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一政治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一政治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初一政治教案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正确认识公平意识是道德的重要内容,以公平为基础的合作才是不错的合作,树立公平合作意识的重要意义。
能力目标:进行公平互惠的社会合作的实践能力,关于公平问题的辨证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加强积极维护社会公平的责任意识,自觉树立互惠公平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重点在于关于公平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引导,使学生理解公平合作对于社会共同生活的重要性,理解公平合作意味着同时分担利益和负担,最重要的是树立公平互惠的合作意识。
★教学难点
关于公平合作意识和社会不公平问题。
★教学过程
一、行为实践导入
“是否公平大家谈”
判断下面的情况是否公平,并说明理由。
1、班上只能选一名“优秀班干部”,并且这次的名额关系到初三中考能否加分,经全班同学无记名投票后,万兵和李超得票数相等,最后班主任决定万兵当选,因为他的成绩好。
2、期终语文考试,章卫的试卷被老师少给了5分,可语文老师说凡是6分以下的误差一律不改。
3、班级公开竞选班长,刘大海和钱小龙是两位候选人,钱小龙竞选前许诺如果他当班长,就请全班同学吃饭,最终钱小龙以微弱优势当选。
4、一次初三年级篮球赛,裁判误判一球,初三1班的参赛人员要求改判,裁判没有理睬,初三1班篮球队拒绝继续比赛,篮球赛不欢而散。
通过这个实践活动,希望大家更清楚的认识到公平是相对而言的,没有所谓的绝对公平的存在。理解公平,我们要善于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对待公平,我们更要有宽广的胸怀和理智的'行为。为追求理想的公平,我们更需要进行不懈的努力。
萧灼基委员(经济界委员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呼吁,“当前迫切需要提升农村贫困人员的补助标准”,建议从每人每年平均627元提升到1000元,并今后按照农村每人年均收入增长幅度相应增多补助金额,提升对特殊困难户的特殊补贴,特别是对长期伤病人员进行特殊关爱。
萧灼基委员明确提出要对一些高消费行为征收特别消费税,例如购置豪华住宅、轿车、名贵消费品、化妆品、高档宴会、高档休闲娱乐以及饲养宠物等,“要根据具体情况征收特别消费税,作为扶贫扶困专项基金”。
-大报告:“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悬殊。初次分配重视效率,发挥市场的作用,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再分配重视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整职能,调整差距过大的收入。规范分配秩序,合理调整少数垄断性行业的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升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我国现行的收入分配方式:宪法规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
目的:通过这次的合作讨论,让学生知道社会需要合作,以公平为基础的合作才是不错的合作,同时,我们需要自觉承担自身的责任,树立公平合作的意识。
要求:
1、6人组成一个小组,推选1名组长和记录员。
2、请每位同学谈谈自身对议案和报告的看法。记录员做好小组成员发言的书面记录。
3、小组成员交流自身的看法,一起讨论问题,如何看待当今中国社会倡导的共同富裕与实际存在的两极分化现象,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好的建议和想法。记录员记录小组成员的建议,尤其是大家共同认可的想法和提议。
4、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推举1名代表在班上交流小组的主要观点。
5、由同学代表进行本次主题讨论的小结、点评。
这个活动,第一层次是要解决共同富裕、平均主义和社会公平之间的关系,第二层次是要解决效率、公平与合作的关系,最后是要培养学生树立公平合作的意识,自觉承担自身的责任。
三、模拟演练小结
班级要举行一次学农活动,在这次活动中要评比出小组,请你为班级制定一套公平合作的评比制度。
初一政治教案2认知目标
知道心理品质、健康人格可以通过锻炼得到培养,初步掌握锻炼良好心理品质,培育健康心理的几种途径和方法。
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教材中介绍的锻炼方法,找出自己在道德品格或心理品质方面的强项和弱项,并提出转化弱项的措施。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认识自己在道德品格和心理品质方面进行锻炼的必要性以及锻炼的重点所在。
教学建议
一、教学重点分析
进行心理健康和心理品质锻炼的教育,最终目标是使学生知道该如何去践行,因此"了解自己的心理特点"和"掌握锻炼的方法"作为导行的两个方面,一起构成本框的教学重点。因这两个要点下面又各有若干分要点,内容比较多,因此要求教师根据各自的教学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每一要点下各选择1~2个分要点,把它们作为重点中的重点,从教学的形式、方法、手段和时间上都予以充分考虑,以提高导行的实效。
二、教学难点分析:教学形式的选择
本框的教学内容虽多但不深,内容本身基本上无难点,但要真正使学生通过本框教学掌握心理品质锻炼的一些很具体的方法,并能有初步体验,教师的导行活动的.质量至为关键,因此,难点在教学形式和方法的选择、设计上。
三、教法建议:
1、将相近内容合并处理
本框内容比较丰富,教学中要注意整体把握,既有教学活动重点,又顾及到各教学要点的到位。为了解决好教学内容与教学时间可能存在的矛盾,教师可将有的内容重新处理一下,使相近内容合并,以节省时间。比如,"掌握锻炼的方法"下面第一点和第二点就可合并为"既读有字书,又读'无字书'",第三点和第四点可合并在"让美育陶冶心理品质"里,因为大自然的美本身也是进行美育的一个内容。
2、将课内活动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把课堂内的教学活动和课堂外的活动指导结合起来,以延伸这部分教学内容的教育作用。比如,可以举办一期主题墙报(黑报报):"书籍是我们的朋友——向你推荐一本好书",可以搞一次"美育活动小汇展",展览学生自己的书法、绘画、小工艺品、 ……此处隐藏22036个字……务营业场所?(媒体显示)
2、为什么要对接纳未成年人上网的网吧进行处罚?(媒体显示)
从刚反馈的情况可以看出:网上的不良影响太多。例如:网络游戏、恐怖、暴力等有害信息,会影响我们 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在学校附近地方设立网吧会影响我们的学习。国家之所以这样一规定,主要是为了更好的维护我们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保护同学们的健康成长。而在未成年人保护法里,国家为我们未成年人设置了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四道防线。国家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的四种保护充分体现了国家对未成年人特殊的保护、特殊的爱,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共同探讨的课题——特殊的'保护、特殊的爱。首先我们来学习家庭保护和学校保护的内容。
(二)、讲授新课
1、家庭保护和学校保护
(1)、什么是未成年人?(媒体显示)
未成年人指的是什么呢?请同学们查《现代汉语词典》,先弄清“公民”的意思(公民是指具有某一国国籍的人。)请一位同学回答什么是未成年人:“未成年人”是指凡未满18周岁的公民都是未成年人。(媒体显示)
(2)、党和国家为什么要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媒体显示)
党和国家给予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其原因有两方面:a、因为我们未成年人代表着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媒体显示)b、因为我们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不成熟,没有经济实力,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媒体显示)要求同学们联系自己和身边实际进行举例,教师加以归纳。我们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发育都还不成熟,世界观、人生观还未形成,可朔性很大,辨别真假的能力还不强,抵制社会的不良风气的确能力低,容易受到各种违纪、违法犯罪行为侵害。
(3)、我国有哪些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媒体显示)
要求一位同学回答: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媒体显示)教师在此基础上作进一步说明:在未成年人保护法里,国家为我们未成年人设置了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四道防线。国家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的四种保护体现了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对未成年人深深的情、浓浓的爱。
(4)、家庭保护的重要性(媒体显示)
要同学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家庭对自己成长的影响和作用。(强调父母、长辈的思想、言行对同学的影响)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家庭的重要性: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我们的性格、道德品质、理想情操的形成,都与家庭环境、家庭教育有很大关系。家庭保护是未成年人保护的基础。
(5)、家庭保护的要求(媒体显示)
教师帮助学生弄清:“抚养”、“监护人”的意思(名词解释略)。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课本106页的漫画,并进行讨论。 a、家庭要求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抚养、监护的职责。b、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要结合实际本班、本校的实际,说一说辍学的情况,并举例说明弃学从商的危害性。
漫画分析: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04页的漫画“孩子怎么没回来”并讨论:
①家长整天打麻将,不管孩子的行为对吗?学生要维护自己的权利,主要应该以哪些法律为根据?
家长整天打麻将,不管孩子的行为是不对的,这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关于家庭保护的规定。我们学生可以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婚姻法以及义务教育法的有关规定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②家长对我们尽了抚养、监护、教育的责任,我们应当如何回报家长呢?
家长对我们尽了抚养、监护、教育的责任,我们未成年人现在应当好好的读书,勤奋努力的学习,将来长大了,我们要尽心尽力地赡养父母,以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案例分析:
1)小林的父母经常在家叫几个朋友一起来搓麻将“小搞搞”,甚至有时候让小林也“搭一搭手”,慢慢的小林学会了搓麻将,成绩也直线下降。
①如果是你,会不会也象小林一样?
我们中学生不应该接触。
②小林的父母有什么错?
小林的父母亲应该以健康的思想和适当的方法教育未成年人。而不应该误导子女。
③你如何帮助小林解决这个问题?
小林可以通过老师与父母沟通;通过自己的提醒,不能参与活动;还可以要求父母不再搓麻将特别是在家搓麻将;……
(6)、学校保护的要求(媒体显示)
要求学校等教育机构依照法律的规定,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并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合法利益实施保护。我们当前应反对应试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按照课程标准开课设节,这是学校保护的表现,反对对学生实行体罚、变相体罚或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要关心、爱护学生正确的教育方式。对我们未成年人除了要进行家庭保护和学校保护外,还要进行社会保护和学校保护。那么,下面我们就来继续学习家庭保护和学校保护的内容。
2、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
(1) 社会保护的基本要求 (媒体显示)
讨论 请同学们观察课本106页的两幅图片进行讨论:
营业性舞厅是消费场所,未成年人没有独立的经济实力、收入,只能增加家庭负担,有的可能会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同时回受到坏风气的影响,不良书刊和音像制品回消磨意志摧残身心健康,诱发犯罪,这是一种特殊的保护。
得出要求:要求全社会创造一种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媒体显示)其内容是:对未成年人的社会文化保护、身体健康保护、劳动保护、自由全和精神全的保护等方面。
(2)、司法保护的基本要求(媒体显示)
要求同学先看课本106页的“相关链条”的内容并提出问题:
a、针对未成年人的这些规定有必要吗?为什么? b、说说我们应怎么办?
(学生进行讨论,教师进行补充说明)公安机关对小童的这种做法体现了国家对未按成年人的司法保护。那么未成年人保护法关于司法保护的内容有那些规定呢?也就是说司法保护究竟怎样保护未成年人?请同学们自己找一找:公安部机关、人民监察院、人民法院以及行政司法机关等依法履行职责,对未成年人实施专门保护措施(媒体显示)。例如:设立少年法庭,不公开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尊重违法犯罪未成年人 的人格尊严,保护其合法权益,做好刑满释放未成年人的安全工作等。
(三)、教学小结
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认识到我们未成年人 是祖国的未来,国家的希望,为了保护我们未成年人 身心健康和合法利益,促进未成年人 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国家制定了未成年人 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 犯罪法,从家庭、学校、社会、司法等四个方面对未成年人 进行保护,希望同学们能珍惜自身合法利益,健康成长。总之,本节我们学习的内容是:
一个主体:未成年人 。(媒体显示)
两部法律:未成年人 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 犯罪法。(媒体显示)
四种保护: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媒体显示)
(四)、布置作业
学校保护我们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我们在学校应如何对待老师和同学?如何对待学习?

![大班教案[精选]](https://img.jihtu.com/upload/655.jpg)

