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里寻你重返狼群读书感悟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总有一些事或人让我们感触颇深,这个时候,写篇关于自己感悟的文章是个不错的选择。你知道写感悟,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千里寻你重返狼群读书感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千里寻你重返狼群读书感悟1几年以前,年轻女画家李微漪在若尔盖大草原写生的时候,机缘巧合的遇见了小狼格林,或许就是命中注定。小狼求生的目光触动了她内心最柔软的地方。她决心将小狼带回城市抚养,但她深知钢筋水泥林立的繁华城市不是野性草原狼的真正家园。为了狼的尊严,自由和满眼对原始故土的向往。她送狼一千里,历时二百天,终于将格林送归草原,书写了一段人与狼之间的生命奇迹。
在这之后,她无时无刻不牵挂着小狼,想念曾经与她朝夕相处的狼子,终于在20xx年初,她重新踏上了这片圣洁的草原去寻找自己的'狼子。这本《千里寻你重返狼群》讲述的是更为现实的人狼关系,也是狼生存的悲凉。
狼之影。在李微漪与男友亦风重回草原小屋的时候,他们看到了对面山上的影子,会是格林吗?阔别两年,格林当年的身影仍然印在她心底,仿佛一闭眼就能看见。如今那个狼影又给了他们希望与继续寻找的力量。让他们在草原寒冬,也不曾放弃信念。即使没有粮食,面对冰雹的来袭也不愿离开小屋半步,只因那是他们与格林相守的地方。我才明白,原来人与狼之间也会有如此真挚深沉的感情,那是一种超越物种,甚至将生命相互托付的感情。狼影未知,人不愿离,内心牵挂,怎可言说?
狼之嚎。在他们寻找格林的路途中,遇到了“辣妈”和四只小狼崽,他们用隐蔽摄像机观察四只小狼崽的生活。在一个深夜,他们带着帐篷上狼山,却无意中近距离听到了群狼齐嚎。李微漪在声声不绝的狼嚎声中,仿佛听到了格林那带点《传奇》旋律的声音。也许是思念至深,就连听觉也学会了寻找曾经的记忆。在狼山,他们虽然没有见到格林,却听到了狼嚎,看了凌晨三点草原的星空。星空美的不仅是月亮、浮云、星星和银河,美的更是与格林同在。深夜群嚎,浩瀚星空,万千星辰,不及你。
狼之殇。寻找格林的路途不仅充满着美好与希望,更充满着悲壮与残酷。无处不在的盗猎者,用动物生命为代价谋财的贩子,他们用无比贪婪的心,伤害了无数动物的生命。双截棍、福仔、飞毛腿、小不点,曾经四个活蹦乱跳的小狼崽,短短几个月就只剩下一只了。为了纪念小狼,他们在山上用黏土塑了一个双截棍的狼雕,收集干牛粪,点燃……暮霭中,小狼涅重生,也抚慰了他们内心的悲伤与自责。三狼之殇,悲痛欲绝,人心贪婪,岂能满足?
狼之泪。苦寻近一年,他们终于找到了格林,但格林却不愿再冲向妈妈的怀抱。那双眼睛曾经干净、透明,清澈得如同蓝天下的露珠,如今却满是困惑、疼痛、纠结……而最后留给他们的是一滴野狼之泪,一滴泪道尽了人类对狼的无情,也诠释了对养育之恩的报答。一滴狼泪,道尽痛楚,人狼之情,感天动地!
至此,人与狼的故事落下了帷幕,可人狼之情却绵绵不绝,生存的悲凉,对爱的深深呼唤,再次相见却无法相守。愿所有的痛苦和伤痕,都将被时间抚平。也愿人与狼从此隔绝千里,不再相遇!
千里寻你重返狼群读书感悟2千里寻你,不问归期。若有缘,我们就相互陪伴着再走一段来时的路,往后山水辽阔,我们各有牵挂,各有归途。
这本书是关于人与狼之间的一种稀世命运。李微漪在若尔盖草原救下了一匹奄奄一息的小狼“格林”,在带回成都两个月后,格林的那份属于狼野性开始展现。而在车水马龙、危机四伏的城市中,狼的存在也是危险的。因为玩心太重,可能会被车撞,被狗贩子带走,也可能被专家认出从而被关进束缚一生自由的动物园……最终,李微漪下定决心带格林回到它的老家。从夏到冬,她和格林历经重重困难、看破人世、九死一生,终于送它重返狼群。
在这一个悲欢离合的大草原上,有天灾,也有人祸。但我看到更多的是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草原缺水?说来可悲。若盖尔草原是中国最美丽的.湿地,是最纯净的高原,黄河的源头。可是这里的水腐殖质含量极高,河面上各种各样的垃圾随着水流浮沉飘荡。
草原的社会变迁让我知道人的力量是可怕的,人的欲望也是可怕的。十多年前,一位女作家在她的散文里写道:“草原深处其实没有路,因为草原上根本没有路。在草原上行走,只需要方向。方向便是草原的路。平坦而辽阔的草原,手随便往哪儿一指,便是路。”草原原本是自由的,但从现在中规中矩的公路来看,我已经感受到了草原的自由在丧失。一条条道路,一批批游客,像病毒一样蚕食着草原老人的器官。
对于动物,人类更是凶残。说狼凶残,老虎凶猛,但人杀死了多少动物?人类为了自己面子和金钱可以剥夺六百二十只狼的性命,这对我们来说屡见不鲜呢。人们为了欣赏和炫耀,却让一些动物永远消失在这个地球上。渡渡鸟,仅200年的时间里,便由于我们人类的捕杀和人类社会活动的影响进行彻底达到绝灭;长须鲸,世界上第二大的动物,它在20世纪被人类猎杀,至今数量仍十分濒危;喀斯喀特棕狼是狼中体型较大的,自1950年以来,没有人发现它的踪迹......
听说,回归狼群后的格林成了狼王,有了子孙,但因为偷猎者无情的猎杀,它的后代死在无情的捕兽夹下,死在偷猎者贪婪的欲望中。“母子”再相见时,李微漪从他眼中看到了陌生与冷漠。
所以李微漪经常问:“我救了一只孤狼的命,但我们能改变整个狼群的命运吗?”
人与狼用勇敢谱写了一曲生存赞歌,但愿,它能在他们铁一般的心中,波动一丝涟漪……
千里寻你重返狼群读书感悟3《千里寻你重返狼群》是《让我陪你重返狼群》的后续之作。几年前,作者李微漪救下一只奄奄一息的小狼,并带回了城市,取名格林。但繁华的城市终究不是狼的美丽家园。于是作者经历九死一生,送格林重返狼群。时隔两年,作者思子心切重新回到草原寻找格林。苦苦寻找近一年,格林终于出现,但母子紧紧拥抱的童话已经破灭。
狼心犹在滴血,何以满足人心?
本书激发了读者对大自然动物的深深反死,无数盗猎者的滥杀无辜捕猎,使得动物们逐渐远离人类,正如索朗所说:“小时候在山里放羊,狐狸在几十米出逮耗子,獭子和兔子在附近奔跑,獭子都敢过来吃放在我手心中的干粮。”但是如今,早已没有了如此和谐的画面,果然人和动物建立几千年的'和谐,几年间就可以毁于一旦。
李微漪在寻找格林之时,也在保护着草原上其他动物,禁止游客伤害动物;在盗猎者手中夺回“福仔”,“小不点”,“双截棍”,以及其他动物。可李微漪对动物的爱在生活中还是太少了。乱砍滥发,滥杀捕猎……人类的种种行为让几千年的和谐毁灭;让人和动物美好相处成了奢望;让分别仅仅两年的母子,不能紧紧相拥……
这段人狼传奇在无尽的惆怅和感动中落幕,愿愈来愈多的人能够清醒,让我们对大自然和生命永远保持敬畏之心。
传奇落下帷幕,唯有大爱永存!
千里寻你重返狼 ……此处隐藏1813个字……广阔,却只有风雨草木。但它们却有着和人类一样的复杂情感,有自己的习性,人类不知何时变得自以为是,把自己的利益看得很重,却将其他生灵皆作尘灰。这一点,在野狼格林与画家李微漪的经历上有目共睹。狼不是可怕的动物,至少对于藏人不是。实际上,它们可以与人相处融洽,成为相互尊敬的朋友。也许走在草原上,看到一窝小狼而悄悄离开是正确的选择。不要充满敌意,不要有意伤害,它们也期待新的伙伴。生物都生活在同一个世界,何必彼此打扰呢?本以为一切美好,结果却身心疲惫。为了让野性的狼嗥回归草原,李微漪踏上旅途。数年后,在寻狼路上,蒙昧人心的牛贩子,毫无人性偷猎者,狂妄自大的游客再一次用行为破坏人与自然一次又一次短暂的和谐。狐狸一家从未打扰人类,它们将住所搬近人烟,只为寻求庇佑;火燕一家住在人屋檐下,当起了门卫;黑鹤在水草旁悄悄育儿育女……每个家庭温馨美好的岁月到头来都破碎乌有。
“狼心犹在滴血,如何满足人心”
自然之美源于和谐。人类在进步,亦然在退步。他们用科技成就和丰衣足食来印证未来,却又蜕化了与动物的真诚之心。一想到草原上动物们流离失所的悲惨情景,便觉内心被一把匕首刺开,喷涌出殷殷鲜血,无法填补,所幸的'是,草原之风,不仅仅吹醒万物,也唤醒了人们的良知。人们建立观测站,建立保护区,渐渐地,草原的生态会欣欣向荣,淡化人与自然之间无形的疤痕。
待雨露洗濯草原,让长风吹遍,野草连天;让渐卷渐舒的云轻歌曼舞。总有一天,一抹斜阳打破黎明,为沉睡的草原唤起崭新的和谐。野性的生命何去何从,总该有个答案。
暮光,在一顷刻化作成昔日的颜色,让破晓黎明送迎未来的睦和……
——后记
千里寻你重返狼群读书感悟7和动物和谐相处,与自然和谐共生
温室效应,内涝,沙尘暴等一系列出自人类之手的“自然”问题日益显著,问题的背后是人类对环境保护意识的缺乏,是对生命的漠视。当今社会我们需要和动物和谐相处,与自然和谐共生,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人类学会的是利用自然而非破坏自然,在自然面前人类犹如沧海中的一粟,渺小而又弱小,我们需要尊敬她爱戴她,她可以给予我们资源也有能力制造灾祸,所以我们必须与自然和谐共生。动物和自然是紧密联系的,可以说和动物和谐相处是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表现形式。
我们要勇于去融入自然,敢于融入动物的世界。四川作家李微漪曾在茫茫的若尔盖草原与狼同生共死几百个日日夜夜,把小狼格林看做自己的儿子,在狼崽长大分离后为了重新寻找甚至卖掉了自己的房子,买了高清设备重返草原记录狼群和动物们。她在旅途中遇到过困难碰到过危险,但从未放弃探索自然的梦想。她将旅途中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编成震撼人心的《让我陪你重返狼群》和《千里寻你重返狼群》。我们需要去融入他们的世界并尝试和他们共同生活。
我们不能随意破坏环境更不能为了一己之需伤害动物破坏自然。《千里寻你重返狼群》中曾说“遇到人可比遇到狼凶险多了”。动物们从来不会主动攻击人类除非你破坏了他们的生活,现在很多动物看到人类会做出强烈反应,这是盗猎者们的“成果”。他们为了利益贪婪的掠夺生命掠夺资源,严重破坏了人与动物与自然的'关系。很多人乱丢垃圾破坏环境,造成水质污染土壤污染,肆意捕捞等等。造成的后果呢?20xx年长江白鲟宣布灭绝。这是在警示我们更是给我们的教训。
我们应当与一切偷猎偷盗行为做抗争,不去随意打扰动物们的生活;应当坚持绿色发展原则,保护自然环境,不随意丢弃垃圾,保护水源和土壤安全;应当主动融入自然融入动物们,尝试和他们做“朋友”。草原上的很多牧民把狼视作“神”,对动物们一直抱有尊重爱戴,所以在草原上动物与人类一直和谐相处甚至有动物跑到人类住所养育子女,这也反映了人与动物与自然是可以和谐相处的。
我们需要和动物和谐相处与自然和谐共生,不打扰不破坏,与动物们共同建设美好家园,保护好我们唯一的家园!
千里寻你重返狼群读书感悟8提起狼,我们的第一记忆可能是《东郭先生》中那个忘恩负义的角色,或者是蒲松龄《狼》中尾随屠夫、凶残狠毒的,甚至于《红楼梦》判词中提到“子系中山狼”的评价……贪婪、凶狠、狡诈的形象萦于脑海;而现实中,我们见到的狼却又是另外一副样貌。对于城里长大的孩子,只远观过动物园里已经被驯化的乖巧的狼,他们或安逸,或闲适,独自漫步于草地上,已全然沉没了野兽的姿态。而在读完李微漪《千里寻你重返狼群》这本书之后,我觉得对狼的认识更全面立体了,体会到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魅力,同时也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对于人类的动物朋友,我们到底应该做些什么。
重返狼群,这是一个发生在草原深处的真实故事,是以狼格林与“我”相处为线索展开的。年轻女画家李微漪在若尔盖草原写生的时候,救下了一只濒死的小狼,最后历经磨难,九死一生,送狼重返狼群。格林后来的命运,也牵动着无数人的心弦。于是,时隔两年以后,李微漪再次踏入草原,寻找格林的踪影。而茫茫大草原,有天灾,有人祸。李微漪在《千里寻你重返狼群》书中全程记录了狼群的生死离合和很多草原动物家庭的悲凉酸苦。苦寻近一年,格林终于出现,但人狼已经无法靠近,母子紧紧相拥相认的童话破灭……
在作者“狼妈”陪伴着她的格林成长和独立的过程中,我也看到不一样的对狼的定义。比如半大的小狼,在吃羊吃兔的时候总会给狼妈留一条腿;在狼妈病倒时,小狼会在窗前日夜焦虑守候,还会从地下刨出自己“私藏”的野兔来喂妈妈;在狼妈遭遇三条凶猛的大藏獒疯狂追咬时,小狼会毫不犹豫挺身救母,拼死血战,不惜负伤累累……在格林的心中,狼妈就是他要献出整颗心,拼死保护的`人,他和狼妈相处的每个点滴,都是书中最动人心扉的部分,值得我们一读再读。面对格林的爱,狼妈同样回以深爱:让我陪你重返狼群。在狭窄的地方无异于抹杀了狼的自由和野性,可一只不会狼嚎的狼怎么能回归狼群?最终“为人父母者,则为之计深远”。送狼回家后,又到大草原上寻找,而最终格林只能站在山坡处遥遥相望一眼。
李微漪在她的微博中写过这样一段话:“格林,若有缘,我们就相互陪伴着再走一段来时的路,往后山水辽阔,我们各有牵挂,各有归途。”读罢不禁使人潸然泪下,同时还引发每个读者反思:一只原本应该在草原上嚎叫狩猎的猛兽,为何就变成了“城市狼”?狼本该在他们的领域里拥有自由野性,凭借狩猎的本能幸福生活,可为何最终只能被人类救起,和人生活在一起,而最终却又形同陌路?格林和狼妈的无奈呐喊,同时也体现出了某些人的肆意妄为,对自然环境造成的不容小觑的影响。人类让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减小,可能会破坏动物之间的食物链,影响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并直接决定某些物种的生存。
据专家预测,目前生物物种灭绝速度是自然灭绝速度的1000倍,狼群的生存也受到了很大的威胁———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我们当前形势下应对这一问题的最好方法,同时我们也要给予更高的关注,一同保护野生物种。
此时此刻,脑海中不觉浮现出“天生我材必有用”!是啊,每一种生物都有自身存在的价值,也都在自然平衡稳定链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每种动物都是独一无二的。让我们一起携起手来,为了守住狼嚎而努力,这是狼的呼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