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5-10-06 21:18:10
大班科学教案必备(10篇)

大班科学教案必备(10篇)

作为一名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科学教案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感知不同形状的纸板都有一个能顶起来的中心点;

2、探索用不同材料顶纸板的难易程度,积累使物体平衡的有益经验;

3、乐于参加探究活动,体验顶纸板的快乐;

4、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5、积极参与探索活动,萌发求知欲,体验成功快乐。

活动准备

1、获奖杂技节目《顶碗》VCD,轻音乐《梁祝》;

2、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份:正方形、正三角形、圆形纸板,粗吸管,纸筒芯,铅笔,易拉罐,彩色纸棒;

3、幼儿实验记录表人手一份,记号笔,教师实验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欣赏:

激发幼儿顶纸板的兴趣师:我们一起来看一个精彩的节目吧。

播放获奖杂技表演《顶碗》VCD,幼儿观看。

师生讨论交流:大家看到了什么,杂技演员表演的什么节目,那么多小碗都顶在什么地方,除了用头顶还可以用身体的哪些部位来顶。

师:杂技演员真有本领。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纸板,想请你们也来学学杂技演员,试着用身体部位来顶纸板。

引导幼儿尝试用身体部位顶纸板。

师:你们的纸板都顶起来了吗?除了用身体来顶纸板,我们也可以用工具来顶一顶纸板,想一想,可以用什么工具来顶纸板呢?

幼儿发散讨论。

小结:我们可以用笔、尺子、杯子等许多东西来把纸板顶起来。(评:通过观看具有视觉冲击力的获奖杂技节目,唤醒幼儿已有的顶纸板的活动经验,极大地调动幼儿参与科学探究活动的积极性。)

二、尝试:

发现顶纸板的最佳位置师: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圆圆的纸筒芯,请大家试一试,你能用这个小圆筒把纸板平平稳稳地顶起来吗?幼儿第一次实验,自由尝试顶纸板。

师:你们顶起来了吗?纸筒芯大约顶在纸板的什么位置呀?是每一个位置都可以顶起来吗?

幼儿观察自己顶的`位置,与同伴讨论成败原因。

小结:我们要把工具顶在纸板的中心,就能把纸板平平稳稳地顶起来。

幼儿再次尝试,找找纸板的中心点。

师:不管什么形状的纸板,我们都能找到它的中心点,想不想把这个神奇的点用笔记下来呢?如果一边玩一边记有困难,可以请好朋友帮忙哦!看看哪一对好朋友能最快最好地完成任务。

幼儿两两合作在纸板上寻找一个能顶起来的中心点,并在纸板上画出记号。

教师观察、指导、检查每一个幼儿的操作情况,引导幼儿把找准的位置巧妙变成一个成功的笑脸。

展示幼儿讨论的结果。

小结:原来这些不同形状的纸板,我们都能找到一个能顶起来的中心点,把纸板平平稳稳地顶起来。

(评:捕捉本次探究活动的关键性问题“怎样把纸板平平稳稳地顶起来”,让幼儿带着任务去思考,引导幼儿反复尝试,相互质疑、争论,促使幼儿不断去探索、发现。独具匠心的笑脸增强了孩子们参与探究活动的信心。)

三、探索:

分析用不同材料顶起纸板的难易程度师:请大家猜一猜,易拉罐、纸筒芯、粗吸管、铅笔这些材料,哪些能很容易地顶起纸板,哪些很难顶起纸板。出示易拉罐、纸筒芯、粗吸管、铅笔各种材料,幼儿猜想。

出示教师记录表。

师:看来每个小朋友的想法都不一样。老师这里有一张有趣的记录表,请你把你的想法记录下来。你觉得最容易的就在记录表的“?”栏里标上“1”,接下来呢就依次标上“2”“3”“4”,给它们排排队、编编号吧。

幼儿记录下自己的猜想。

师:到底用哪种材料能很容易地顶起纸板,哪种材料很难顶起来呢,就让我们用这些材料在刚才找到的中心点上分别试一试,看看你猜得对不对,再把试的结果在“!”栏里记录下来。

幼儿动手操作,验证自己的猜想,并记录下操作结果。

展示2~3名幼儿的记录表,集体验证操作结果。(评:猜想、验证和记录交替进行,猜想在前,验证在后,个性化的记录使每个幼儿都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推动幼儿的探究活动向更高水平发展。)

四、讨论:

找出有利于顶纸板的因素师:刚才我们用这么多的材料都试了顶纸板,为什么用易拉罐、纸筒芯这些材料能很容易地顶起纸板,而用吸管、铅笔却很难把纸板顶起来呢?幼儿结伴讨论、分析,教师帮助幼儿梳理经验。

小结:顶的面是平平地,而且面越大就越能方便、平稳地顶起纸板。

(评:通过探索经验的整理、分析,巧妙地揭示出生活中蕴藏的科学原理。)

五、表演:

分享顶纸板的快乐师:小朋友们都学会了顶纸板的本领,杂技团邀请你们一同去参加他们的表演呢。瞧,这些五彩棒都为你们准备好了,孩子们,上场吧!播放轻音乐《梁祝》,幼儿手持彩棒,在音乐声中进行顶技表演,鼓励幼儿摆出各种身体造型。邀请客人老师共同参加,体验师生同场表演的快乐。(评:在轻松的氛围中,将探索获得的活动经验进行迁移运用,与同伴分享快乐、分享成功,使幼儿对探索活动依然保持浓厚的兴趣。)

大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背景

“三脚架”在人们的生活中运用得比较广泛,但是孩子们可能关注得比较少,有时候就算见到了也不一定会注意它、探究它。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孩子们在玩彩棒的时候无意中把很多根彩棒直立着靠在一起竟没有倒下,孩子们对此很惊奇,于是产生了设计这样一个活动的想法,试图通过活动引导幼儿进一步关注身边的科学现象。大班的孩子都已经有了一定的操作、记录以及合作的能力,当然这些能力都需要在各种活动中不断加以巩固和提高的。而对于科学活动来说,培养孩子正确的科学态度、方法和技能无疑也是不可或缺的内容。因此,我有意识地在活动中设计了合作操作与记录的要求,让幼儿在学习同伴互助、有效利用同伴资源的同时学会交流与分享,从而获得共同发展。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木棒架起彩泥的方法,发现“三脚架”具有稳定性。

2.引导幼儿记录操作过程和结果,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3.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活动的欲望,体验成功的喜悦。

重点、难点

通过操作和记录,发现、总结“最少用三根棒就能稳稳地支撑起物体”的科学规律。

活动准备

1.学具:游戏棒、彩泥、记录纸、笔、玻璃球、垫片等两人一份。

2.教具:大记录纸一张、话筒架一个、课件一份。

(活动初,“用什么材料作固定”很让我费了一番工夫,经过多次尝试后,我从电线、橡皮筋、彩泥中 ……此处隐藏5629个字……人们怎样帮助植物过冬呢?(在树上涂石灰、扎干草,为油菜、麦苗撒上草灰、干粪,把怕冷的观赏植物搬到室内或温室。)

活动反思:

《幼儿园纲要》中指出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孩子们在了解了动物的过冬方式以后,发现植物也在冬天有了很多变化,有的植物落叶了,有的植物还是绿色的,还有的植物居然开花了,这些都引起了他们浓厚的兴趣。活动前,我先让孩子们分组去了解幼儿园内有哪些植物,冬天有什么变化,大胆猜测到底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并通过绘画的形式把它记录下来。在科学探索之后,作为教师应鼓励幼儿表达自己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的感受和发现,不仅能加深幼儿对科学的理解,也能使幼儿在与同伴的交流、分享中,体验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活动中,孩子结合自己的探索、调查,大胆分享自己的发现。然后,我再根据孩子的结论,通过PPT生动形象地演示,进行了知识归纳总结与提升;孩子们了解了几种植物的过冬方式,有落叶过冬、幼苗过冬、人类帮助、种子过冬等。

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很想马上去验证一番。这时分类表展示出来,请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判断这些植物属于哪种过冬方式,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提升已有的知识经验。当每个孩子把手中的植物都送过去后,孩子们不禁兴奋地讨论着。也许他们的答案并不一定正确,但孩子们在探索的过程中有了自己的发现,自己的想法,这会让他们更喜欢探索,乐于观察,体验科学活动的乐趣。

大班科学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探索发现种子生长在植物的不同部位,多感官感知种子的形状与特征。

2.乐于发现,会比较生活中事物的特征并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发现。

3.乐意动手操作,体验发现的乐趣。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5.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稻子、苹果、向日葵、花生等图片、

2、各种种子的PPT

经验准备:认识一些植物的种子。

活动过程:

一、导入,激发幼儿寻找种子的兴趣。

师:小朋友们,今天植物王国派人给我们送来了一封邀请信,邀请我们参加他们的"种子大聚会",你们想不想参加?不过他们给我们出了许多难题,答出来才能参加,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记录表猜想有没有种子师:国王给我们带来了一些种子的图片,他想让我们猜猜,这些植物和果实有没有种子,有的话在后面打√,没有就打×。并且动动小脑筋想一想他们的种子藏在哪里?把它的种子画在前面的图上。(发记录表)选几张记录表来点评,但不作判断师:我看到小朋友们都把自己的猜想认真的记下来了,那你们的猜想正确吗?现在我们跟着图片来验证一下我们的猜想到底正不正确。

三、探索"种子在哪里"

1. 向日葵师:了解向日葵的种子师:向日葵的种子在哪里?(花心里)那你们知道还有那些种子是藏在花心里的?说完看ppt

2. 探索苹果的种子(点击苹果)看这是什么?它的种子又在什么地方呢?剖开苹果了解:请幼儿上来找一找。

师:原来苹果的种子是藏在它的果肉里的,还有哪些植物的种子也是藏在果肉里的。幼儿说完看ppt

3.花生的种子师:花生的种子藏在哪里呢?

师:刚才我们看了那些植物的种子呀?你们有什么发现吗?

师小结:我们发现许多植物都有种子,它们生长的部位也不一样,有的长在果肉里,有的长在花心里,有的是在壳子里。

4、香蕉的.种子师:香蕉有种子吗?他的种子藏在哪里呢?

5、比较植物的种子:

师:我们小朋友前段时间,带来了好多的种子,我都把它放在后面的桌上了,请小朋友们去看看,想想他们都是谁的种子,他们长得一样吗?有什么不同?(比较各种种子的特征)。

教师小结:每种种子的颜色、形状、大小各不相同。

四、种子连线师:这里还有一些种子,请小朋友们来连连线。

五、了解一些特殊的种子。

师:今天我们认识的种子他们都藏在果肉里,果壳里还有花心里。其实在植物世界里还有一些特殊的种子,你们想不想知道呀?那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松树的种子外面没有果皮包着,还有不结种子的植物呢,如蘑菇、海带等。

六、活动延伸:

师:现在老师有一个问题,这些没有种子的植物是怎么长出来的呢?(鼓励小朋友回家和爸爸妈妈查查资料,这些没有种子的植物是怎么长出来的)

大班科学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积极参加数学活动,体验玩中学、学中玩的乐趣。

2.能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操作练习,进一步掌握10以内的加减运算。

3.初步尝试计划购物,萌发合理消费的意识。

活动准备:

1.师生共同准备钱币(自制)(1元、2元、5元、10元)若干;收集水果、蔬菜、玩具、饮料、学习物品、零食若干(保证物品的卫生)并贴上标签(价格为10元以下);收银机4台。

活动重点:掌握10以内的加减运算,得出正确结果。

活动难点:正确进行购物记录

活动过程:

1.以超市经理招聘员工的形式,复习物品分类及10以下的加减法,并布置超市。

(1)教师以总经理的身份出现对工作人员提出要求:正确将超市里的物品进行分类,并按标志将物品放在货架上。

幼儿按要求快速布置好超市,动作又快又好的幼儿可聘为优秀员工。

(2)招聘收银员的形式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

教师出示加减法答题卡,幼儿抢答。根据幼儿答题情况招聘4—5名收银员。

2.邀请智慧顾客,学习记录购物记账单。

条件:会记录购物记账单,能遵守超市规则,文明购物。

总经理讲故事(自编),引导幼儿学习记录购物记账单。

3.游戏:超市购物乐。综合练习10以内的加减运算。

玩法:将幼儿分为收银员和智慧顾客两部分,每位顾客发10元钱购物。每次可购1—2件物品,顾客选好物品后,收银员和顾客一起计算一共用了多少钱,收银员将正确钱数找给顾客。每次购物后,顾客要记录购物记账单,才能第二次到超市购物。

4.交流讨论:我的购物记账单,评选优秀员工和智慧顾客。

(1)组织幼儿交流展示自己的记账单,根据幼儿记账情况,了解幼儿的加减运算情况。

(2)讨论:为什么有的'小朋友用10元钱买的物品样数多,有的小朋友买的物品样数少?

看看小朋友购买的物品种类是否单一,说说为什么要买这些物品,从而引导幼儿了解计划购物的意义,萌发合理消费意识。

(3)根据记账单的交流展示引导评出优秀员工和智慧顾客。

5.组织幼儿分享自己所购物品,充分体验玩中学,学中玩的乐趣。

6.师生共同整理活动场地。

《大班科学教案必备(10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