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教案【常用5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科学教案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科学教案 篇1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蔬菜,感受蔬菜的长短、大小、粗细等形状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排序。
2、学会关爱他人,乐意和别人分享快乐。
3、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新鲜蔬菜若干:各种萝卜5只,长短不一的黄瓜4根,大小不一的番茄3只,粗细长短不一的茄子2根,青椒1只,蔬菜分别放在小布袋里;相应的蔬菜图片,数字卡片:1-5。
2、用硬纸做一个青菜老人。
活动过程:
一、青菜奶奶的客人。
1、青菜奶奶要过生日。
(1)出示纸制青菜。
(2)师:这是什么?(青菜)这是青菜奶奶还是青菜宝宝?(青菜奶奶)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戴着老花眼镜、有皱纹)(3)小结:是啊。青菜奶奶今天要过生日了。她要请客,客人在小布袋里,你摸摸,闻闻,猜猜青菜奶奶请了哪些客人?
(4)引导幼儿闻一闻、摸一摸、猜一猜。
(5)师:请你把布袋里的小客人请出来,看看它是什么样子的?
(6)小结:今天,青菜奶奶请的客人有萝卜宝宝、番茄宝宝、黄瓜宝宝、茄子宝宝。(边说边出示相对应的蔬菜图片)这些宝宝有的是长长的,有的是圆圆的,有的是红的,有的是绿的,有的是紫的,还有的是白白的,有的摸上去很光滑,有的有点粗糙。这些宝宝和青菜奶奶合在一起,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蔬菜,蔬菜的营养可多啦。
2、"小客人"来排队。
(1)师:现在请这些小客人来排好队,整整齐齐的到青菜奶奶家去好吗?你觉得该谁排在第一个呢?为什么?
(2)师:我们来数数,有几只番茄宝宝?这里有一些数字卡片,它们都是谁?谁会把它们送给蔬菜宝宝?
(3)引导幼儿用不同的方法排队。
师:现在谁来动一动脑筋,把这些宝宝从最少的开始排队,谁应该排在第一位?如果最多的排在第一位该怎么排呢?谁来试一试?
二、去青菜奶奶家
1、师:小客人排好队真神气!我们一起去青菜奶奶家,可是门关着,青菜奶奶的眼睛不好,她看不清你是谁,怎么办?青菜奶奶的耳朵也不好,听不清,怎么办?
2、师:好,我们去青菜奶奶家了。
3、师:青菜奶奶家到了,谁先去敲敲门?
(教师扮青菜奶奶:谁呀?你是什么样的黄瓜宝宝?好,请进请进。)
三、和青菜奶奶过生日
1、为青菜奶奶唱生日歌。
师:青菜奶奶请我们吃蛋糕啦,我们为青菜奶奶唱生日歌。(在青菜奶奶家坐下,孩子唱《生日歌》)
2、分生日蛋糕。
师:青菜奶奶的蛋糕谁想吃?一个蛋糕给谁吃?老师来分蛋糕,我们这里有15个宝宝,加上老师和青菜奶奶一共是17个人,那我们应该把蛋糕分成几块?(17块)
3、吃蛋糕。
(1)师:第一块蛋糕给谁吃?
(2)提醒幼儿关注他人:看看你的朋友有蛋糕了吗?
活动反思:
这个活动以青菜奶奶过生日为主要情节,引出整个活动。一开始是请出青菜奶奶的客人,通过摸一摸、闻一闻、猜一猜,认识几种常见蔬菜,接下来是是排队,引导幼儿学会按照数量的多少排序,最后是通过为青菜奶奶过生日、唱生日快乐歌、分吃生日蛋糕,让孩子学会关爱他人,乐意和别人分享快乐。
活动的难度是感受蔬菜的形状、颜色等特征并按数量的多少排序。活动第一环节,让幼儿通过猜一猜的方式请出青菜奶奶的客人,由于要把所有的蔬菜(20多个)都摸出来,所以这一环节的时间没有掌握好,用时太多;第二环节是小客人排队去青菜奶奶家,主要是让幼儿根据各种蔬菜的多少来排序,这一环节通过上课时幼儿的表现,发现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难度有点高;下面一环节是通过敲门到青菜奶奶请你进去,只要是让幼儿说出各种蔬菜的特征,这一环节幼儿表现的都不错,都能说出蔬菜的一些主要特征;最后一环节唱生日歌、分蛋糕和吃蛋糕,在这里我稍稍做了改动,问幼儿生日时除了唱生日歌以外,还要做什么,幼儿回答吃蛋糕,因为没有蛋糕,所以让幼儿吃蛋糕要怎么分时,幼儿的回答是各抒己见,但是没有幼儿能回答出要每人一份,这里对幼儿来说难度也很大;总之,整个活动下来,觉得自己准备的很不充分。由于要上的是科学课,很多老教师听下来觉得很乱,不像科学课,所以给我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于是我对这一节课进行了修改。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蔬菜,感受蔬菜的长短、大小、粗细等形状特征,并能根据蔬菜的`特征进行分类。
2、学会关爱他人,乐意和别人分享快乐。
活动准备:
1、新鲜蔬菜若干:各种萝卜5只,长短不一的黄瓜5根,大小不一的番茄5只,粗细长短不一的茄子5根,青椒5个;各种蔬菜一样放在小布袋里;幼儿人手一个蔬菜;相应的蔬菜图片。
2、用硬纸做一个青菜奶奶。
3、用蔬菜做的食品。
活动过程:
一、青菜奶奶的客人。
1、青菜奶奶要过生日。
(1)(出示纸制青菜)师问:这是谁?(青菜)
(2)师:对,她是青菜奶奶。青菜奶奶今天要过生日了,她要请客,客人在小布袋里,你摸摸,闻闻,猜猜青菜奶奶请了哪些客人?
(3)师:请你把小布袋里的小客人请出来,看看它是谁?(萝卜、黄瓜、番茄、茄子、青椒)
二、介绍青菜奶奶的客人
(1)师:这些小客人呢,老师们都不熟悉,想请小朋友来给我介绍一下?(后面的桌子上也有青菜奶奶请的小客人,等会儿请小朋友自己挑选一个,仔细的看看、摸摸、闻闻,看看它是什么样子的,然后给我们大家介绍一下)
(2)幼儿人手一份蔬菜,通过看看、摸摸、闻闻,探索蔬菜的一些特征。
(3)幼儿讲述各种蔬菜的特征。(我的茄子宝宝是紫色的,摸上去滑滑的;我的黄瓜宝宝是绿色的,长长的,毛毛的;我的番茄宝宝是红红的,圆圆的,滑滑的;我的萝卜宝宝是白色的;我的萝卜宝宝是橘色的;我的青椒宝宝是绿色的等等)
(4)小结:今天,青菜奶奶请的客人有萝卜宝宝、番茄宝宝、黄瓜宝宝、茄子宝宝。(边说边出示相对应的蔬菜图片)这些宝宝有的是长长的,有的是圆圆的,有的是红的,有的是绿的,有的是紫的,还有的是白白的,有的摸上去很光滑,有的有点粗糙。这些宝宝和青菜奶奶合在一起,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蔬菜,蔬菜的营养可多啦。
三、送"小客人"回家。
(1)师 ……此处隐藏2549个字……左边刷,右边刷,上下里外都刷刷。
早晨刷,晚上刷,刷得干净没蛀牙,
漱完口,笑一笑,我的牙齿白花花。
2、教师小结:早晚要刷牙,如果刷牙的方法不对,我们的牙齿就会有蛀牙。
3、幼儿边念儿歌边学刷牙。
4、教育幼儿坚持早晚刷牙,养成早晚刷牙的良好卫生习惯。
科学教案 篇4活动目标:
1.探索简单的降温方法,大胆的表达自己的发现。
2.能大胆的参与操作活动,体验探究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冷水一杯,热水一杯。
2.热水若干杯,扇子,调羹,冰块,空杯子,一盆水,水滴,吸管。
3.教师使用的一张记录纸;红、绿标签纸;ppt
活动过程:
1.哪杯水热
⑴教师出示两杯水,王老师这里有两杯水,请小朋友看看,这两杯水一样吗?谁来摸摸看,请小朋友来摸一摸,有什么不同呢?请个别幼儿尝试。对了,热水还会冒热气呢。(一杯冷水,一杯热水)
(2)教师边贴标签边小结说:摸上去烫烫的还会冒热气的是热水,我们给热水贴上红色的标签,这杯水摸上去冰冰的,凉凉的是冷水,我们给它贴上蓝色的标签。
2.通过尝试水变冷
(1)哇!这杯水好烫呀,王老师想让它凉下来,你有什么好办法来帮帮我,使这杯热水快点变冷呢?小朋友来说一说。
(2)幼儿想办法:(吹一吹、倒点水、加点冰、电风扇。)(多鼓励)
(3)哦,刚才小朋友想的办法可真多,你们想不想来试一试呢?看,王老师在桌子上给你们准备了这么多的东西,我们来看看都有些什么呀?(有冰块、扇子、调羹、吸管、空杯子、盛有冷水的小盆)
⑷操作要求:王老师给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一杯热水,还有这么多的材料,请小朋友想一种办法让这杯热水变冷,还要注意安全不要把热水倒在自己身上。做好实验后回到自己的'位子上可以跟好朋友交流。现在请小朋友每人找一杯热水,用你们的方法让热水变冷吧!记得用好了的材料要放回小框里哦。
⑸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⑹集中,讨论:请幼儿上来说说自己用的是什么方法并在老师的协助下演示。(教师帮忙记录)(多鼓励)
⑺教师小结:我们小朋友真棒,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让热水变冷,“用扇子扇”、“用嘴吹”、“用调羹搅拌”、“用空杯子相互调换” “添加冰块”、“添加冷水”、“放在冷水里浸泡”,现在我们的热水都变冷了,谢谢你们哦!如果还有其他的方法我们回家可以再试一试哦。
3.经验生活化
(1)有时候我们在外面玩的时候,会玩的很热,现在夏天到了,我们的身体也会感到很热,那我们怎样让自己的身体凉快些,不那么热呢?
(2)幼儿说说方法:空调、扇子、吃棒冰、游泳,等等。
(3)你们想的办法真多,老师这里也有一些方法,我们来看看这些方法你有没有想到,(教师播放ppt),其实我们有很多方法可以使自己变得凉快些,我们回去再找一找、试一试,明天来告诉老师好吗?
科学教案 篇5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实验知道各种质地不一样的布料吸水性是不同的,而相同的布料在不同的液体中吸水性也是不同的。
2、通过动手操作让幼儿体验到自由探索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
3、增强幼儿与同伴间的合作意识。
4、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材料:
棉布、丝绸、羊毛、人造丝、聚脂面料各剪成宽10厘米,长25厘米的长条若干,长木棒若干,水盆若干,记录卡与幼儿人数相同,各种液体:清水、热水、肥皂水、醋。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引起兴趣。
看录像内容:“夏天快要到了,小红家里有好几块面料,她想请我们小朋友帮她选一块布料做一件夏天的裙子,她希望这件裙子既漂亮又要舒适凉快,你们说选哪一块呢?”
二、认识面料,并做预测。
出示各种面料,幼儿通过摸一摸、看一看,说一说它们有什么不同,并知道它们的名称。
出示幼儿记录卡,让自由自由讨论,做出预测,在你认为合适的布料下预测栏上画“√”,并说出理由。
注:在实验结果栏里用数字1、2……依次排出各种面料吸水性的程度(吸水快慢及多少)。
布料
吸水性
红棉布
黄丝绸
蓝聚脂面料
绿人造丝
紫羊毛
预测实验结果
三、幼儿实验,记录结果。
1、“怎样才能知道你们帮小红选的布料好不好呢,哪一种布料的吸水性是最强的呢?我们自己来试一试就知道了。”
2、幼儿动手操作,教师讲解实验要求:如图所示
3、幼儿记录实验结果,并讨论实验中的发现。
4、幼儿根据实验结果,展开讨论,在日常生活中根据各种面料的吸水性来迁移经验。
小结:我们可以用吸水多的、透气性好的布料做我们在夏天穿的衣服或者贴身的内衣,而那些吸水性弱的如聚脂面料,可以做成风衣、雨衣等衣服既防水又挡风。
四、幼儿再次实验,了解布料相同、液体种类不同,吸水性是否相同。
1、为幼儿提供几种不同的液体:清水、热水、肥皂水、醋各一盆,让幼儿任选相同的一种布料分别放入不同的液体,再次进行实验。
2、幼儿操作,并记录实验结果。
注:在实验结果栏里用数字1、2……依次排出布的吸液高度。
液体
布料
清水
热水
肥皂水
醋
实验结果
3、幼儿讨论实验中的发现,并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经验进行迁移。
小结:同一种面料用不同的`液体浸泡,其吸水与溶解速度也不一样,因此,平时我们在洗各种面料的衣服时,为了更好的去污,会用较热的肥皂水或用其它一些洗涤用品来浸泡衣服,而只用清水是很难去污的。
注意事项:
1、做第一个实验时注意要把五种布挂在长木棒上同时放入水中观察,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
2、在做第二个实验时注意布料放入不同液体的时间应该基本相同。
知识背景材料:
午饭前我请小朋友到盥洗室去洗手,结果回来的时候,丁丁告诉我她洗手时不小心把袖子给弄湿了,我一看,果然不错,连她里面的衣袖也都湿了。这时,雯雯也挤到我的身边,高高地举起她的衣袖,神气地说:“我的袖子弄上水也不会湿。”原来她带了一副聚脂面料的护袖,很多孩子都觉得挺奇怪的,为什么有的衣袖容易弄市,有的却不会呢?对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操作来了解真相,进一步激发他们探索科学奥秘的欲望。
活动反思:
在幼儿的科学活动中,我们应该加强对幼儿思维能力的培养,增强他们的独立性、探索性,使幼儿把学习任务放到完整的环节中去完成,真正掌握科学知识,走进科学,也让科学之光,能照亮孩子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