温差很大。白天,在阳光垂直照射的地方,温度高达127.25℃;夜晚温度可低到-183.75℃。由于没有大气的阻隔,使得月面上日光强度比地球上约强1/3左右;紫外线强度也比地球表面强得多。由于月球大气少,因此在月面上会见到许多奇特的现象,如月球上的天空呈暗黑色,太阳光照射是笔直的,日光照到的地方很明亮;照不到的地方就很暗。因此才会看到的`月亮表面有明有暗。由于没有空气散射光线,在月球上星星看起来也不再闪烁了。
月面上到处是裸露的岩石和环形山的侧影。整个月面覆盖着一层碎石粒和浮土。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表面有明亮的区域和暗灰色部分。原来明亮的部分是月球表面的山区和高地,暗灰色部分是月球表面的平原。 月亮比地球小,直径是3476公里,大约等于地球直径的3/11。月亮的表面面积大约是地球表面积的1/14,比亚洲的面积还稍小一些;它的体积是地球的1/49,换句话说,地球里面可装下49个月亮。月亮的质量是地球的1/81;物质的平均密度为每立方厘米3.34克,只相当于地球密度的3/5。月球上的引力只有地球1/6,也就是说,6公斤重的东西到限月球上只有1公斤重了。人在月面上走,身体显得很轻松,稍稍一使劲就可以跳起来,宇航员认为在月面上半跳半跑地走,似乎比在地球上步行更痛快。
九、请同学们自觉收集并积累有关月亮的诗句并赏析交流。
语文教案 篇2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复韵母ai、ei、ui及其四声,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能准确拼读声母与ai、ei、ui组成的音节,正确书写音节。
3、认识7个生字,能借助汉语拼音正确朗读句子,会读儿歌。
学情分析:
ai、ei、ui这课是孩子们第一次接触到复韵母,而且对刚入学不久的孩子来说复韵母是个难点。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课文插图,学生通过观察,积极开动脑筋,使抽象的复韵母直观形象地为学生掌握。
教学准备:
ai ei ui 的四声卡片、利用插图制作的课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师:小朋友,今天小博士要和我们一块儿学习,高兴吗?还有见面礼呢?(课件出示六个单韵母)
2、指名大声读六个单韵母
3、小朋友仔细听读音,看看老师的嘴巴大小有什么变化?(顺序为a o e i u ü )根据这个特点,我们给这6个兄弟排了个队,嘴巴最大的a叫老大,o叫老二……ü叫老六。
过渡:小博士今天还要介绍三位新朋友给我们认识。先来认识第一位朋友,好吗?
二、主动探究,学习新知
1、学习复韵母ai
(1)出示课件,你发现了什么?(姐弟俩背挨着背在比高矮)“挨”和“矮”都含有ai(出示ai。这就是第一位朋友)。师边述:小朋友,单韵母的本领可真大,有的可以自成音节,有的还可以和别的单韵母组成新的韵母,这新的韵母就叫复韵母就像ai。
(2)师范读,教给发 ……此处隐藏4946个字……节,妈妈的爱体现在对我思想成长的关怀和帮助上,可以让学生自己说说,妈妈教导你时,你有什么想法?是怎样做的?最好怎么做?不要唱高调,避免这种爱变得枯燥乏味。
3、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爸爸妈妈的教育方法有时不够适当的做法。关于这一点可以组织一次学生和妈妈谈心的活动,或者把孩子的讨论录音、写下来的话交给家长,组织家长讨论。
4、对于个别失去妈妈缺少母爱的同学,老要特别给以关注,与他们单独交谈,谈阅读的体会,让孩子体会老师的爱和文中妈妈的爱是一样的。
拓展练习:
一、比一比,再组词。
清()校()伞()切()
睛()较()平()地()
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一()夜晚一()扇子一()衣服
一()雨伞一()往事一()批评
三、学着课文的样子,再编一小节。相信你能行。
精品教案:(一)
教学准备:
字词卡、录音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再现母爱
1、播放录音《妈妈的骄傲》
同学们,你们熟悉妈妈的声音吗?这儿有几位妈妈正在夸自己的孩子呢!注意听,猜一猜是谁的.妈妈在夸他?
2、你能夸夸自己的妈妈吗?
说到自己的妈妈,老师看得出你们都很自豪,今天老师还给同学们带来了一首赞颂妈妈的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让我们来一起听一听。
二、初读课文,感受母爱。
1、正如歌中所唱的,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向像块宝,我们从小到大,妈妈付出了很多的心血,。这就是妈妈的爱,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爱的故事,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8页,板书课题:妈妈的爱
2、师配乐读课文。
3、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自己想办法解决。
4、指名读课文,随机评价。
三、自主合作,愉快识字。
1、生字娃娃想知道你们用什么办法认识它们的?
学生说说自己识字的方法,师适当点播,补充。
2、游戏识字。
(1)老师说一个字,学生找到字卡就举起来。
(2)分组练习找生字娃娃。
四、感情朗读,体味母爱。
1、同学们自己推选出自己最喜欢的5名同学开火车读课文。
2、自由读文与小组内读文相结合。
(1)选择你最喜欢的一节诗歌来读,通过这一小节,你明白了什么?
(2)小组内读文,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指导。)
3、汇报学习情况。
谁愿意读读自己最喜欢的一节诗歌?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一小节?
(1)当学生汇报到第一小节时,引导学生抓住妈妈正给我扇扇子,汗水却湿透了她的衣裳体会妈妈不顾劳累,忍着酷暑为我扇扇子的爱,明白为什么妈妈的爱是清凉的风?然后指导学生带着妈妈的爱去读读这节诗歌。
(2)当学生汇报到第二小节时,引导学生从一把伞遮在我的头顶,雨水却打在妈妈身上。体会妈妈无私的爱,即使雨水打在身上也全然不顾。
(3)当学生汇报到第三小节时,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体会妈妈摸着我很烫很烫的额头时那着急的心情,从而理解为什么妈妈的爱是滴落的泪?然后有感情地朗读,再次体会妈妈伟大的爱。
(4)当学生汇报到第四小节时,引导学生结合实际,体会妈妈责备的目光也是爱。
(5)学生汇报到第五小节时,引导学生结合实际谈谈、理解为什么妈妈的爱是亲切的教诲?然后感情朗读。
4、配乐通读全文。
五、联系生活,赞美母爱。
同学们,妈妈的爱是清凉的风,遮雨的伞,滴落的泪,责备的目光,亲切的教诲。妈妈的爱还是什么?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因为妈妈每天都细心地照顾我们,所以我们都生活得很幸福。谁能像书上那样举个例子说说妈妈对你的关心与爱护?
1、学生从生活中举例说说妈妈对自己的关心与爱护。
2、引导学生把夸妈妈的话,整理成小诗的样子说出来。
3、小组内互相讨论、帮助,老师及时指导,然后指名叫几位同学说说。
4、把自己说的小诗写下来,然后小组内评评。
5、把小诗读给爸爸妈妈听,也可以请他们指导。
六、指导书写,巩固识字。
1、观察生字在田格中的位置。
2、同桌交流识记方法。
3、师重点指导扇暖瓶。
4、学生自主书写,师巡视指导。
5、小组评价,反馈。
七、拓展作业,表达母爱。
三.八妇女节就要到了,请自己制作一张贺卡,把自己编写的小诗------《妈妈的爱》认认真真地抄写在贺卡上,作为礼物送给妈妈,好吗?
附板书设计:
清凉的风
遮雨的伞
妈妈的爱滴落的泪爱妈妈
责备的目光
亲切的教诲
妈妈的爱(二)
教具准备:
1、字、词卡片。
2、录音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录音播放《世上只有妈妈好》,学生可边听边跟唱。
2、是啊同学们,世上只有妈妈好,想想我们的妈妈,她有哪些值得你夸奖的呢?你能说句最贴心的话送给妈妈吗?
(让学生尽情表达,体会妈妈的爱。)
今天咱们就来学习一篇歌颂母爱的诗歌,看看小作者是怎样表达妈妈对自己的爱的?
板书课题:妈妈的爱
二、初读感知,自主识字。
1、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诗歌,遇到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解决。
2、小组内交流一下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3、教师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4、指名分节朗读诗歌。
要求学生:(1)听准字音。(2)听后评价。
三、细读课文,领悟表达。
1、选择你喜欢的一小节,读给大家听,并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它(你读懂了什么)?
2、分节朗读诗歌,交流体验,指导朗读。
(如:第一小节,引导学生抓住三、四行,体会妈妈不顾劳累,忍着暑热为我扇扇子的爱。第二小节,引导学生从一把伞遮在我的头顶,雨水却打在妈妈身上这句话来体会妈妈那无私的爱。第三小节,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妈妈当时着急的心情。第四小节,引导学生从我打破暖瓶这件事中体会妈妈责备的目光也是妈妈的爱。第四五小节,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说一说,妈妈教导你时,你有什么想法,你是怎么做的,最好怎么做。)
3、小组内读读你喜欢的小节,互相评价。
4、指名配乐朗读诗歌。
5、全班配乐朗读诗歌。
四、熟读诗歌,练习背诵。
五、拓展练习。
1、联系生活实际,讲述自己亲身经历的妈妈爱我的故事。
2、学编儿歌,抒发妈妈的爱。
3、播放《烛光里的妈妈》,全体同学共同欣赏,再一次感妈妈的爱。

![大班教案7篇[热门]](https://img.jihtu.com/upload/4742.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