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5-09-07 14:39:05
小学语文教案[通用4篇]

小学语文教案[通用4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掌握接待来宾的礼节、回答问话的方法。

2、做到有礼、有理、语句简明、语气亲切。

教学设计;

一、谈话引入

我们班的×××同学很懂礼貌,当受到家长的夸奖、老师的表扬。谈变感受、做法。

二、揭题:接待与慰问(一)接待来宾

三、掌握接待来宾的礼节,回答问话的方法。

1、背诵小学生日常规范:待人有礼貌,说话文明,讲普通话,会用礼貌用语,要先敲门,经允许再进入。对来宾有礼貌,热情大方,不围观尾随。

2、看接待来宾礼节的录相片,请学生看清言谈举止。

3、自己口述注意点。

起立,让座,双方递茶,递削好的'水果,不冷落对方,主动交谈感兴趣的话语。

4、:做到有理、有礼,语句简明,语气亲切。

四、小品表演,方法。

1、外宾来“我”家做客

2、评议做得怎么样。方法:

⑴来宾到来热情接待。当来宾到来应气力,走上前去打招呼:“欢迎光临指导,”如来宾不熟悉还可以问:“请问是什么单位来的。”或“请问贵姓?”如参加会议需登记的还需办好登记手续。并陪同到接待室并倒好茶水。如需离开,还应打招呼。“请休息,等会再见。”

⑵接待交谈,虚心诚恳。在接待过程中,要主动介绍来宾所需了解的情况,还要热情回答来宾提出的问题。

⑶送别来宾,依恋诚恳。来宾离开时,也应热情想送,直到来宾离开,并表示欢迎以后多来,谢谢他们的鼓励和支持。

五、组织交流:以××来我校请你作接待员,按上面要求进行接待,请小组给予。

六、作业:写一短文:“××来我校”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会认8个生字。

2.会写“院子、树枝、浅绿色”等8个词语。

3.朗读课文,体会文中小枣树宽广的胸怀,谦虚的品格。

教学重难点:

识记生字,会写词语,是重点。

难点是体会小枣树宽广的胸怀,谦和的品格。

教学方法:

集中识字、表演朗读

课前准备:

放大的教学挂图或CAI课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师:院子里有一棵小柳树和一棵小枣树,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一学。(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将生字画上记号,看拼音多读几遍,记住字音。

2.指名当小老师领读生字、文中生字组成的词和读读抄抄中的词语。

3.同桌互相检查认读生字的情况和朗读情况。

4.指名读课文。边听边想。课文讲了小柳树和小枣树的什么故事?

三、识记生字。

1.“我读你找”。师读生字,生在“我会认”中迅速找出这个字。读准枣、忍、虽、乘、思。

2.小组合作交流识字方法。

3.开火车认读生字。

4.选自己熟悉的字组词。

四、自读课文。

1.学生高声朗读课文。

2.相互交流读懂了什么?

3.找出与插图相应的段落,有感情地读一读。

五、指导写字。

1.学生自主观察书上的范字,说说字形特点。

2.教师范写,重点指导。

穿:上下结构,上部分为“穴”字头,下半部是“牙”。

弯:第四笔是竖,不是竖钩。

3.学生描红临写,完成“读读抄抄”。师巡回指导。

第二课时

一、学习第l~4自然段。

1.自由读。

2.说说读后知道了什么?

3.引导学生看图,理解“弯弯曲曲,浅绿色的衣服、光秃秃、又细又长”。

4.指导朗读,小黑板或课件出示。

小柳树说:“喂,小枣树,你的树枝多难看哪!你看我,多漂亮!”

小柳树说:“喂,小枣树,你怎么不长叶子呀?你看我,多漂亮!”

(读出骄傲、得意、瞧不起别人的语气。)

5.引导想象。

面对小柳树的骄傲,小枣树可能会怎么想?

6.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二、学习第5、6自然段。

1.自由读,说说知道了什么?

2.比较小枣树和小柳树的做法有什么不同?

3.从“过了一天又一天”“实在忍不住了”可以看出什么?

4.再读读第5、6自然段。

三、学习第八8自然段。

1.指名读,比较小柳树和小枣树有什么不同的表现?

2.理解“温和”的意思,指名用温和的语气读小枣树的话。

3.你从中看出了小枣树的什么品格?

4.小柳树听了,不好意思地笑了。”此时,他可能会想些什么?

四、朗读全文。

l.接力读,其余同学在听的.过程中,找出还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师生共同解答。

2.赏读。你喜欢读哪个自然段就读哪个自然段。然后小组同学在一起开展比赛,看谁读得好听。

五、总结全文

学了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

板书设计 ; 15.小柳树和小枣树

小柳树 小枣树

外形: 腰细、枝绿 弯弯曲曲

浅绿、真美 光秃秃

性格: 骄傲,得意, 不懂礼貌

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基本能掌握所学知识点和思想感情,但是在讲课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对一些细小的问题设计的不精巧,前期的备课情况也不够充分!在课堂上总是想着自己的教案,按部就班的讲,虽然表面看来很顺利,但实际是教师设计好了一个个陷阱往里面跳!另一个问题是教师的语言学生理解有困难,提的问题总感觉学生有些不明白。我认为原因是老师的语言太过成人化!在今后的教学中要重点注意这些问题!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蝙蝠和雷达》是一篇常识性课文。作者以简洁、准确的语言,介绍了蝙蝠的嘴和耳朵的特殊作用以及对于发明雷达的启示,揭示了蝙蝠和雷达的内在联系,介绍了科学家在进行科学研究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方法。向我们介绍了某些仿生学的知识。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一般比较重视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因此,这课的教学目标通常 ……此处隐藏1763个字……学家的发明是为人类服务的。这时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积累谈谈还有那些发明是人们从生物学中得到的启示?学生思考后有了反馈:人们从齿轮形的小草割伤了手指中受到启示,发明了锯,人们从蜻蜓飞行的原理中受到启示,发明了直升机……趁着这个时机,再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学生们表示也要向科学家们一样发明许多东西,为人类服务。这不就是形成了一种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的价值观吗?这不是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体现吗?

通过这篇课文的探索,我们感到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的指导,让情感、态度、价值观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充分地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语文的人文性。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文章围绕“一双新鞋”展开故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描述,含蓄的表达了父子之间的深厚的情感。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语,积累词汇。

2、理解课文内容,通过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体会父子之间含蓄而深挚的情感,理解并回报父母的爱。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通过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体会父子之间含蓄而深挚的情感。

教学难点:

能够理解父母的辛劳,学会关爱父母,孝顺父母,用行动回报父母的爱。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设疑激趣

1、知道这节课我们学什么吗?你怎么知道的呢?(板书课题)看这个“双”字,有什么特点?两个“又”字不一样?一个是点。一个是捺。要把字写得正确。

2、既然学习关于“鞋”的文章,咱们就来读读关于“鞋”的词语。 课件出示词语: 牛津鞋 路夫便鞋 破烂不堪的鞋 老款式的鞋 如果在前两个词语前面加上一对反义词的话,你想加什么词语呢?(时髦的和过时的)

3、用上这几个词语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4、题目中的“一双新鞋”指的是什么?说出你的理由。

★路夫便鞋

★老款式的鞋看到你们个个振振有辞的,一时间难分胜负,这样吧,先把它寄存在这里,大家帮我想着,等课文学习完了,你就知道答案了。

二、以“我”的思想变化为线索,体会到儿子对父亲的爱。

1、我是多么渴望得到那双路夫便鞋啊!一路上都想象着自己穿上路夫便鞋的模样,可是为什么最终决定为爸爸买那双老款式的鞋呢?(学生简单回答)

2、“我的”思想的.改变,课文中是怎样一步一步来写的呢?默读课文,边读边用笔画出我心理发生变化的语句,用心去体会。

3、自主学习。

4、交流汇报。 引导学生从这几个方面来讲。

★最开始,我对路夫便鞋有一种怎样的情感?(渴望)什么样的渴望?(迫切的)找到这句话了吗?读出来。 (我虚荣的认为,要是没有一双路夫便鞋的话,我宁愿赤着脚过这个冬天。) 这个句子怎么读?你想强调哪个词?(学生说理由) 朗读的处理各有特色,尽管你们的处理方式不同,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想想是什么?(体现迫切) 大家一起来读。

★“我,我还是想买一双路夫便鞋 。”我小声回答,竭力不去看他的鞋。 引导为什么声音小了?为什么竭力不去看那双鞋?(说明我已经有了内疚的心里,开始有点动摇了。) 爸爸的鞋是什么样子的?读一读。你在读读。一起来告诉我爸爸的鞋是什么样子的?正因为爸爸的鞋是这样的,所以我才——声音很小,正因为爸爸的鞋是这样的,所以我才——竭力不去看他的鞋。

★这种动摇和内疚在我的心里没有存留多久,便在我来到鞋店看到了路夫便鞋的时候而消失得无影无踪了。接着说。 (穿上它,我就可以神气地走在校园里,成为时髦的男生了。想着这些,我心中一阵激动。)引导: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羡慕,欣喜) 把你的感悟读出来。

情境引读;

1、你终于可以穿上你迫切渴望的路夫便鞋了,穿上它——

2、多么漂亮的路夫便鞋啊!穿上它——

3、你不再是那个穿着牛津鞋的“傻子”了,穿上它—— D、可是我的兴奋和喜悦还没有温暖我的心,就在看到看到那双老款式的鞋之后,我的思想有发生了变化。

(我不由想到爸爸那双旧鞋,想到许多寒冷的夜晚,他双脚冰凉地穿过城镇去给人家修车。他为了全家没日没夜地工作,却从无怨言。一时间,我心乱如麻,眼前那双路夫便鞋也在顷刻间变得暗淡无光了。)

理解“心乱如麻”和“暗淡无光”的意思。哪个字是好象的意思?为什么心乱如麻?你在什么情况下会心乱如麻?说“暗淡无光”形容什么?鞋真的没有光泽吗?这个词语恰当吗?

朗读指导;

引读:是什么让我心乱如麻?是什么让它暗淡无光?读!

看到这双老款式的鞋,我不由得想到——读

创设情境读:课件配乐 夜晚,我已经进入了甜美的梦乡的时候,而爸爸——读 冬天,外边刮着瑟瑟的寒风的时候,而爸爸——读 雪天,大片大片的雪花从空中落下来的时候,爸爸——读 看到爸爸辛苦的样子,看到爸爸疲倦的身躯,看到劳累的双眼,我——读 E、想到这一切,于是我的脑海里出现了两幅画面:(一幅是我穿着新鞋在校园里神采飞扬、引人注目的样子,一幅是父亲那双破旧不堪的鞋。)

4、角色互换,体会人物内心的矛盾。 这两副画面在我的眼前闪烁,就如同这两双鞋在我的眼前晃动。来,我就是那双路夫便鞋,你是哪个作者,你是爸爸那双破烂不堪的鞋。我们三个来对对话。 (共同扮演不同的角色,目的是为了体现人物内心的矛盾)

问:你为什么一会儿买,一会儿不买的?最后你决定了吗?为什么不买我了?把你的决定告诉大家吧!(读)

5、你觉得“我”是个什么样的孩子?那么爸爸又是怎样的人呢?

三、读人物对话,体会爸爸的感情。

1、文中对爸爸描写最多的是什么?(语言)好,我们来读对话。想看119页的对话。我们一起来演一演这段对话。这次让你们占个便宜吧!我演儿子你演爸爸。先读读爸爸的话,谁先记住了,谁就先演。 师生对话。爸爸演的不象,前面爸爸有一个动作,(沉默了很久)再来一组。我想问爸爸;你沉默了这么久,在想什么呢?从刚才的对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父亲对儿子的爱)你喜欢这样的爸爸吗?爸爸喜欢这样的儿子吗?

2、还有一处对话呢。在120页。我不读了,你们自己来读。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四、总结解疑,练笔延伸

1、(配乐)正是有了这样的爸爸,儿子才学会了感恩,正是有了这样的儿子,才让爸爸心存温暖。这就是人世间最普通的情,这就是人世间最真挚的爱。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孩子们,如果我们把这个故事改编成一部电影的,你觉得出现最多的镜头该是什么?闭上眼睛想。 你们都是出色的导演,虽然镜头与一样,风格有别,但是你们的意图都是一样的。能说说吗? 开始遗留的那个问题能解决吗?(两者都有)

3、把你学习这篇课文的感受用一句或者两句简短的话写下来。

4、让我们学会孝敬我们的父母,学会体谅我们的父母,学会感恩。在感恩的心这首歌曲中结束我们的语文课吧!

《小学语文教案[通用4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