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时间:2025-10-06 21:18:09
小班教案汇编[10篇]

小班教案汇编[10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观察、体验颜色的混色过程。

2.理解儿歌的内容。

活动准备:

1.“儿歌”:《你好吗》

2.食用色素(红黄蓝色)面团。

活动过程:

1. 结合幼儿用书中的《你好吗》,和幼儿一起学念儿歌。

2. 给幼儿一块白色的面团,允许他们随意揉捏成圆形、长条形等。

3. 拿出红黄蓝色食用色素,请幼儿挑选自己喜欢的一种颜色,加在面团里(食用色素的.量不要太多,一面颜色太深,不易变色),揉一揉、捏一捏,看看面团变成了什么颜色。

4. 请幼儿从自己有颜色的面团上取下一块,和别的幼儿交换不同颜色的面团,然后将两者并在一起,揉一揉、捏捏,看看会有什么变化。

5. 请幼儿利用变色的面团自由造型。

6. 和幼儿一起讨论、交流变色面团。

活动结束:小朋友一起吃点心。

小班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学习画各种各样的的圆圈泡泡,初步尝试布局画面。

2.能大胆用用蘸有颜料的排刷在画面上涂刷,初步感知“油水分离”的现象。

3.乐于参加美术活动,养成一定的审美情感。

二、活动目标制定依据:

教材分析:

本次作品的主要表现方式是蜡笔绘画和颜料刷画。对幼儿来说,一个个泡泡又美丽又可爱。有大的,有小的,很能激发他们的想像力和表现美的愿望。特别是这个活动在材料的运用上有别于其他传统的美术课。首先,采用油画棒来画泡泡,然后再准备颜料来请小朋友涂刷底色。“油水分离”这一科学现象加强了游戏的趣味性,让幼儿毫无顾忌地涂抹挥洒,充分体验美术活动的成功和乐趣。

幼儿行为基础分析:

小班的孩子喜欢玩色,但是我们幼儿园所提供给孩子们的绘画材料有限,所以孩子们的'绘画多是以蜡笔为主。经过一学期的绘画,孩子们已经基本掌握蜡笔的涂色方法。

三、教学准备

1.范画一张,人手一张画有小鱼和水草的画纸,课前涂色。

2.油画棒,排刷人手一份。

3.已经调好的淡蓝色水粉颜料。

4.音乐《小金鱼》。

教 学 过 程

活动环节教师活动幼儿活动设计意图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1.音乐游戏:小鱼游啊游

师:小鱼们,我们一起来做游戏吧!

2.刚才玩的真开心,鱼妈妈高兴的想来吹泡泡了,泡泡是什么样子的呀,谁来说一说?

3.幼儿学画泡泡。

师:小蜡笔,转呀转,这头那头手拉手,吹成一个大泡泡。幼:自由游戏。

幼:圆形的……

幼儿徒手绘画泡泡。以情境游戏导入活动,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二、教师示范讲解,幼儿操作。

1.出示范画,幼儿观察泡泡的整体布局。

师:看!鱼妈妈吹了好多泡泡啊,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两个泡泡在干嘛呀?

2.小结:哦!红泡泡和黄泡泡还会手拉手呢!看!这个泡泡还会躲在大泡泡的背后呢!

3. 认识排刷和颜料。

师:鱼妈妈吹了这么多大大小小、五颜六色的泡泡,有的泡泡会手拉拉手,有的泡泡还会捉迷藏,真漂亮,我们来帮泡泡拍个照吧!

师:我们请排刷姐姐和颜料哥哥来帮泡泡拍照吧!

4.教师示范刷画。

师:小排刷,手中拿,蓝色水里走一走,舔舔干,走到纸上来拍照,这边刷到那一边。瞧!照片拍好了,漂亮吗?

5.幼儿初步尝试用排笔在kt板上进行刷画。

6.幼儿绘画作品。

师: 你们想不想也来吹泡泡,帮泡泡拍照呀?

师:那我们一起去吹大大小小、五颜六色的,会手拉手和捉迷藏的泡泡吧!吹好了就请排刷姐姐和颜料哥哥来帮泡泡拍照。

7.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幼:它们在手拉手……

幼儿了解绘画材料排刷。

幼:漂亮。

幼:想。

幼儿绘画操作。通过观察,让幼儿了解画泡泡时的简单布局。

幼儿初次接触水粉笔对它充满新奇,而刷画的技能又与油画棒存有很大不同。浅显易懂的儿歌指导语和直观的动作示范,能够让小班幼儿一下子就感知到动作要领。为了逐步消减难度,使幼儿在作画中能够较快地运用好水粉笔。

在第二次示范的时候让幼儿人手一支水粉笔,跟着一起念儿歌在地上练习无色刷。

三、欣赏幼儿作品。师:小鱼们,跟着鱼妈妈一起来看看小鱼们吹的泡泡吧!谁的小鱼泡泡吹得最好看?谁给小鱼拍的照片最干净?幼:他的泡泡吹得最好看她给小鱼拍的照片最干净……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鸡蛋的构造,感知蛋外壳的硬和内部的软。

2、能够体会观察的.乐趣

活动准备:

母鸡图片、生鸡蛋一个、各种蛋制品若干、

活动过程:

一、音乐导入

“咯咯咯”(母鸡声音)

“你们听,这是谁的声音?”(小鸡的叫声)

“原来是鸡妈妈,它生了一个蛋宝宝。”小结:鸡妈妈的宝宝就是我们手中的鸡蛋,鸡妈妈再将小鸡从鸡蛋中孵出来。

二、观察生鸡蛋熟鸡蛋,感知二者的不同

1、猜测二者的异同

“小朋友们猜一猜,生鸡蛋和熟鸡蛋有什么区别呢?”

(外部颜色、软硬;内部蛋黄、蛋白、形态)

2、观察二者异同

展示生、熟鸡蛋,看一看、摸一摸、打开看一看

3、记录结果小结:生鸡蛋与熟鸡蛋的相同之处:蛋壳颜色相同、外壳手感相同,都有蛋清和蛋白

生鸡蛋与熟鸡蛋的不同之处:蛋壳内不同,生鸡蛋为液体,熟鸡蛋为固体;生鸡蛋不能直接吃

三、了解蛋制品。

“你吃过哪些用蛋做成的食品?”小结:鸡蛋可以做成许多东西,它非常有营养。

活动延伸:

观察一下其他种类的蛋宝宝,发现它们的异同。

小班教案 篇4

写教案时,一定从实际出发,要充分考虑从实际需要出发,要考虑教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活动意图

幼儿主动学习的特征表现为积极主动的情绪状态、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获得真正内化的知识经验。激发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引导幼儿主动从多角度、多方位思考问题,真正有效地学会学习。

活动目标

1、画封闭的圆,添加线条画成小鸡等形象。

2、学做自己能做的事情。

活动准备

炫彩棒、《你好,鸡蛋哥哥》和《加油,鸡蛋哥哥》部分画面、小草背景、山坡背景。

活动过程

一、鸡妈妈生蛋

1、观察图一。鸡妈妈在青草地上生下了许多蛋宝宝,蛋宝宝是什么样子的?(圆圆的)

2、鸡妈妈说:“我生了好多蛋,还有些蛋生在草堆里。”大家快帮鸡妈妈把鸡蛋找出来吧。

(幼儿画圆表示找到的鸡蛋,共同分辨找到的是不是鸡蛋。)

3、教师画一个较大的封闭的圆,鸡妈妈说:“这个蛋壳特别厚、特别硬的'大鸡蛋也是我的宝宝,就叫他鸡蛋哥哥吧。”

4、幼儿用炫彩棒涂染鸡蛋宝宝,教师涂染鸡蛋哥哥。

二、小鸡出壳了

1、观察图二。鸡妈妈天天孵蛋,会孵出谁呢?过了好多天,“笃笃笃”,一只小鸡啄破薄薄的蛋壳钻出来了。

2、小鸡长得什么样?(长着什么样的嘴巴、什么样的眼睛?两只小腿长得是长还是短?小脚上还有什么?)哦!可爱的小鸡,黄黄的衣裳,尖尖的嘴巴,亮亮的眼睛,短短的腿,真漂亮1

3、听!好多小鸡都啄破薄薄的蛋壳钻出来了,鸡蛋哥哥的蛋壳特别厚,他还啄不破呢!

(幼儿参与画以下的部位)

(1)尖尖的小嘴已经啄破蛋壳了(动作互动:咱们一起帮小鸡啄破蛋壳好吗)。

(2)明亮的眼睛已经看见鸡妈妈了(语言互动:小鸡圆圆的眼睛看见鸡妈妈了。鸡蛋哥哥还在蛋壳里努力)。

(3)短短的小脚站起来了(动作、语言互动:慢慢伸,轻轻踩,小腿小腿伸出来)。

4、鸡蛋哥哥钻出来。

(1)鸡蛋哥哥的蛋壳又大又硬,他始终没有把蛋壳打开。

(2)鸡妈妈说:“宝宝,要我帮忙吗?”鸡蛋哥哥说:“不,我自己钻出来!”鸡蛋哥哥“笃笃笃”地用尖尖的小嘴啄破了坚硬的蛋壳,睁开眼睛看看:“哇!妈妈你好!大家好!”(画一画嘴巴和眼睛)鸡妈妈说:慢慢伸,轻轻踩,小腿小腿伸出来!好勇敢的鸡蛋哥哥!”(画一画腿和爪子)

小班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孩子们从书中读懂了好朋友的含义,能够找到一个真正的好朋友,这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教学重点孩子们能从书中读懂了好朋友的`含义教学难点知道能够找到一个真正的好朋友,这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教学准备:绘本、ppt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播放音乐

2.利用ppt 让孩子观看大图书

3.教师操作ppt,讲述故事内容

二、问题互动

1.故事中的两个好朋友叫什么?

2.他们在一起会干什么?

3.他们一起游戏时开心吗?

4.在阳光下,他们干什么?

5.阴天时他们干什么?

6.是谁在诺顿受伤的时候为他包扎的?

7.谁要离开了?谁会伤心?

8.故事的最后,诺顿有没有回来故乡?

三、再次欣赏故事

小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积极参加结伴进行的 “搭山洞”过山洞的活动,发展发明力。

2、发展基本动作,进不肌肉的耐力和集体的协调性。

3、在活动中体验成功和合作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音乐

活动过程:

1、热身

老师带领幼儿随着音乐进行做操。

2、开始游戏

幼儿尝试用身体的不同部位“搭山洞”师:以前,我们玩过钻山洞的游戏,今天,们来用身体搭山洞,想一想,试一试,用身体能搭出怎样的山洞呢?幼儿自由探索老师,老师观察,指导,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让三四个幼儿一组,搭成一个山洞,再让一组幼儿用不同的'方式,钻过山洞,钻的幼儿,以不碰倒山洞,先钻过的一方为胜,游戏次数根据幼儿爱好和活动量而定,每次游戏重新推选塔山洞的幼儿。

3、结束部分

最后游戏结束时后,老师和幼儿在音乐游戏中,相互捶背敲敲腿,进行放松活动,结束游戏。

小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树叶拼板进行一物多玩。

2、练习听信号向指定方向走、跑。

3、认识红、黄、绿三种颜色。

4、体验身体运动及帮助别人的快乐。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录音机、磁带(风的音乐等)

2、红、黄、绿颜色的树叶泡沫板若干、大树妈妈(用红、黄、绿纸箱做成的`)三棵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导语:孩子们,今天天气真好,我们出去活动活动吧!音乐起,幼儿随音乐舞蹈。

二、听信号向指定方向跑

1、倾听大风的音乐

提问:听,这是什么声音?秋风吹来了,树叶宝宝们都一个个离开了自己的妈妈,它们好寂寞啊,那可怎么办?(幼儿回答)

现在,和树叶宝宝一起来做个游戏:小孩小孩真爱玩。

三、幼儿自由结伴探索与小树叶玩的方法

师:小朋友都找到了自己喜欢的小树叶,想一想,你可以和小树叶怎么玩?谁来试一试?

1、个别幼儿尝试演示。

2、请幼儿自由探索,鼓励幼儿玩出和别人不一样的玩法

3、幼儿介绍学习好方法。

4、引导幼儿按颜色进行游戏:

(1) 幼儿找与自己的树叶颜色相同的圈。

(2) 按颜色将树叶宝宝铺成小路走一走等

5、游戏:给落叶找家

幼儿自选站成红、黄、蓝三队,(与手中拿的树叶颜色一致)。游戏开始一个跟着一个用自己的好方法带着小树叶,爬过草地,经过小路,将小树叶送到落叶颜色相同的大树妈妈身边。

四、结束部分:

树叶宝宝回到了大树妈妈的身边很开心,邀请我们一起跳个舞。(拉拉手)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以幼儿为主体,让幼儿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中来,通过游戏锻炼了幼儿跑、跳、钻、爬的能力,还培养了幼儿竞争意识和遵守规则的习惯,体现了活动的趣味性、教育性。

小班教案 篇8

设计意图:

猫和老鼠是孩子们都很熟悉的动物,它们的故事更是耳熟能详,都知道猫一见老鼠就跑,干什么去?追老鼠呗!为了使幼儿掌握折身跑的技能,增强幼儿跑动中的自我保护意识,特设计了追追乐这一活动。

活动目标:

1、掌握折身跑的技能,提高身体动作的连贯性和敏捷性。

2、增强幼儿跑动中的自我保护意识。

3、体验与同伴分角色合作游戏的欢乐氛围。

活动准备:

《猫和老鼠》光碟、 一个哨子、 猫、鼠头饰若干活动设计:

一、准备活动1、幼儿看光碟《猫和老鼠》,请他们说一说猫和老鼠的`故事。

2、教师讲述《十二生肖》的故事,使幼儿知道猫一见老鼠就追的原因。

3、幼儿做跑、跳、躲闪等方面的运动为游戏做准备。

二、学习折身跑1、教师示范折身跑的过程。

2、鼓励幼儿做折身跑的练习,个别指导,注意提醒幼儿不要相互碰撞,注意安全。

3、讨论:在快速跑的过程中如何迅速折身往回跑?个别幼儿做示范。

三、做游戏,熟练掌握折身跑的方法1、教师介绍游戏玩法及规则。

2、分角色游戏(1)将参加游戏的幼儿分成两组,一组扮演猫戴好头饰站在终点,一组幼儿扮演老鼠戴好头饰站在起点。

(2)教师吹哨子,当第一次哨子声响起,扮演老鼠的幼儿立刻跑向终点,当第二次哨子声响起,扮演老鼠的幼儿立刻跑回起点,同时扮演猫的幼儿去追老鼠。先跑回起点没有被捉到的幼儿为胜。

3、交换角色进行游戏。

活动延伸:

两组幼儿进行折身跑运球PK赛,也可以让幼儿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做折身跑的游戏。

小班教案 篇9

目的:

1. 尝试剥一些水果的外皮,提高幼儿动手能力,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 引导幼儿把剥下的果皮堆放在指定处,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准备:

桔子、香蕉、柚子、葡萄等水果若干;盘子幼儿人手一只。

过程:

1. 今天小朋友都带来了好多的水果 ,我们来开个水果品尝会吧。快来看看都有些什么好吃的水果?(请幼儿介绍自己带的水果)

2. 师和小朋友一一认识各种水果。

3. 剥桔子

1)桔子的.味道真好,我可喜欢吃了,你们喜欢吗?让我来尝一尝。咦!这样能吃了吗?

2)原来要先剥皮。有了皮,就不能尝到它的味道了。

3)谁能帮我的忙?你是怎么剥的?

4)那剥下来的桔子皮还有用吗?

5)桔子的味道真好,谁也想来尝尝?

6)我给你们每个人都准备了个盘子,可以用来放水果的皮。我们拿到桔子自己动手剥,再尝它的味道。

7)桔子好吃吗,桔子皮是谁剥的?桔子味道好,自己动手剥,你们的小手真能干。“very good”

4. 这还有不少水果呢!想尝尝吗?怎么样才能尝到它们的味道呢?(原来这些水果都要剥皮的。)剥下来的果皮放到哪里呢?

5. 想一想,你要吃什么水果,它的皮怎么剥?再去尝尝它的味道。

今天我们的小手真能干,剥了好吃的水果。那盘子里的果皮怎么办,我们一起来整理吧!

小班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认识数字1-3,能进行点数。

2、爱护图书,不撕扯毁坏,能安静看书。

3、 喜欢与同伴交流,能一起合作游戏。

4、认识红、黄、蓝三种颜色,能按图形进行粘贴花朵和叶子。能较好使用胶水。

5、游戏结束能将玩具材料收放整齐。

活动准备:

娃娃家:餐具和厨具、娃娃。

语言区:图书、字卡。

美工区:画好的花朵图形、各种颜色的花瓣和叶子。

科学区:带数字的手、海绵纸制作的`戒指。

活动过程:

一、引入

小朋友们,大家都有一双灵巧的手,你的手会做些什么?幼儿说一说。现在让我们用灵巧的手开始好玩的游戏吧。

二、认识各区

1、玩玩乐:大家一起看,在娃娃家中,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很多好玩的餐具和厨具,有小锅小勺,杯子水壶,大家商量好自己当什么,可以当爸爸妈妈,可以当爷爷奶奶,还可以当小娃娃。注意,用完的东西要放回原处哦。

2、读读乐:现在我们来到了读读乐,这里有很多图书和字卡,老师听说小朋友可爱看书了,咱们轻轻翻,慢慢看,安静地,不打扰别人好吗?

3、套套乐:这里来了好多的手宝宝,看看手指上都有什么?有有数字宝宝,你认识这些数字吗?能给她戴上戒指吗4、贴贴乐:花园里的花开得真鲜艳,这些花都是什么颜色的?我们一起做一做好吗?

三、幼儿取卡进区活动

教师提要求:小朋友们看见这么多好玩的,已经跃跃欲试想玩了,让我们赶快取卡进区吧。注意,不要喊,不要挤。要互相谦让。

四、幼儿活动,教师指导

五、讲评,展示作品

六、活动结束

整理材料。

摘要:你的手会做些什么?幼儿说一说。现在让我们用灵巧的手开始好玩的游戏吧。 二、认识各区 1、玩玩乐:大家一起看,在娃娃家中,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很多好玩的餐具和厨具,有小锅小勺,杯子水壶,大家商量好自己当什么,...

《小班教案汇编[10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